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5篇“ DBD“的相关文章
低速湍流边界层DBD控制机制
2024年
介质阻挡放电(DBD)激励器具有重量轻、无运动部件、易用及响应快等优势,在流动控制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等离子体湍流边界层减阻是DBD流动控制诸多应用之一,但DBD湍流减阻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来流速度为10 m/s时DBD激励对平板湍流边界层摩擦阻力的影响。试验使用油膜干涉法测量摩阻的变化,利用热线风速仪和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得到边界层内速度分布。其结果显示,在等离子体激励的作用下,测得的壁面摩擦因数减小。等离子体激励通过减小边界层缓冲层和对数区的速度,减少雷诺切应力以及湍动能,抑制了相干结构的发展,从而达到减阻的效果。
王浩宇孙志坤耿玺史志伟史志伟吴继飞
关键词:湍流边界层平板减阻
基于DBD-Net的InSAR矿区开采沉陷盆地检测方法
2024年
目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检测开采沉陷盆地主要依靠地下开采资料或人为目视解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大范围InSAR干涉图的开采沉陷盆地检测网络(Deformation Basin Detection Network,DBD-Net);同时,为了训练该网络,利用矿区的真实差分干涉图数据和模拟干涉数据建立了开采沉陷盆地样本库,在神东矿区和兖州矿区各选取3幅不同时间基线的差分干涉影像对网络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BD-Net在大范围InSAR干涉图中对开采沉陷盆地的平均检测准确度为81.87%,漏检和误检区域大多是噪声严重污染和特征不明显的区域。
李涛邹英杰范洪冬吝涛
关键词:INSAR卷积神经网络开采沉陷
DBD等离子体与活化水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生产、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采用多针-板电极制备等离子体活化水装置、板-板电极等离子体直接处理马铃薯装置,对比研究了不同放电功率下等离子体活化水、直接等离子体处理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种装置均呈丝状放电,且放电功率与外施电压正相关;当最佳放电功率匹配时,等离子体活化水、直接等离子体处理均能显著改善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等离子体活化水的放电功率为53 W时,马铃薯植株高度、茎粗、鲜重、叶绿素质量分数及产量分别提升了6.4%、18.9%、25.9%、31.7%及17.5%;直接等离子体处理马铃薯的放电功率为8 W时,植株的各参数值增幅均在1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功率变化时,等离子体活化水的理化参数(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过氧化氢、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变化显著;随着放电功率的提升,直接等离子体处理的马铃薯吸水率先增长后下降,种皮刻蚀逐渐明显。论文的研究可为DBD等离子体与活化水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提供参考。
李平陶华杨彭超王超群陈思乐陈兆权
关键词:DBD放电功率
DBD氧化NO过程氧化效率和反应器放电特性研究
2024年
采用双介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系统地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氧化NO工艺反应物浓度(O_(2)和NO)、工艺参数(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速)、关键放电指标(平均电子能量、平均电子密度和特定能量密度)和烟气组分(H_(2)O和SO_(2))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物浓度组合(0.02%的NO和6%的O_(2))。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为40 W和气体流速为1.5 L/min时具有更好的氧化效率,最优的氧化效率可以达到68%。输入功率和气体流速的改变对能量密度(SED)具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能量密度会导致逆反应的发生,较低的能量密度会导致关键的NO氧化反应不易发生,最佳的能量密度范围介于480~610 J/L之间。以上两种工艺参数对平均电子能量(E_(e))和平均电子密度(n_(e))几乎没有任何影响。H_(2)O的加入可以促进NO氧化,氧化效率的提升幅度可以达到6%,而SO_(2)的加入则会抑制NO的氧化。该项工作可以为DBD氧化NO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最基础的参考。
孙明昊廖宇杰付东王乐萌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能量效率工艺参数
伴急性肾损伤的DBD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结局
2024年
目的探讨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DBD供者的资料,按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将分为AKI组(69例)与正常组(147例),AKI组进一步分为KDIGO 1期和2~3期两组,AKI组受者135例,正常组受者288例。总结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结局。分析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KI组供者血清肌酐(Scr)最高值、获取前Scr值、血钠最高值、获取前血钠值均高于正常组,升压药物应用时间长于正常组,48 h内液体复苏用量高于正常组,入院HCO3−值低于正常组,尿崩症、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KDIGO 2~3期供者Scr最高值、获取前Scr值较KDIGO 1期供者高(均为P<0.05)。与正常组比较,AKI组受者DGF、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较高,术后90 d内Scr水平较高,术后3 d尿量较少;与KDIGO 1期受者比较,KDIGO 2~3期受者术后3、4、5、15 d Scr水平较高,术后2 d尿量较少(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者年龄、Scr最高值、血钠最高值、48 h内液体复苏用量是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DGF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者年龄是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伴AKI的DBD供者供肾用于肾移植,经过积极的器官维护可纠正AKI,对术后6个月移植物功能和存活率没有影响,可达到与非AKI供肾同样的效果,可作为扩大供肾来源。
王红宇王红沈松颖赵贺秦兴松秦威千新玲董慧君赵云峰王亚方李培亮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
DBD等离子体耦合BiOI催化材料降解苯甲羟肟酸的特性与机制
2024年
