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4篇“ Q-T离散度“的相关文章
Q-T离散被引量:32
1998年
Q-T离散(Q-T_d)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之最大差值。1985年Campbell等发现心电图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特殊意义,并提出Q-T_d这一概念。随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概述 按心向量图学观点,体表心电图Q-T间期之差别是QRS-T环在体表各导联轴投影落在等电点(0点)时间长短不同造成。但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各导联的探查电极相对心室不同部位的距离及阻抗等因素有显著的不同。使得不同的体表导联重点反映心肌特定部位的电位变化。这种情况在心内导联特别明显,但对体表导联也不是可忽略不计的。所以心室肌电位变化的不均匀分布、局部的心肌缺血。
庄亚纯
关键词:心电图Q-T离散度
心电图Q-T离散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Q-T离散(QT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8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统计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Td对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23.63%(43/182)。发生组透析龄、血肌酐、血磷、胱抑素C及QTd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残肾滤过率则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残肾滤过率、胱抑素C及QTd均为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OR=3.133、2.776、3.554,P<0.05)。ROC分析显示,心电图QTd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2.78 ms,灵敏、特异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2.79%、75.54%、0.744。【结论】心电图QTd对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作为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参考指标。
邵姗姗万甜甜罗爱红
关键词:肾透析心电描记术
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Q-T离散、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氧化苦参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Q-T离散(QTd)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2%(48/51),与对照组78.43%(40/51)对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TIB、HRV、QTd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少,疼痛程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轻(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TIB、所有正常相邻NN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正常相邻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QT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5.69%(8/51),与对照组9.80%(5/5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TIB、HRV、QTd,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詹正学蒋世月李静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红注射液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与冠状动脉病变程的相关性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校正Q-T离散与冠状动脉病变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校正Q-T离散和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并使用冠状动脉狭窄程积分(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分析校正Q-T离散(QTc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的相关性。结果在Gensini积分方面,AMI组患者最高,UAP组患者次之,SAP组患者最低;在TIB值和QTcd值方面,均为AMI组数值最高,UAP组次之,SAP组再次之,对照组患者数值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冠心病患者的TIB值和QTcd值与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不同QTcd值范围内的患者,其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差异显著,Gensini积分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疾病程越严重的患者,其QTcd和TIB的值越大,反之亦然。而QTcd值越大,则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越高。QTcd能够作为预测和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叶培机王婷聂文娟谭景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
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ACI伴心肌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Q-T离散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心肌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Q-T离散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入我院治疗的12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心电图中QT离散相关指标(QTd、QTe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及QT离散均有明显降低(P <0.05),且联合治疗组上述结果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ACI伴心肌缺血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神经功能活动,改善治疗效果。
徐晓峰王辉宇贺志建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心肌缺血神经功能QT离散度
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神经功能、Q-T离散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神经功能、Q-T离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ACI伴SMI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神经功能、Q-T离散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FD、NIHSS评分、Q-T离散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23%,略高于对照组的2.82%,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ACI伴SMI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降低Q-T离散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孙光明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急性脑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神经功能Q-T离散度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Q-T离散的影响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室功能及Q-T离散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50例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前(T1)及治疗3个月后(T2)检测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Q-T离散(QTd)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 T2时,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DD、LVESD、QTd、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则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可改善HF患者的心功能,对促进患者恢复有利。
李明春
关键词: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Q-T离散度
稳心颗粒配合小剂量胺碘酮对小儿心律失常疗效及QT离散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配合小剂量胺碘酮对小儿心律失常疗效及QT离散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QT离散(QT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QT值(QTmax)、最小QT值(QTmin)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QTd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配合小剂量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患儿QT离散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王芳洁冯迎军
关键词:稳心颗粒胺碘酮心律失常QT离散度
动态心电图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变异性、Q-T离散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丹红注射液为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尤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确切,具有预防、治疗双重效果[2]。
王萍李芳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红注射液心肌缺血总负荷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及高血压心脏病与Q-TC离散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健康人群Q-TC离散的临床特点,探讨Q-TC离散对冠心病及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冠心病及高血压心脏病各100例病人12导联ECG的Q-TC离散,并与100名健康人群的Q-TC离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组max(Q-TC)及min(Q-TC)平均值女性比男性长18m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Q-TC离散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及高血压心脏病组min(Q-TC)值均接近于正常组,但max(Q-TC)值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两组的Q-TC离散均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TC离散增大是判断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的重要心电学指标,也是判断冠心病及高血压心脏病预后及提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简明、有用的心电学指标。
胡占军田福利李学永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Q-TC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