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篇“ IMMUNOFIXATION“的相关文章
免疫固定电泳及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
2024年
目的对2022~2023年8721例免疫固定电泳(IFE)检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Sebia Hydrasys2电泳仪检测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的8721例患者的免疫固定电泳,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21例免疫固定电泳结果中,阳性例数为2135(24.48%),阴性例数为6586(75.52%),阳性结果中以IgG-κ型占比最高(30.07%)。送检阳性率最高的前5位科室IFE主要型别存在差异,不同疾病类型IFE主要型别也存在差异。951例IFE阳性患者检测了血清蛋白电泳(SPEP),M蛋白在不同区带IFE主要类型有区别。SPEPγ区带M蛋白不同类型与TP含量相关。尿轻链κ的含量与不同疾病IFE结果无明显相关性,尿轻链λ含量与MM及肾功能不全患者IFE结果有关,而与其他疾病无关。血轻链κ及λ在IFE阳性患者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结论不同科室、不同疾病IFE主要型别存在差异,SPEPγ区带M蛋白类型与TP含量有关,且尿轻链及血轻链与IFE结果相关。这些统计结果可为临床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徐鑫鑫保方苏建友褚福营陈相
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尿轻链
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MM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比较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结果的差异,以及不同临床特征血清IgG、IgA阳性患者血清IgG和IgA水平。结果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检出61例,检出率为62.24%;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检出率高于血清蛋白电泳,三者联合检出率高于独立检测(P<0.05)。IgG型Ⅲ期患者IgG高于Ⅰ~Ⅱ期患者,IgA显著降低(P<0.05);IgA型Ⅲ期患者IgA高于Ⅰ~Ⅱ期患者,IgG显著降低(P<0.05);游离轻链型Ⅲ期患者IgG、IgA、IgM均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MM诊断中均有较好应用价值。
徐云云胡安群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样品的研制和评价
2024年
目的 制备适用于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IFE)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样品,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 依据实验室内部研制质量控制样品相关指南要求,基于临床样本,自制琼脂糖凝胶IFE检测阴性、弱阳性、阳性质控品,并对其进行均匀性、稳定性和适用性评价。结果 3个浓度水平质控品的均匀性良好。质控品开瓶后,2~8℃冷藏保存4个月,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不启封-40℃冰箱冻存5年,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同品牌其他系列检测系统和不同品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一致性也较好。结论 制备的琼脂糖凝胶IFE检测室内质量质控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适用性,可满足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
安崇文陈剑逄璐许冬
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质控品均匀性稳定性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联合尿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联合尿免疫固定电泳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进行诊断,分别观察上述诊断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结果 80例患者中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共检出多发性骨髓瘤73例,检出率为91.25%;尿免疫固定电泳共检出74例,检出率为92.50%;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共检出70例,检出率为87.50%;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共检出79例,总检出率为98.75%,明显高于各方法单独应用(均P<0.05)。结论 临床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时,可将多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如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便于临床医师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做到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程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细胞形态学
1730例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1730例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多维度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等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检验科2014年至2018年进行的1730例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30例免疫固定电泳结果中,阴性结果为1075例,占62.14%;阳性结果为655例,占37.86%。阳性结果中,IgG型313例,占47.79%;IgA型155例,占23.66%;轻链型95例,占14.50%;IgM型45例,占6.87%;IgD型34例,占5.19%;双克隆型12例,占1.83%;仅IgG型重链1例。1730例标本来源于24个科室,送检阳性率位于前五位的科室分别是:血液科1215例,阳性率47.49%;呼吸内科72例,阳性率20.83%;综合科43例,阳性率18.60%;肾病和风湿免疫科201例,阳性率13.43%;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各24例,阳性率均为12.5%。655例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结果中,有131例为首次检出“M蛋白”,并最终有33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其中24例来自血液科,3例来自急诊内科,2例来自肾病和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和骨科各有1例。首诊原因有8例为贫血,8例为球蛋白异常,3例为肾功能不全,2例为蛋白尿,2例为骨痛。结论需进一步提高非血液科免疫固定电泳送检率,以提高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赵祎王金英李晓阳
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涂片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骨髓涂片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31例经骨髓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骨髓涂片、免疫分型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阳性率。结果在31例患者的骨髓涂片检测中,检出骨髓瘤细胞占比≥30%的患者26例,≥10%~<30%的患者4例,<10%的患者1例;骨髓瘤细胞形态为成熟浆细胞型16例,幼稚浆细胞型11例,原始浆细胞型4例。在31例患者的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中,检出IgG型19例,IgA型7例,IgM型2例,游离轻链型2例,而且所有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测定阳性的病例均有κ亚型表达。骨髓涂片+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骨髓涂片检测(P<0.05)。结论骨髓涂片对骨髓瘤细胞定量检测效果较好,免疫固定电泳分型可定性分析骨髓瘤细胞,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弥补各自不足,进而有助于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