常温常压下,以苯甲羟肟酸(BHA)为处理对象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催化体系。研究了放电参数对等离子体降解BHA的影响规律,对水热合成法制备的催化材料进行了系列表征分析,考察了各因素对BHA降解的影响,分析了DBD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剂降解BHA过程中总有机碳(TOC)、pH、∙OH自由基等的变化,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降解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并探讨了BHA的降解机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BiOI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体积、高纯度的介孔纳米片微球,且DBD可以改变催化剂的晶型和结构,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峰值电压、鼓气量等对BHA降解率有很大影响;BHA浓度为80mg/L、体积1000mL,在峰值电压24kV,频率7500Hz,鼓气量30L/min条件下,添加0.3g BiOI催化剂与DBD等离子体耦合效果最好,相对于单一DBD体系,BHA降解率由78.8%提高到88.2%。降解机理分析可知,∙OH是BHA降解的重要活性物质,在等离子体催化作用下,BHA被氧化开环,转化为苯甲酸和乙醇酸等中间体,最终生成H_(2)O和CO_(3)^(2-)等。
董冰岩李贞栋王佩祥涂文娟谭艳雯张芹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矿化率
纳秒脉冲电压幅值和上升/下降沿时间对大气压氮气DBD均匀性的影响
2024年
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放电在材料改性、环境保护、消毒灭菌、臭氧合成以及流动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放电均匀性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通过电学及光学诊断方法研究了电压幅值、上升/下降沿时间、及重复频率对纳秒脉冲氮气DBD均匀性和放电过程的影响。利用灰度分析方法和等效电路模型定量分析放电图像和电压电流波形,得到放电均匀性和电学微观参数。结果表明:增加电压幅值或重复频率,氮气DBD均匀性呈现不均匀到均匀再到不均匀的变化规律,并且频率较低时的氮气DBD需要更大的电压幅值以实现均匀放电;增大脉冲上升或下降沿时间会导致放电均匀性显著下降,且相比于下降沿,上升沿对放电均匀性影响更大。测量发射光谱对比了不同纳秒脉冲参数下化学活性物种含量的变化,发现增大电压幅值、重复频率均会导致N_(2)各激发态粒子谱线强度增强;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时间的增加使主要粒子谱线强度下降。此研究揭示了纳秒脉冲参数对N_(2)DBD过程影响机制,有利于制备均匀、稳定且高活性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源。
李梦遥王歆昀赵昱雷刘峰方志
关键词: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氮气均匀性
DBD协同NiO/α-Mn_(3)O_(4)催化降解气态邻氯甲苯
2024年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DBD)对氯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的处理效果,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α-Mn_(3)O_(4)复合催化剂,并协同DBD催化降解气态邻氯甲苯。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究了气体流速、外施电压、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邻氯甲苯降解效率和能量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Mn摩尔比为0.3,煅烧温度为400℃时,NiO/α-Mn_(3)O_(4)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邻氯甲苯的初始浓度为140 mg/m^(3),外施电压为8 kV,气体流速为0.9 m^(3)/h和相对湿度为65%时,邻氯甲苯的降解效率和矿化率较单独的DBD系统分别提高了33.9%和13.1%,O_(3)浓度和NO_(2)浓度分别降低了48.2 mg/m^(3)和12.3 mg/m^(3),CO_(2)选择性提高了12%。
汪盼吴文娟何函马萌朱承驻
关键词:邻氯甲苯矿化率
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降解氢氯噻嗪性能研究
2024年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HCTZ模拟目标废水,分别研究不同的HCTZ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电源输入功率和MnFe_(2)O_(4)投放剂量等因素对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药物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会使降解效率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放电功率将更利于HCTZ的降解,且碱性环境会对处理过程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发现,DBD/MnFe_(2)O_(4)体系下的最佳MnFe_(2)O_(4)投放剂量是50 mg,并且经5次循环使用后,体系仍能在25 min内将99%的HCTZ去除,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叶晓冬胡淑恒许子牧兰彦程诚
关键词:芬顿反应高级氧化工艺
DBD等离子体协同Mn-TiO_(2)/γ-Al_(2)O_(3)催化剂降解二甲苯
2024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Mn-Mn-TiO_(2)/γ-Al_(2)O_(3)催化剂,协同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降解二甲苯。探究了不同放电功率、初始质量浓度、气体流量下DBD等离子体对二甲苯的氧化性能;利用XRD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分析DBD等离子体放电前后催化剂的晶型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放电功率为20 W,二甲苯进气浓度为38.62 mg/m^(3),进气流量为0.65 L/min条件下,协同Mn-Mn-TiO_(2)/γ-Al_(2)O_(3)催化剂后,二甲苯降解率达到75.8%,反应器的能效为0.1027 g/(kW·h),同时O_(3)浓度降低至36.94 mg/m^(3)。表征结果显示,DBD等离子体放电前后未改变催化剂晶型与性能。为进一步分析降解二甲苯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通过FT-IR、GC-MS及发射光谱法进行诊断,发现加入催化剂后中间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发射光谱强度增强、特征谱线的数量增多。研究结果可为DBD等离子体在降解二甲苯应用中的性能优化和催化剂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李茹李晓康冯燕王雪艳邢倩云
关键词:二甲苯催化剂等离子体诊断

相关作者

方志
作品数:328被引量:1,04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放电特性 电极
李杰
作品数:830被引量:3,73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FPGA 脉冲放电 电极
吴彦
作品数:309被引量:890H指数:17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介质阻挡放电 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电晕放电 烟气脱硫
侯惠奇
作品数:293被引量:82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介质阻挡放电 降解 激光闪光光解 瞬态吸收光谱 水相
张芝涛
作品数:271被引量:867H指数:19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
研究主题:羟基自由基 等离子体 强电离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气体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