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4 篇“ AIDS病人 “的相关文章
AIDS 病人 /HIV感染者孤独感研究进展2024年 对艾滋病(AIDS )病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孤独感的概念、机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对AIDS 病人 /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韩贇 柯欢 张立秀 王伟洪 王淑婵 林淑洁关键词:孤独感 我国近10年HIV感染/AIDS 病人 抑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梳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 )病人 抑郁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2013年1月1日—2023年4月26日收录的HIV感染/AIDS 病人 抑郁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2、NoteExpress对发文量、核心作者、来源机构、来源期刊、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及突现词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51篇。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主要有《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护理研究》等。涉及377位作者,形成以陈曦、王敏、杨淑娟等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发文机构以医学院校和医院为主。高频关键词有艾滋病(254次)、抑郁(207次)、焦虑(146次)、心理护理(47次)、影响因素(43次)等,共形成焦虑、抑郁症、心理护理、肺结核、抑郁症状等8个聚类标签;突现词结果显示,抑郁症、中医药、中老年、满意度、睡眠障碍为2019年之后的研究前沿。结论:近1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度不断提升,研究主要关注HIV感染/AIDS 病人 抑郁表现、干预及治疗手段三大方面,中医药有望成为应对HIV感染/AIDS 病人 抑郁的方式。然而,各研究团队之间缺少密切的学术交流,未见明显的跨团队合作网络。各研究团队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建立紧密的跨学科联系,把握研究前沿,力争实现“零艾滋”的目标。 程静 毛弦筠 钟汶汐 陈燕华关键词:抑郁 艾滋病 可视化分析 HIV感染者/AIDS 病人 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 2024年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 )病人 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门诊启动治疗的229例HIV感染者/AIDS 病人 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简体中文版艾滋病病人 生存质量(MOS-HIV)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29例初治HIV感染者/AIDS 病人 健康素养得分为97.00(91.00,109.00)分,生存质量得分为(74.31±12.03)分,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448,P<0.05)。结论:HIV感染者/AIDS 病人 健康素养及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提示医护人员需采取干预措施增加初治HIV感染者/AIDS 病人 的健康素养,更好地改善其生存质量。 贾晓锋 王慧群 石敏 刘阳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影响因素 常州市存活的HIV感染者/AIDS 病人 抑郁状况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常州市存活的HIV感染者/AIDS 病人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抑郁现状,识别个体危险因素,探究出现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9月常州市病例数较多的两个区开展横断面调查,在随访时愿意接受调查且符合纳入条件的PLWHA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满足样本量要求即停止调查。抑郁情况采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6例PLWHA,其中25.5%(78例)有抑郁症状,PLWHA的CES-D量表平均得分为(11.1±8.9)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WHA的抑郁症状与抗病毒治疗有副作用、社交困难有关。PLWHA有抑郁症状者与无抑郁症状者相比,抗病毒治疗有副作用(OR=2.486,95%CI:1.160~5.330)、社会交往有困难(OR=2.503,95%CI:1.046~5.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WHA中抗病毒治疗有副作用以及社交有困难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建议使用副作用小、耐药少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优化、简化治疗方案,减少PLWHA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从而提高该人群的治疗依从性;建议推动反歧视倡导工作,减少社会大众对AIDS 的恐惧、偏见、歧视,为PLWHA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交环境,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马靖 孙丽 王金塔 卞琛关键词:抑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AIDS 病人 重复住院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以下简称HIV/AIDS 病人 )重复住院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医院2020年1月—6月住院的HIV/AIDS 病人 为研究对象,将随访2年后重复住院(住院次数≥2次)病人 设为重复入院组,根据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匹配原则选取1∶1病例数为单次入院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人 一般资料、住院诊断信息、CD 4+T淋巴细胞计数、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等评估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病人 重复住院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重复住院的HIV/AIDS 病人 157例,单次住院的HIV/AIDS 病人 154例。157例重复住院HIV/AIDS 病人 中,男143例(91.08%),年龄为(36.49±10.91)岁;63.06%是通过同性感染的,33.76%的病人 无工作,最低CD 4+T淋巴细胞计数为(126.44±54.22)/μL,首次住院体质指数(BMI)为(19.13±1.30)kg/m 2,首次抗病毒治疗以来年份中<1年的病人 占71.34%;重复住院病人 前3位的主要疾病诊断为艾滋病相关疾病(65.11%)、非艾滋病病毒相关感染(13.83%)、非艾滋病相关肿瘤(6.3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复住院HIV/AIDS 病人 职业状况的OR值为2.380(P<0.05),而最低CD 4+T淋巴细胞计数和首次住院BMI的OR值分别为0.673和0.720(P<0.05)。结论:最低CD 4+T淋巴细胞计数和首次住院BMI较低是HIV/AIDS 病人 重复住院的危险因素,而有工作是其保护因素。 