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19篇“ HEPG2.2.15细胞“的相关文章
栓菌酸通过RhoC/ROCK1通路对肝癌HepG2.2.15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2024年
以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C(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C, RhoC)为靶点探讨栓菌酸(trametenolic acid, TA)对人肝癌HepG2.2.15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为栓菌酸的利用提供依据。采用MTT法检测TA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TA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pull down实验检测TA对Ras相似物GTP酶(Ras homologue GTPases, Rho GTPases)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A对RhoC从胞质到胞膜转运及对RhoC/Rho相关激酶1(Rho-associated kinase 1, ROCK1)/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 MLC)/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 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 9,MMP9)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瞬时质粒转染过表达pcDNA3.1-RhoC,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骨架中F-actin的变化,并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及RhoC/ROCK1/MLC/MMP2/MMP9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RhoC GTP酶活性;建立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索拉菲尼为阳性对照(Sora 20 mg·kg^(-1)),测量TA低、中、高剂量组(40、80、120 mg·kg^(-1))瘤体积和质量,瘤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2.15细胞增殖,24、48 h的IC50分别为66.65、23.09μmol·L^(-1)。裸鼠肿瘤质量、肿瘤体积均显著降低,索拉菲尼,TA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2.23%、26.48%、55.45%、62.36%。TA能显著降低HepG2.2.15细胞迁移侵袭数,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RhoC蛋白的表达及RhoC GTP酶活性,使膜组分RhoC显著下调,减少膜结合RhoC GTP酶的量。体内外实验证实,TA可显著抑制RhoC下游ROCK1、MLC、p-MLC、MMP2、MMP9蛋白表达。HepG2.2.15细胞转染pcDNA3.1-RhoC过表达RhoC后,TA能有效抑制过表达后RhoC、ROCK1、MLC、p-MLC、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及RhoC GTP酶的活性,与过表达前相对抑制水平相似。综上所述,TA可抑制人肝癌HepG2.2.15细胞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RhoC GTP酶的活性,下�
万雨莲汪鋆植袁园叶汪阳李华丽张晓兰张宏岐李莉娥
关键词:肝癌RHOC迁移HSP90Α
反式转录LncRNA HOTAIR在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组织学中的水平表达及对HepG2.2.15细胞代谢的影响
目的:初步了解HBV相关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人类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反义基因(Lnc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探讨LncRNA HO...
冉紫晶
关键词:HEPG2.2.15细胞
石蒜碱增强顺铂对肝癌HepG2.2.15细胞细胞毒作用并抑制HBV复制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石蒜碱对顺铂的肝癌HepG2.2.15细胞毒作用及乙肝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将HepG2.2.1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石蒜碱组和顺铂+石蒜碱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HepG2.2.15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2.15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HepG2.2.15细胞凋亡形态,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epG2.2.15细胞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BcAg)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HepG2.2.15细胞迁移、侵袭水平,qRT-PCR检测HBV复制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HepG2.2.15细胞存活率、迁移数、侵袭数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08、5.943、4.165、3.799,P<0.05),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HBsAg、HBcAg表达水平、HBV复制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857、-4.685、-4.609、-10.180、-12.408、-13.295,P<0.05)。与顺铂组比较,顺铂+石蒜碱组HepG2.2.15细胞存活率、迁移数、侵袭数、Bcl-2、HBsAg、HBcAg表达水平和HBV复制水平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135、5.260、6.534、4.999、4.852、5.580、8.192,P<0.05),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95、-6.410、-6.431,P<0.05)。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对照组和石蒜碱组细胞核为淡蓝色,形态均匀,顺铂组细胞核为亮蓝色,且出现浓缩、碎裂等凋亡特征,顺铂+石蒜碱组细胞核更亮,凋亡特征更明显。结论石蒜碱可增强顺铂对HepG2.2.15细胞细胞毒作用并抑制顺铂引起的HBV复制。
