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篇“ CITRONELLOL“的相关文章
香茅醇和柠檬醛对茶炭疽病菌丝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明香茅醇和柠檬醛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抑菌机理,为利用植物源挥发成分防控茶炭疽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香茅醇和柠檬醛对茶炭疽病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纤维素酶(CE)、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试剂盒检测分析香茅醇和柠檬醛处理后对茶炭疽病菌丝的结构、酶活性和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香茅醇和柠檬醛对茶炭疽病的MIC值分别为0.50 mg/mL和0.25 mg/mL,MBC值分别为1.0 mg/mL和0.5 mg/mL。香茅醇和柠檬醛最小杀菌浓度处理茶炭疽病菌丝7 d后,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菌丝皱缩并伴有不同程度折叠、扭曲交叉和细胞表面结构严重受损;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菌体细胞膜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和内质溶解体现象。香茅醇和柠檬醛可增强CE活性而分解细胞壁上的纤维素,使细胞壁结构发生破坏;降低POD和SOD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MDA含量,使细胞膜结构损伤;降低SDH和MDH活性而影响细胞线粒体的代谢,干扰三羧酸(TCA)循环,从而抑制菌体正常生长。【结论】香茅醇和柠檬醛能够有效抑制茶炭疽病的生长,其中,柠檬醛的抑制效果更好。
陈薇刘惠芳马驰宇陈瑶
关键词:香茅醇柠檬醛茶炭疽病抑菌活性
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被引量:1
2023年
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在非水相体系催化阿魏酸与香茅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在对有机溶剂、脂肪酶加入量、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等单因素实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酶促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为3 mL异辛烷中,阿魏酸与香茅醇的底物摩尔比为1∶6(其中阿魏酸加入量为0.5 mmol),脂肪酶加入量为105 g,分子筛加入量为0.5 g,65℃反应120 h后,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90.39%,反应产率明显提高。
陈林林王玲杨茜瑶宋佳琪辛嘉英
关键词:阿魏酸香茅醇脂肪酶非水相
纳米淀粉对含香茅醇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材多尺度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淀粉加入含香茅醇的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材中,探讨纳米淀粉对复合膜材多尺度结构(分子结构、结晶结构、断面形貌、水接触角)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淀粉后,复合膜材中各组分的分子间作用力均未显著改变;纳米淀粉与复合膜材基体形成剥离结构,复合膜材整体仍为无定形结构;随着纳米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膜材断面逐渐平整,并出现较多褶皱结构;水接触角由(77.50±0.50)°(未添加纳米淀粉)增大至(85.50±1.25)°(纳米淀粉质量分数9.1%),亲水性降低;复合膜材的分子裂解峰值温度轻微升高,即热稳定性略有提高。
张旭鑫张书艳赵雷朱杰
关键词:香茅醇热稳定性
β-香茅醇对大肠埃希菌杀灭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研究植物成分β-香茅醇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计算640、800、960和1 280 mg/L的β-香茅醇溶液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评价杀灭效果。结果 用浓度800 mg/L的β-香茅醇溶液,作用悬液内大肠埃希菌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5.00。结论 β-香茅醇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可作为一种植物源消毒剂成分进行开发研究。
何婷李德全罗俊容陈昭斌
关键词:植物消毒剂大肠埃希菌杀灭效果
Chronicβ-Citronellol Inhalation Rescues Parvalbumin Expression Loss in Prefrontal Cortex of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Mice
2022年
Considerable evidence has revealed that essential oils and their main constituents possess anti-depressant and anxiolytic properties.In the current study,we report the effect ofβ-citronellol,the main component of rose essential oil,on depressive-like and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mice.We found that chronic inhalation ofβ-citronellol for 14 days could increase locomotor activity in the open field test,de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immobility duration in the forced swimming test,and increase open arms exploration in elevated plus-maze test in CRS mice.Western blot experiment shows that chronicβ-citronellol inhalation rescues parvalbumin(PV)expression loss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PFC)of CRS mice.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V expression in PFC and the percentage of sucrose preference of the mice.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V gene expression of PFC and the effects ofβ-citronellol inhalation.
