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篇“ RLC互连“的相关文章
纳米级多耦合RLC互连延时分析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进入纳米级,互连的延时效应日益显著,已成为影响集成电路设计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纳米级耦合互连线延时的解析建模问题,改进了传统的将互连线抽象为集总非耦合电路,进而进行解析建模的思路,是互连延时...
姜国伟
关键词:互连延时电报方程集成电路纳米级延时分析
文献传递
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的RLC互连延时
2011年
为解决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延时估算精确较低的问题,在分析互连温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效应的互连延时模型,该模型基于电感转化为等效电阻的思想,将互连电感效应整合到所提模型中.针对65 nm工艺,讨论3种典型的非均匀温度分布以及电感效应对互连延时的具体影响,以电路模拟程序Hspice为参照,将所提模型与同类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更为精确,最大误差不超过3.3%.同时本文模型具有闭合的解析形式,公式简洁,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
王增杨银堂董刚李建伟
关键词:RLC温度分布互连延时
考虑工艺波动的RLC互连延时统计模型
2009年
基于概率解释算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工艺波动的RLC互连延时统计模型,该模型使用了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在给定互连参数波动范围条件下,利用该算法计算延时仅需要采用前两个瞬态。和HSPICE相比,Monte Carlo分析中的均值和平均偏差误差分别低于0.7%和0.51%。模型计算简单且精度高,可以满足互连线仿真要求。
阎丽张显杨虎
关键词:工艺波动互连延时统计模型RLC电路对数正态分布
考虑工艺波动影响的RLC互连统计延时被引量:1
2009年
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工艺波动的统计RLC互连延时分析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考虑工艺波动的寄生参数和矩的构建方法,然后基于Weibull分布给出了RLC互连的统计延时模型。所提方法同样适用于已有的延时模型如Elmore模型,等效Elmore模型和D2M模型。通过对几种模型的比较,表明,基于Weibull分布的RLC互连的统计延时模型是最精确的,和HSPICE相比,50%延时误差最大0.11%,蒙特卡洛分析中的均值和平均偏差误差最大2.02%。
李建伟董刚杨银堂王增
关键词:集成电路工艺波动统计模型WEIBULL分布
热效应致RLC互连延时变化研究(英文)
2009年
针对热效应导致RLC互连延时增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温度依赖的RLC互连延时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以量化热效应对互连延时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对于RLC互连,温度每增加20℃,延时将会增加5%-6%。
董刚徐如清杨银堂
关键词:RLC互连延时热效应
工艺波动致RLC互连延时极值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等效Elmore延时模型和RLC互连的工艺角分析,提出了工艺波动致RLC互连延时快速极值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由工艺波动引起的RLC互连延时变化的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分析.采用该方法针对68 nm,45 nm,36 nm和25 nm工艺节点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这种新方法误差小速度快,与HSPICE相比误差小于7%,可以应用在快速静态时序分析中.
李建伟董刚杨银堂王增
关键词:工艺波动
工艺随机扰动下非均匀RLC互连线串扰的谱域方法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考虑工艺随机扰动对互连线传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互连线随机扰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域随机方法的互连线串扰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将具有随机扰动的耦合互连线模型在线元分析阶段进行解耦,分别采用随机伽辽金方法(SGM)和随机点匹配方法(SCM)进行串扰分析.最后,利用复逼近给出工艺随机扰动下互连线串扰噪声的解析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对工艺随机扰动下的非均匀耦合互连线串扰进行有效估计,相较于SPICE仿真还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李鑫Janet M.Wang张瑛唐卫清吴慧中
关键词:串扰噪声
基于Laguerre多项式的RLC互连树延迟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Laguerre多项式计算RLC互连树延迟的算法。基于修改节点电路方程,推导出了Laguerre多项式系数的递推公式。利用Arnoldi算法,直接在时域对矩阵进行缩减,避免了以前算法中的Laplace反...
吕宗伟唐治德付志红周林
关键词:无源网络电路方程
文献传递
RLC互连线和传输线模型的传递函数递推方法及其模型简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严格精确的有效的递推方法用于建立RLC分布互连线和传输线2n阶频域的传递函数模型。其中RLC部件可以是均匀分布的或各种不同值。互连线和传输线可以是其本身或带有其源和负载部分。主要特征包括它的两个递推多项式...
王胜国
文献传递
RLC互连线和传输线模型的状态空间直接方法及其模型简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严格精确的有效的闭合式的方法用于建立RLC分布互连线和传输线2n阶时域状态空间模型。其中RLC部件可以是均匀分布的或各种不同值。互连线和传输线可以是其本身或带有其源和负载部分。主要特征包括状态空间模型{A...
王胜国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董刚
作品数:171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三维集成电路 硅 延时 通孔 互连
杨银堂
作品数:1,642被引量:1,670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硅 片上网络 电路 CMOS 低功耗
李跃进
作品数:156被引量:326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硅 碳化硅 同轴 微传感器 多芯片组件
林争辉
作品数:193被引量:410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集成电路 V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多芯片组件 IC
尹国丽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研究主题:RLC互连 驱动器 大规模集成电路 序约束 互连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