晏显明王明琼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涂片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固定电泳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价值和不同ISS分期表达情况
2022年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固定电泳(IFE)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价值和不同ISS分期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MM患者102例,按照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分为Ⅰ期21例,Ⅱ期26例,Ⅲ期55例,均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和IFE检测,分析MM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及IFE结果(IgG型、IgA型、IgM型、轻链型、未分泌型),对比不同ISS分期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M蛋白和骨髓细胞形态学阳性率,分析各指标与IS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02例MM患者中,骨髓增生较为迅速99例,占比97.06%(99/102),骨髓增生降低3例,占比2.94%(3/102);骨髓瘤细胞比例>10%97例,占比95.10%(97/102),骨髓细胞形态变化显著,骨髓瘤细胞比例在5%-10%之间4例,占比3.92%(4/102),骨髓瘤细胞比例<5%1例,占比0.98%(1/102),为颅骨孤立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形态为成熟型53例,占比51.96%(53/102),骨髓瘤细胞形态为幼稚型39例,占比38.24%(39/102),骨髓瘤细胞形态为原始型6例,占比5.88%(6/102),骨髓瘤细胞形态为网状细胞型4例,占比3.92%(4/102);102例MM患者中采用IFE检测出IgG型64例,占比62.74%(64/102),IgA型26例,占比25.49%(26/102),IgM型7例,占比6.86%(7/102),轻链型3例,占比2.94%(3/102),未分泌型2例,占比1.96%(2/102);与Ⅰ期MM患者相比,Ⅱ期、Ⅲ期MM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较高,与Ⅰ期、Ⅱ期患者相比,Ⅲ期MM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较高(P<0.05);Ⅲ期患者M蛋白阳性率98.18%(54/55),较骨髓细胞形态学阳性率83.64%(46/55)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细胞比例(r=0.623)、M蛋白阳性率(r=0.486)、骨髓细胞形态学阳性率(r=0.591)和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102例MM患者中,经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出真阳性78例,IFE诊断出真阳性93例,二者联合诊断出真阳性100例,二者联合诊断灵敏性98.04%(100/102)较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76.47%(78/102)和IFE诊断91.18%(93/102)高(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
徐彩鸿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固定电泳
Hydrashift 2/4 daratumumab检测消除达雷妥尤单抗对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干扰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浆细胞疾病后对免疫固定电泳结果产生的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的8例浆细胞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进行标准的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及Hydrashift 2/4 daratumumab检测。结果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81.3%(13/16)的样本出现药物性单克隆条带(IgG-κ型),未出现药物性单克隆条带的样本考虑与个体差异、给药间隔时间、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相关。出现IgG-κ型单克隆条带的样本中76.9%(10/13)可通过免疫固定电泳直接分辨为内源性或外源性单克隆条带,余3份样本(3/13)需要使用Hydrashift 2/4 daratumumab检测进行区分。结论应用Hydrashift 2/4 daratumumab检测可去除达雷妥尤单抗对免疫固定电泳结果的干扰,辅助评判疗效。
徐双刘扬温磊赵磊邓旭荣嵘路瑾
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多发性骨髓瘤
游离轻链与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与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7月就诊于某院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游离轻链与免疫固定电泳检测。记录观察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并对比两组游离轻链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呈现不同类型的M蛋白区带,比例最高的为IgG型,其次为轻链型。λ型多发性骨髓瘤19例(42.22%)、κ型26例(57.78%)。λ型组游离轻链λ值、κ型组游离轻链κ值、游离轻链κ/λ高于对照组;λ型组游离轻链κ/λ低于对照组;λ型组游离轻链λ值高于κ型组,游离轻链κ值和游离轻链κ/λ低于κ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轻链与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病情检测、疾病分型、指导治疗等有重要价值。
宋改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游离轻链免疫固定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辅助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74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与蛋白电泳,收集两种电泳方法的M蛋白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4例MM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51例(68.9%),免疫固定电泳检出72例(97.3%),其中IgG型47例(63.5%),IgA型15例(20.3%),IgM型4例(5.4%),轻链型6例(8.1%),血清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检出率高于血清蛋白电泳(P<0.05)。结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能够快速、便捷而又准确地对MM进行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将其作为MM常规的检测方法之一。
翟妮王昌敏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

相关作者

吴梅筠
作品数:135被引量:353H指数:9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研究主题:遗传多态性 等电聚焦 汉族群体 脑损伤 汉族
毛咏秋
作品数:70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8 患者细胞 免疫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倪星群
作品数:23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
研究主题:聚合酶链反应 法医学应用 VWF基因 DNA 汉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