Zhuang QianqianZhuang SiyueGong YanlingLi Shengtian
关键词:PARVALBUMIN
香茅醇亚微乳的处方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优化香茅醇亚微乳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茅醇亚微乳中的香茅醇含量;采用高速剪切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香茅醇亚微乳,以离心稳定常数(ke)、粒径为指标,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测定所得制剂的载药量的包封率。结果:香茅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64μg/mL(R2=0.9999);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为97.64%~101.97%(RSD=2.28%,n=3)、97.71%~99.50%(RSD=1.29%,n=3)、96.87%~101.48%(RSD=2.86%,n=3)。最优处方为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1∶1,g/g)总质量3.75 g,1.2%大豆磷脂0.6 g,胆固醇0.06 g,香茅醇1.25 g,0.6%油酸钠0.3 g,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0.75 g,泊洛沙姆1880.75 g,加水至50 mL。最优工艺为于4℃下以13000 r/min高速剪切5 min制得初乳后,经稀盐酸调pH至7,再以600 Bar高压均质5 min。按最优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香茅醇亚微乳的平均粒径为(91.05±0.26)nm,多分散系数为(0.20±0.01),Zeta电位为(-30.86±0.39)mV,ke值为9.23,香茅醇的平均含量为(100.21±0.01)%;载药量为(2.4817±0.0007)mg/mL,包封率为(99.27±0.03)%。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及工艺稳定、可行。
杨佳佳李婉蓉彭剑青肖婷吴林菁周雪杨增秋姜丰丁杨沈祥春陶玲
关键词:香茅醇亚微乳处方高效液相色谱法
香茅醇自乳化递送系统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考察香茅醇(citronellol,CT)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制备CT自乳化递送系统(self-emulsified drug delivery system,SMs),对HEp-2体外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摄取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MTT法考察CT对HEp-2和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伪三元相图法优化香茅醇自乳化递送系统(CT-SMs)处方,进行外观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表征。采用MTT法检测CT-SMs对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荧光倒置显微镜定性和流式细胞仪定量考察HEp-2细胞对CT-SMs的摄取情况。结果经一定质量浓度CT处理后,MCF-7细胞增殖未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HEp-2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P<0.05),呈剂量-时间依赖性;CT-SMs最佳处方是K_m(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为Kolliphor~?HS15-无水乙醇7∶3,CT-Km为3∶7。制备的微乳平均粒径为(354.0±9.5)nm,外观圆整呈类球形,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13.4±0.3)m V。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浓度的CT-SMs和CT处理HEp-2细胞后,CT-SMs较CT摄取量更多,分别为545.70±11.56、230.00±17.76。结论。采用滴加水法成功制备了CT-SMs,其处方工艺可行,制得的自微乳质量稳定可控。CT-SMs可明显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
杨佳佳韦世权张科陈妍陈妍姜丰周雪彭剑青沈祥春沈祥春
关键词:香茅醇抗肿瘤细胞摄取伪三元相图
香茅醇不同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的比较及其协同作用被引量:11
2019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Horsfall方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香茅醇不同构型对茶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以及两构型不同比例混配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对茶树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113.27±0.95)mg·L^-1和(119.87±0.20)mg·L^-1。按照质量比1.6︰1将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混配,协同增效作用最高,共毒系数为130.19;质量比为1︰1.4和1︰3.8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20.57和121.42,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香茅醇及两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菌具有良好的活性,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用后具有增效作用。
向晓龙杨文刘惠芳陈瑶周玉锋胡安龙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香茅醇茶炭疽病
Cu/SiO_2催化香茅醇一步合成香茅腈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香茅醇为原料、制备的介孔Cu/SiO_2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一步法催化香茅醇合成香茅腈进行了研究。采用气象色谱、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氨醇摩尔比和原料空速(WHSV)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以Cu/SiO_2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70℃、0.1MPa、氨醇摩尔比4.5和原料空速1.24 h^(-1)时,反应转化率达到99.52%,香茅腈选择性达89.66%。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Cu/SiO_2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400h后催化剂失活。
金书含胡云峰刘剑高果柱姜伟
关键词:香茅醇CU/SIO2
自由基引发的香茅醇和香茅醛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被引量:1
2018年
过氧化二叔丁基作为自由基反应引发剂,使香茅醛产生的酰基自由基发生分子内加成反应生成消旋薄荷酮,收率为62.6%,同时会产生部分脱羰基的环化副产物;在同样的条件下,香茅醇的环化得到消旋薄荷醇及其异构体混合物和脱氢的系列衍生物。
黄战鏖侯峰钱正刚
关键词:自由基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