搜索到200篇“ 麦后移栽“的相关文章
- 麦后移栽棉微喷带灌节水灌溉方案比选被引量:1
- 2023年
- 由于缺乏相关麦后移栽棉的节水灌溉方案,只能参照普通棉花种植的灌溉定额,导致很多水资源浪费。文章选取一片试验田,共计设计出6个不同的灌溉方案,通过对比土壤、植株、棉花产量等参数,确定了70%ETc、1.4m微喷带间距的灌溉方案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也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 努尔比耶·艾散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节水灌溉
- 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规律和作物系数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索黄河流域植棉区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规律及作物系数。【方法】设置地面灌与滴灌2种灌溉方式,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连续监测的麦后移栽棉的蒸发蒸腾量和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分析麦后移栽棉的蒸发蒸腾规律,计算麦后移栽棉作物系数。【结果】滴灌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地面灌;受降雨影响,2种灌溉方式下麦后移栽棉的实际蒸发蒸腾量相差不大,滴灌和地面灌处理整个生育期的蒸发蒸腾量分别为420.79 mm和415.30 mm;在棉花生育前期,地面灌和滴灌处理的土壤蒸发(E)占蒸发蒸腾量(ETc)的比例(E/ETc)变化范围为46.06%~90.23%和42.24%~77.46%,地面灌处理的E/ETc明显高于滴灌;分析气象因子与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量的相关性发现,日平均温度(T)、总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与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麦后移栽棉的作物系数与直播棉花不同,在生长初期已达到较高水平,在生长中期达到最大,生长末期明显下降,地面灌在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91、1.23和0.71。滴灌在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91、1.26和0.64。在地面灌和滴灌处理下麦后移栽棉Kc均随LAI增大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趋势,Kc与LAI的回归方程分别为K_(c)=1.663LAI^(0.0587),R^(2)=0.664和K_(c)=1.1779LAI^(0.0611),R^(2)=0.694。【结论】麦后移栽棉的蒸发蒸腾量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蒸发蒸腾旺盛,进入吐絮期后逐渐降低;麦后移栽棉作物系数在生长初期明显高于FAO-56推荐的Kc值,因此,在制定灌溉制度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 耿耘刘浩李云峰冯泉清余轩孙景生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量土壤蒸发作物系数
- 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规律与估算方法研究
- 随着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新技术的发展,麦后移栽植棉方式逐渐兴起,该方式有利于棉区增粮,麦区增收,经济效益显著。由于麦后移栽棉比传统的直播棉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更敏感,因此有必要探索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规律及作物系数,为指...
- 耿耘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量棵间土壤蒸发作物系数
- 麦后移栽棉适宜调亏灌溉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麦后移栽棉适宜的调亏灌溉模式。【方法】在麦后移栽棉蕾期、花铃期分别设计不同亏水灌溉处理,研究了不同调亏灌溉处理对麦后移栽棉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蕾期和花铃期的水分亏缺均会抑制棉花株高、茎粗等营养生长,其中蕾期水分亏缺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无论是蕾期还是花铃期,轻度亏水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叶片相对含水率随缺水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蕾期或花铃期轻度亏缺灌溉均有利于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全生育期充分灌溉(CK2)处理相比,蕾期轻度调亏灌溉节省灌溉用水5.45%,增产9.16%,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5.05%;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节省灌溉用水9.09%,增产2.34%,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2.90%;调亏灌溉对麦后移栽棉马克隆值和伸长效率影响不明显,但蕾期或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都有提高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的趋势。【结论】在水资源供应较为充足时,蕾期轻度调亏灌溉、花铃期充分灌溉可获得最高的籽棉产量和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在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蕾期充分灌溉、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是较为适宜的省水、高产、高效灌溉模式。
- 余轩刘浩马岩川耿耘冯泉清孙景生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调亏灌溉生长发育籽棉产量纤维品质
- 麦后移栽棉氮素营养诊断与追肥模型
- 2021年
- 【目的】基于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花适宜氮素诊断指标建立追肥模型,为棉花氮素精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0、90、180、270、360、450 kg N/hm^(2)),分析蕾期、花铃期倒4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柄硝酸盐含量(NIT)及24个高光谱参数与前期施氮量的关系,研究麦后移栽棉适宜氮素营养诊断关键指标,结合氮肥效应函数建立氮素追肥模型。【结果】随施氮量的增加,棉花倒4叶SPAD值、叶柄NIT含量显著增大,棉花冠层光谱绿光波段形成的反射峰变缓,但当氮肥增加到360 kg/hm^(2)时不再显著增加(蕾期NIT除外)。蕾期、花铃期倒4叶SPAD值、叶柄NIT含量、冠层高光谱参数(RSI和mND705)与前期施氮量均呈极显著一元二次方程关系(R2>0.8,RMSE<1),可作为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以产量潜力的95%为临界值,蕾期麦后移栽棉SPAD值、叶柄NIT含量、冠层RSI和mND705临界值分别为34.802、2.307、1.526和0.549,花铃期相应为34.841、4.174、1.589和0.619。【结论】4个指标为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氮素营养诊断指标。麦后移栽棉最适宜施氮量为310.64 kg/hm^(2),产量潜力为4662.53 kg/hm^(2)。