赖晓琴陈文发黄培瑜吴玉珠洪等
关键词:石蒜碱肝癌顺铂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固脾消积饮对肝癌HepG2.2.15细胞焦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以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为基础,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药复方固脾消积饮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该方干预肝癌HepG2.2.15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中药复方固脾消积饮的化合物及靶点,并获取对应的基因Symbol;从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TTD数据库搜集Caspase-1的靶点,运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基因靶点调控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该方有效成分对Caspase-1的作用机制,应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制备固脾消积饮含药血浆,体外培养肝癌HepG2.2.15细胞;将HepG2.2.15细胞分为空白血浆组、VX-765组、VX-765+含药血浆组、含药血浆组,使用15%含药血浆干预48 h后,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膜表面GSDMD-N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释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特征蛋白Caspase-1、消皮素D-N端(GSDMD-N)的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V-Jun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JUN)、TP53为主要作用靶点,化合物7-hydroxy-5,8-dimethoxy-2-phenyl-chromone、黄芩素、鼠李素、荠苎黄酮、异鼠李黄素、7-O-methylisomucronulatol、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黄芩苷为主要活性成分,GO富集分析涉及氧化应激反应、对金属离子的反应、与泛素-类蛋白连接酶结合、磷酸酶结合等多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
翦慧颖郜文辉谭小宁柳卓张振李可心曾普华
关键词:HEPG2.2.15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改良Alu-PCR技术检测HepG2.2.15细胞HBV整合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改良Alu-PCR技术检测HepG2.2.15细胞中HBV整合位点。方法对传统检测HBV整合的Alu-PCR技术进行改良简化,检测HepG2.2.15细胞中的HBV整合位点,HepG2细胞进行对照。RT-PCR定量检测HepG2.2.15细胞中检测到的HBV整合位点和cccDNA水平。结果在HepG2.2.15细胞中检测到一插入Alu重复序列的HBV整合位点,病毒结合端为1228 nt,嵌合片段有3bp的同源序列(CTG)。加入双氧水(H_(2)O_(2))的HepG2.2.15细胞中该整合位点水平为(-1.13±0.07)lg拷贝/细胞高于未加入H_(2)O_(2)的(-2.10±0.82)lg拷贝/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H_(2)O_(2)的HepG2.2.15细胞中cccDNA水平为(-1.94±1.45)lg拷贝/细胞,未加入H_(2)O_(2)的为(-1.79±1.40)lg拷贝/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该整合位点和cccD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463)。结论采用简易、经济的改良Alu-PCR技术检测HBV整合位点有效简化了实验步骤和节省实验费用,大大降低了HBV整合研究的门槛。对整合位点的定量检测显示肝细胞持续损伤可导致HBV整合细胞的优势克隆扩增。
阮鹏何春萍黄超周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EPG2.2.15细胞
HBV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环状RNA circ_0000591表达及其沉默对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_0000591(has circ 0000591)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沉默对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3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同期收集83例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通过患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基础疾病。采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as circ 0000591与ALT、HBsAg、HBV-DNA及AFP水平相关性。构建沉默has circ 0000591 HepG2.2.15细胞模型,设置siRNA组、NC组和control组。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肝癌组has circ 0000591、ALT、AFP水平高于肝硬化组,HbsAg、HBV-DNA水平低于肝硬化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has circ 000059水平与血清HBsAg和HBV-DNA呈负相关(P<0.05);肝癌组患者血清has circ 000059水平与血清AFP呈正相关(P<0.05);两组患者血清has circ 000059水平与血清ALT无相关关系;siRNA组细胞凋亡率高于control组和NC组(P<0.05)。结论血清has circ 0000591在HBV感染相关性肝癌中高表达;沉默has_circ 0000591可诱导肝癌HepG2.2.15细胞凋亡,可能作为临床潜在评估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佟庆杨欢易超
