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 篇“ GFP标记 “的相关文章
西瓜枯萎病菌和哈茨木霉的GFP 标记 及根部动态定殖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西瓜枯萎病菌和生防哈茨木霉在西瓜根部动态定殖的差异,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CT74质粒分别与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和哈茨木霉M3菌株的基因组整合获得相应的转化子;将转化子接种于土壤,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示踪并比较两菌株转化子对西瓜幼苗根部的侵染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传代6次仍能发出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稳定,能够稳定遗传,经PCR验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成功。盆栽试验中,两种转化子均能成功定殖于西瓜幼苗根部,在定殖初期,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在根内的扩散速度快于哈茨木霉M3菌株。 孟素玲 王媛 顾欣 王新谱关键词:哈茨木霉 绿色荧光蛋白 定殖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S12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 标记 菌株的获得 2024年 【目的】建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FP )标记 的DSE转化子,为研究DSE在植物根系的侵染定殖行为和侵染定殖规律奠定基础。【方法】以前期从健康枸杞根系分离的1株DSE菌株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S12菌株为供试材料,确定潮霉素B对其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然后研究菌龄(13,15,17,19和21 h)、酶解时间(1.0,1.5,2.0,2.5,3.0和3.5 h)、崩溃酶质量浓度(10,15,20,25,30和35 mg/mL)和渗透压稳定剂种类(NaCl、KCl、CaCl_(2)和MgSO_(4))对S1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DL2质粒(含hph和gfp 基因)转入S12菌株,对所获转化子进行表型、GFP 荧光、PCR及拮抗活性(以尖孢镰刀菌枸杞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ium barbarum LR-1菌株为靶标菌)检测,筛选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且带有GFP 标记 的转化子。【结果】S12菌株在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7 h,以0.7 mol/L NaCl为稳渗剂,用30 mg/mL的崩溃酶酶解2.5 h,原生质体制备数量最多,为4.53×10^(6)mL^(-1)。通过PEG介导,将PDL2质粒(含hph和gfp 基因)转入S12菌株,可得47株转化子,转化效率2.35株/μg,从中筛选出10株生长速度和产孢量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的转化子。荧光观察、PCR和拮抗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S12菌株中,成功建立了S12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GFP 标记 菌株,有6株转化子对LR-1菌株的抑菌率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遗传稳定性良好的S12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出了6株抑菌效果与野生型菌株相当的转化子。 赵楠 闫思远 裴瑞瑞 顾沛雯采用GFP 标记 筛选抑制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3C基因表达的siRNA 2023年 为筛选出可抑制多种血清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小干扰RNA(siRNA),本试验通过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序列比对与siRNA设计分析,筛选出潜在抗多血清型siRNA位点;通过体外合成A型、O型和Asia I型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制备绿色荧光蛋白(GPF)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将化学合成的siRNA与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通过GFP 观察、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方法检验目标siRNA对融合基因的抑制效率。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3C基因高度保守并存在潜在siRNA作用靶位,GFP -3C融合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与化学合成的siRNA1-3C共转染293T细胞,GFP 观察发现,siRNA1-3C可有效抑制来源于A型、O型和Asia I型3C基因的GFP -3C荧光信号且持续时间达72 h,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此结果。qRT-PCR检测发现,siRNA1-3C对3个GFP -3C融合基因转录水平抑制效率超85%,且作用可维持72 h。本试验利用GFP 作为筛选标记 成功筛选出1个作用于FMDV 3C基因的siRNA,为开发多血清型口蹄疫抑制剂提供参考依据。 张志彬 张健 贺明 高倍瑶 贾琪 张立春利用GFP 标记 的大丽轮枝菌结合蛋白组测序揭示马铃薯抗黄萎病的机制 马铃薯的主粮化开发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马铃薯和向日葵作为内蒙古地区的特色作物,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向日葵和马铃薯的常年轮作,使得马铃薯黄萎病的发生日益严... 康立茹GFP 标记 的向日葵黑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2022年 为了研究向日葵黑茎病菌的系统侵染过程,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 ,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基因的质粒转入到黑茎病菌CJ02菌株中。通过含有潮霉素的选择性培养基,结合PCR鉴定出44株阳性转化子。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对9株随机挑选的阳性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株阳性转化子的菌落形态和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生长速度方面,除了4株阳性转化子如PM1的生长速度和野生型相近外,其余的阳性转化子的生长速度均低于野生型。分生孢子数量测定的结果表明,1株阳性转化子PM2的产孢量高于野生型,2株(PM5和PM9)和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阳性转化子的产孢量低于野生型。孢子萌发率的检测结果表明,除2株阳性转化子(PM2和PM9)的萌发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外(P<0.05),其余阳性转化子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野生型相近。