石义容 温敏 邓秋霞 陈伟梅 操静 王辉 何云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AIDS 病人 社会疏离调查以及中介变量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 )病人 社会疏离现状,并分析其中介变量,以期为制定高效干预措施、促进病人 社会融入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月—2022年7月以医院收治的HIV/AIDS 病人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日常感知歧视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HIV/AIDS 病人 社会疏离得分为(42.78±11.07)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以及日常感知歧视为HIV/AIDS 病人 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F=37.098,P<0.001)。日常感知歧视水平与应对方式为HIV/AIDS 病人 社会疏离的中介变量。结论:HIV/AIDS 病人 社会疏离水平较高,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病人 。医护人员可从降低病人 日常感知歧视水平、改变病人 应对方式入手降低HIV/AIDS 病人 社会疏离水平。 顾晓雯 操静 易云兰 郑晓君关键词:HIV/AIDS 中介变量 基于IIFAR方案的延续性护理在HIV/AIDS 病人 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初始核对-信息交流-最终核对-反应(IIFAR)方案的延续性护理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 )病人 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136例HIV/AIDS 病人 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 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均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治疗期间实施基于IIFAR方案的延续性护理,对两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自行停药率、病毒学失败率及抗病毒治疗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自行停药率、病毒学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抗病毒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IFAR方案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HIV/AIDS 病人 自我管理能力及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病人 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周慧莹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HIV/AIDS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满意度 HIV/AIDS 病人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效果评价与异常费用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CHS-DRG分组效果,分析费用结构和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变异系数(CV)和方差减少量(RIV)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成都市2所三甲医院的406例PLWHA患者CHS-DRG分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不同病例组的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各组医疗效率,以医疗效率较好的病例组为对照,通过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分析各病例组的费用结构;运用SPSS 17.0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PLWHA共分为5个CHS-DRG病例组,各病例组住院费用CV均<1,组间RIV<0.4;除YC13组外,其余病例组费用消耗指数均>1;各病例组药品费所占比重较高,相较于YC13,YC11、YC15、YR11和YR29的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9.42%、11.82%、11.54%和7.23%;影响PLWHA费用异常的因素为其它诊断个数、手术个数和住院时间倍率。结论需继续优化成都地区PLWHA患者CHS-DRG分组方案的本土适用性,调整YC11等药品费比重较高病例组费用结构,细化PLWHA患者DRG分组并根据异常费用影响因素加强绩效考核,降低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 孙梗钤 卿勇 蒋建军 蒋建军 李朝娟 陈丹镝关键词:住院费用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HIV/AIDS 病人 随访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以下简称HIV/AIDS 病人 )的随访检测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2021年凉山州存活的HIV/AIDS 病例信息,采用SPSS 23.0软件对其随访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1年凉山州HIV/AIDS 病人 的随访检测比为89.24%(40 496/45 380)。男性随访检测比为88.91%,女性随访检测比为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6,P=0.003),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感染途径、疾病名称、地区、样本来源的HIV/AIDS 病人 的随访检测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汉族、其他民族、疾病名称为艾滋病、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的病例随访检测比较高;婚姻状况为未婚及离异或丧偶、地区类别为本州其他县区、四川省其他地市及外省、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的病例随访检测比较低。结论 对于不同特征的HIV/AIDS 人群应采用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获取病例可靠信息,强化依从性教育,保证后续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杨薇 袁业伟 喻航 李菊梅 王玉兵 沙马补都 高鑫 马瑞 杨一挥关键词:艾滋病 影响因素 HIV/AIDS 病人 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病人 常见睡眠障碍类型、评估工具、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正确区分HIV/AIDS 病人 常见睡眠障碍类型进行准确有效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科学管理HIV/AIDS 病人 相关睡眠问题提供依据。 陆国涛 张芳 张兵 杨红丽 寇建琼关键词: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睡眠障碍
相关作者
卢洪洲 作品数:900 被引量:3,530 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苏斌 作品数:91 被引量:656 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HIV-1 HIV 卢祥婵 作品数:113 被引量:334 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结核 肺结核 计国平 作品数:156 被引量:846 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研究主题:艾滋病 健康教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儿童 刘聪 作品数:37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护理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