关键词:沉默肝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苦参乌梅汤对HepG 2.2.15细胞模型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苦参乌梅汤对HepG 2.2.15细胞模型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价苦参乌梅汤对HepG 2.2.15细胞模型的药效影响。采用UHPLC-LTQ-Orbitrap-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另外,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预测苦参乌梅汤抗HBV的潜在代谢通路。结合两部分获得的代谢通路,探究苦参乌梅汤抗HBV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1250μg/ml组和2500μg/ml组细胞存活率更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2500μg/ml组HBVDNA含量更低(P<0.05);筛选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40个,这些代谢物主要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苦参乌梅汤候选活性成分的潜在治疗乙型肝炎靶点共115个,degree值排名前5位的靶点依次为蛋白激酶B、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肿瘤坏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到679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2162个、细胞组分56个、分子功能133个;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P值排名前20位的通路主要有PI3K-Akt、乙型肝炎、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结论苦参乌梅汤可以抗HBV,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发现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鞘脂代谢通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为抗HBV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郑蕊郭朋刘宇孔伟陈艳
关键词:抗乙型肝炎病毒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
胶原水凝胶在HepG2.2.15细胞三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用胶原水凝胶为支架构建HBV转染细胞HepG2.2.15的三维(three-dimensiona,3D)培养模型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水凝胶内胶原纤维的结构特征,以胶原水凝胶为支架建立HepG2.2.15细胞3D培养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MTS法和钙黄绿素-AM(Ca-AM)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HBsAg、HBeAg的分泌;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HBV DNA的表达。结果HepG2.2.15细胞在96孔板胶原水凝胶中能培养45d,在24孔板内培养则长达160d,且生长良好,并能维持转染细胞特性,持续分泌HBsAg、HBeAg和HBV DNA。结论建立的胶原水凝胶HepG2.2.15细胞3D培养模型能长时间维持细胞增殖。
敖弟书徐运娥孙欣宋鸿
关键词:HBVHEPG2.2.15细胞
玉郎伞多糖抑制HepG 2.2.15细胞HBV的复制和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玉郎伞多糖(YuLangSan Polysaccharide)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HepG 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玉郎伞多糖,以拉米夫定(Lamivudine)作阳性药对照,作用72 h, 14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HBV DN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HBsAg、HBeAg的滴度,观察玉郎伞多糖对HepG 2.2.15细胞HBV DNA的复制及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玉郎伞多糖在体外对HepG 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评价玉郎伞多糖抗HBV作用。结果玉郎伞多糖对HepG 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113.28 mg·L^(-1);可以显著抑制HBV DNA的复制;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87 mg·L^(-1),其治疗指数(TI)为29.27;对HBeAg的IC50为7.53 mg·L^(-1),TI为15.05;玉郎伞多糖在0.625,1.25,2.5,5.0,10 mg·L^(-1)浓度作用HepG 2.2.15细胞144 h后能显著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1.54%,59.46%。结论玉郎伞多糖在体外有较强的抗HBV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左巧云陶丽群农志欢张士军陈兆霓黄仁彬
关键词:玉郎伞多糖乙型肝炎病毒
GLSP4前药的设计、合成及体外HepG2.2.15细胞抗HBV活性
2021年
为改善目前处于临床Ⅱ期中的乙肝病毒衣壳蛋白抑制剂甲磺酸莫非塞定(GLS4)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设计合成了一种前药,并且进行了前药的体外研究,包括细胞毒性和细胞水平抗HBV4效应(抑制HBV DNA复制和HBsAg、HBeAg分泌);进行了前药的水溶性、小鼠急性毒性及大鼠单剂量口服和静脉药代动力学研究。与GLS4相比,所设计的前药具有相似的抗HBV活性,对HepG2.2.{2}细胞细胞毒性显著降低,水溶性增强,急性毒性较弱,但体内研究不稳定。
马悦刘昕皓俞霁展鹏刘新泳
关键词:前药

相关作者

黄仁彬
作品数:583被引量:2,243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玉郎伞 玉郎伞多糖 杨桃 糖尿病小鼠 肝纤维化
张士军
作品数:126被引量:44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鸭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 肝纤维化 玉郎伞 山芝麻
高月求
作品数:561被引量:2,10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灵猫
林兴
作品数:160被引量:52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山芝麻 肝纤维化 HEPG2.2.15细胞 玉郎伞 杨桃
金树根
作品数:79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二甲基亚硝胺 HEPG2.2.15细胞 肝炎灵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