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除了4株阳性转化子(PM2,PM3,PM5和PM7)致病力有所降低外,其余转化子的致病性和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P>0.05)。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挑选出PM1阳性转化子将用于后续向日葵黑茎病菌侵染过程的研究。 闫宁宁 Mandela Elorm Addrah 李占清 张键 张之为 赵君关键词:向日葵黑茎病 绿色荧光蛋白 基于GFP 标记 的梨火疫病菌监测其在果树组织中的侵染定殖和迁移特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FP 标记 的梨火疫病菌监测其在果树组织中的侵染定殖和迁移特征中的应用,涉及植物病理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梨火疫病菌的GFP 标记 菌株,针对梨树的枝条、叶片和根组织分别采用针刺、喷雾和灌根法接种,采用对接种的... 罗明 徐琳赟 吕天宇 韩剑基于xkdB假基因座位的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超折叠GFP 标记 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一个GFP 的超折叠变体SfGFP (superfolder GFP )对瓦雷兹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ZB42菌株进行标记 ,以期确立一种瓦雷兹芽孢杆菌及近缘芽孢杆菌通用的高亮GFP 标记 手段,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生物膜和分子互作的相关研究,测试SfGFP 基因插入位点,假基因xkdB,作为外源基因表达座位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一系列质粒,然后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分别获得xkdB敲除菌株FBS373和SfGFP 标记 菌株FBS374,分别测试这些菌株在生长速度、碳源利用、荧光亮度、生物膜形成、swarming运动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fGFP 标记 的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其荧光亮度是gfp +变体标记 菌株的5倍以上;xkdB基因敲除对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生长速度、不同碳源利用、生物膜形成和运动性等方面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确认了xkdB基因位点作为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基因组上外源基因表达的中性位点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在xkdB基因座位表达了SfGFP 基因,成功对FZB42进行了高亮标记 ,对同类菌株的标记 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曹贤明 韦纯玥 黄升泉 樊奔香梨果萼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 标记 菌株的获得 被引量:2 2022年 为建立香梨果萼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以香梨果萼黑斑病菌强致病性菌株LI1为供试材料,研究菌龄、酶系统、酶解时间等对链格孢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链格孢菌菌丝在C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0 h,以0.7 mol·L^(-1)NaCl为稳渗剂,1%裂解酶+1%崩溃酶+1%蜗牛酶的酶液组合下,28℃酶解4 h,原生质体制备效率最高。通过PEG/CaCl;介导法将含有潮霉素B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转入链格孢菌LI1,转化子生长表型及外源基因的PCR鉴定结果表明抗性基因已成功整合到香梨果萼黑斑病菌中。成功建立了香梨果萼黑斑病菌链格孢菌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并成功获得GFP 标记 菌株,为病原菌侵染定殖过程及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宋博 张丽娟 张丽娟 朱晓锋 徐兵强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关键词:链格孢 一种GFP 标记 的终极腐霉PyuLK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FP 标记 的终极腐霉PyuLK1及其应用。GFP 标记 的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PyuL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7月20号,保藏编号为C... 叶文武 李柯 郑小波 王源超 张正光 冯慧 王晓莉利用GFP 标记 的Ralstonia solanacearum鉴定马铃薯青枯病抗性 被引量:3 2021年 青枯病是危害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病害,选育与推广抗青枯病品种是防控青枯病最高效的手段。目前已有的人工接种和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处于潜伏侵染与完全抵抗侵染的材料,而利用GFP 标记 的Ralstonia solanacearum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电击转化法将广宿主载体pBBR1MCS2-Tac-EGFP 导入青枯菌P2中,成功获得了能够稳定遗传且不影响其致病力并带有绿色荧光报告的青枯菌菌株P2-Tac-EGFP 。通过对感抗材料进行接种,结果表明,P2-Tac-EGFP 能够有效区分感抗材料,并且P2-Tac-EGFP 在感病材料的根部和茎部大量分布,而在抗病材料的根部仅有少量分布。综上所述,利用GFP 标记 的R.solanacearum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马铃薯青枯病抗性。 陈卓 肖熙鸥 陈曙 李可 邹华芬 金辉关键词:马铃薯 GFP 抗性
相关作者
刘波 作品数:1,300 被引量:3,701 H指数:26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 微生物发酵床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车建美 作品数:277 被引量:683 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青枯雷尔氏菌 芽胞杆菌 龙眼 致病力 尖孢镰刀菌 马利平 作品数:90 被引量:47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拮抗菌 沤肥浸渍液 芽孢杆菌 诱导抗性 生物防治 郝变青 作品数:63 被引量:343 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拮抗菌 芽孢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土传病害 沤肥浸渍液 乔雄梧 作品数:165 被引量:1,301 H指数:22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药残留 拮抗菌 土壤 沤肥浸渍液 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