- 谭京红吴启侠朱建强佘子浩柯鑫瑶马泓雨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氮素诊断高光谱参数SPAD值硝酸盐含量
- 麦后移栽棉适宜灌水技术与高效灌溉模式研究
- 为探究麦后移栽棉适宜灌水技术与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本研究以中棉425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测坑控制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年和2020年的6-10月在河南新乡七里营镇开展了麦后移栽棉适宜灌水方式及相应高效...
- 余轩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灌水方式生长发育作物产量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6
- 2021年
- 基于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生育期的分区,利用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的降水和气温格点资料以及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站观测数据,结合灌溉农区空间分布数据,以适宜生长日数和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为区划指标,在ArcGIS环境下开展内蒙古地区麦后移栽向日葵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制约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和干旱,全区可分为生长不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河套灌区、土默川、西辽河平原灌溉条件良好,为麦后移栽向日葵生长的最适宜区,而内蒙古中部大部和东部大部地区移栽后热量严重不足,中西部偏北地区降水亏缺严重,麦后移栽向日葵无法完全成熟,为不适宜种植区。基于CLDAS格点资料与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气候适宜性分布一致性较好,但CLDAS格点数据的区划精细程度优于站点数据。河套灌区是最适宜种植区,与当前麦后移栽向日葵产业布局较为一致,故本文区划结果可为内蒙古地区麦后移栽向日葵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 武荣盛李云鹏吴瑞芬郑凤杰苏玥
-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区划
- 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探寻江汉平原棉区麦后移栽棉模式最适宜施氮量,以中棉所63为研究对象,于2018—2019年连续2年进行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450 kg·hm^-2)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氮量对麦后移栽棉的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倒4叶SPAD值呈增加趋势,花铃期倒4叶SPAD值与施氮量呈极显著一元二次关系。以施氮量在270~360 kg·hm^-2之间籽棉占整株干物质量比例较大,且氮素向生殖器官转移速率最大。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棉花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贡献率均最高。采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得出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为318.75 kg·hm^-2(2018年)、310.64 kg·hm^-2(2019年),产量潜力可达到4463.58 kg·hm^-2(2018年)、4662.53 kg·hm^-2(2019年)。综合棉花生长、产量、氮素迁移及利用的结果,推荐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为310.64~318.75 kg·hm^-2。
- 谭京红吴启侠朱建强柯鑫瑶马泓雨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生物量氮素利用
- 枣阳市麦后移栽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
- 2020年
- 本文在介绍麦后移栽棉栽培效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同时对枣阳市麦后移栽棉优质高产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枣阳市优质棉基地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王文莲张道府杨红琴
- 关键词:麦后移栽棉栽培效果栽培技术
- 不同灌溉方式下麦后移栽棉棉田水分运移模拟
- 冬小麦和棉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近年来,随着粮棉争地矛盾日趋突出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麦棉套种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发展麦后移栽棉已成为实现冬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麦后直播棉花生...
- 张昊
- 关键词:棉花灌溉方式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徐立华

- 作品数:115被引量:64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栽培技术 抗虫棉 棉铃 高品质棉
- 杨德银

- 作品数:65被引量:3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棉铃 高品质棉 抗虫棉 生长发育
- 陈祥龙

- 作品数:51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麦后移栽棉 栽培技术 栽培 移栽
- 郑春宁

-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麦后移栽棉 麦后直播棉 生理特性 移栽
- 李大庆

- 作品数:21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棉铃 陆地棉 麦后移栽棉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