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49篇“ CT影像表现“的相关文章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影响表现以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均采用X线、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总结两种方法检查后的影像学情况以及诊断价...
赵岩
关键词:膝关节韧带损伤X线CT影像学检查
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与实性肺腺癌的CT影像表现
2024年
目的:探索分析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实性肺腺癌CT影像学征象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PC患者(n=37)、实性肺腺癌患者(n=41),对两者临床诊疗资料、CT影像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病灶大小:实性肺腺癌病灶大小高于孤立结节型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布:实性肺腺癌病灶以胸膜下(<1 cm)为主;孤立结节型PC则以远离胸膜(≥1 cm)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者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以及动脉期CT增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孤立结节型PC以晕征、宽基底、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长)、分叶征(浅)为主,实性肺腺癌则以毛刺征(短)、分叶征(深)、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为主(P<0.05);两组空泡征CT影像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较大、胸膜下(<1 cm)、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在实性肺腺癌中具备明显的特征性,和胸膜接触面宽基底为特征的CT影像表现
黄波马家骐
关键词: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CT影像表现
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筋膜受累CT影像表现及其与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下段直肠癌(LRC)直肠系膜筋膜受累的CT影像表现,并分析其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99例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的LRC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观察其直肠系膜(Mes)及直肠筋膜(RF)受累情况,总结CT影像特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统计局部复发率,并分析CT影像特点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CT对下段直肠癌T1、T2、T3和T4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0%(9/10)、86.21%(25/29)、86.67%(39/45)和80.00%(12/15),总诊断准确率为85.86%(85/99);N分期中N0和N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8%(53/58)和82.93%(34/41),总诊断准确率为87.88%(87/99);Mes和RF受累程度中不受累、Ⅰ度、Ⅱ度和Ⅲ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67(13/15)、88.89%(24/27)、87.88%(29/33)和87.50%(21/24),总诊断准确率为90.91%(90/99);T分期>T3期和N分期为N1期、Mes和RF受累程度越高和存在远处转移是LRC患者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T影像能准确清晰的指导LRC患者T、N分期和Mes和RF受累诊断,且T分期>T3期、N分期为N1期、Mes和RF受累程度越高和伴远处转移的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风险越高。
邵楠楠王立峰张原理孟帆韩帅海梦璐许春苗
关键词:直肠癌系膜CT影像术后局部复发
小肠尤文氏肉瘤/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CT影像表现1例
2024年
病例男,41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血便,为暗红色,每日约2~3次,自诉量不多(具体不详),伴下肢乏力,无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曾行胃镜、肠镜检查,胃镜提示“食管黏膜未见异常,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镜提示“乙状结肠息肉”,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陈金栩段庆红
关键词:肠肿瘤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表现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表现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86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纳入尘肺病组,早期煤尘肺病HRCT分期法分为Ⅰ期33例、Ⅱ期29例和Ⅲ期24例,另选取86例同期行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HC)组,均接受胸部CT检查和肺通气功能检查,采用Camiciotoli视觉评分法评估两组胸部CT影像肺间质纤维化评分,记录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CV)、最大自主通气量(MMV)。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表现;比较尘肺病组和HC组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不同分期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主要表现为小结节影、小结节聚集、纤维斑块形和小叶间隔增厚、胸膜斑;尘肺病组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为(20.16±5.01)分,其FEV_(1)、PEF、FEV_(1)/FVC值、MVV低于HC组(P<0.05);Ⅲ期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高于Ⅰ期、Ⅱ期患者,FEV_(1)、PEF、FEV_(1)/FVC值、MVV低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与FEV_(1)、PEF、FEV_(1)/FVC值、MVV呈负相关(r=-0.625,-0.865,-0.636,-0.673,P<0.05)。结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影像肺纤维化评分与肺通气功能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判断职业性尘肺病和评估病情进展的可靠的影像学指标。
杜芳莉李园杨晓发
关键词:胸部CT影像表现肺通气功能
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主要特征及其CT影像表现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主要特征及其CT影像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本地区尘肺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尘肺病患者年龄、性别、工龄、行业等一般情况,分析其病种、病期及合并肺结核情况,其临床表现差异及其CT影像表现。结果 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患者年龄以>50岁居多,性别多为男性,且工龄>10年以上的患者占比58%,行业以煤矿行业为主,占比68%;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多以煤工尘肺常见,占比68%,以I期病期为主,占比56%,且约有15%的患者合并肺结核;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患者主要症状多以咳嗽、胸痛等为主,且咯血发生率为10%,有46%呈现肺通气功能损伤,31%的患者呈现小气道功能损伤;尘肺CT影像学多呈现网状影、索条影及模糊状小斑片(形态规则大、小阴影、斑片阴影),可分为P、Q、R 3种形态阴影,且不同病期患者小阴影与大阴影数量及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呈现年龄、性别、行业集中趋势,且工龄越长越容易诱发尘肺病,虽然多以Ⅰ期为主,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部分患者呈现小气道及肺功能损伤。另外,通过CT诊断可通过判断其大、小阴影形态和典型特征识别尘肺病,并为其病期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年洪慧
关键词:煤尘肺放射摄影影像解释症状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
2024年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分析肺内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肺外影像表现。结果:2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中,15例肺内病变表现为大叶性肺炎,5例表现为斑片结节,2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常见伴随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12例)、小叶内网状影(11例)、铺路石征(6例),少数可见晕征(3例)、反晕征(1例)、小叶中心性结节(1例)、支气管壁增厚(2例)、支气管牵引性扩张(1例)。所有病变均未见坏死或空洞。肺内病变分布:累及单肺19例,双肺3例;累及上肺区6例,下肺区13例,上、下肺区同时受累3例;外周分布12例,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4例,弥漫分布6例。10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以大叶性肺炎最多见,典型者表现为斑片状实变伴空气支气管征,多合并磨玻璃密度影,常伴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网状影及铺路石征等间质受累表现,可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
朱巧任翠李美娇王晓华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18)F-FDG PET/CT影像表现
2024年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PBL)^(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2例脊柱PB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对肿瘤发生部位、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密度及侵犯范围、^(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分析。结果:(1)病变部位:1例累及颈椎,3例累及胸椎,4例累及腰椎,2例同时累及胸腰椎,2例累及骶椎。(2)骨质破坏类型:溶骨型骨质破坏9例,混合型骨质破坏3例。(3)软组织肿块:呈等或稍低密度,包绕椎体者11例,侵及椎管内者3例。(4)SUVmax:摄取范围为9.8-25.9(15.12±4.13)。结论:脊柱PBL常表现为FDG代谢明显活跃,结合CT密度及形态特征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
刘义平罗雪松
关键词: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氟代脱氧葡萄糖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和MRI影像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三种影像检查(X线、CT、MRI)的表现及诊断准确性。结果 以关节镜检查作为“黄金标准”,方法 的诊断精度分别为:CT为81.11%,X线为68.88%,MRI高达93.33%。这三种诊断手段间的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X线、CT和MRI的影像特征各有异,MRI的诊断精准度明显优于前两者,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刘兴玲
关键词:膝关节韧带损伤X线CTMRI
颅内脂肪瘤的MRI和CT影像表现
2023年
目的 探讨颅内脂肪瘤在CT和MRI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诊断为颅内脂肪瘤的49例患者的MRI和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内脂肪瘤MRI为49例,3例多发,其它均为单发;发生部位分别为前纵裂池24例、小脑幕10例、四叠体池6例、侧脑宰后角5例、胼胝体旁3例、环池1例。常规序列:T_(1)WI像病灶呈高信号、略高信号,T_(2)WI像大部分病灶呈高信号,T_(2)dark-fluid像为低信号;DWI序列:DWI(b值=0)像、DWI(b值=1000)像、ADC像病灶大部分为低信号;SWI序列:SWI_mag像、SWI_mip像大部分病灶为低信号,SWI_pha像大部分病灶为高、中心高周边低、高低混杂信号;双排CT及64排CT均为低信号,CT均值分别为为-33±23HU、-59±21HU。结论 颅内脂肪瘤在CT及MRI上影像具有特征性,SWI_mip像结合SWI pha像可能提高颅内脂肪瘤的检出率。
赵庆江张海三张红星尚晓斌李杰傅炎炎刘恒源赵洪增
关键词:颅内脂肪瘤MRICT

相关作者

谢汝明
作品数:117被引量:865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肿瘤 X线计算机 CT 肺癌
周新华
作品数:206被引量:1,410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X线计算机 CT CT表现
吕平欣
作品数:86被引量:493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CT CT表现 肺癌 核磁共振
马大庆
作品数:435被引量:3,661H指数:3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CT 影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陆斌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表皮样囊肿 CT影像表现 皮样囊肿 生物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