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594篇“ T-PA“的相关文章
- PA66、PA610及PA46的可纺性研究
- 2024年
- 文章介绍了将PA66、PA610及PA46熔融挤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子式强力仪等仪器对PA66、PA610及PA46的纺丝工艺进行研究的过程,主要分析了不同纺丝温度、冷却水温度、拉伸倍率、拉伸温度等条件对PA66、PA610及PA46单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水温度为10.0℃、拉伸倍率为6.5、热水拉伸温度为95.0℃,PA66和PA610热风拉伸温度为190.0℃、PA46热风拉伸温度为220.0℃,PA66和PA610定型温度为210.0℃、PA46定型温度为235.0℃时,制得的单丝力学性能最好。
- 马海军徐燕邵小群王城
- 关键词:PA66PA46单丝
- 低挥发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 2024年
- PA66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车灯耐热零件上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易发生热氧分解,分解出的小分子物质易形成雾状沉积物,影响车灯的外观、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因此研究低挥发PA66复合材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抗氧剂、分子筛、PA10T、加工工艺等因素对PA66复合材料热氧老化下的挥发性能影响进行探究,并分析了挥发物的主要成份,得出铜盐(质量分数0.5%)+PA10T(质量分数30%)+双真空方案的雾度较优,且验证满足要求。
- 刘加林
- 关键词:PA66热氧老化雾度
- 单向CF/PA6复合材料性能劣化及老化寿命预测
- 2024年
- 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CF)/尼龙6(PA6)复合材料单向板,并将复合材料试样置于蒸馏水热水浴中,分别在25,60,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湿热老化,再对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吸湿测试、三点弯曲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的吸湿规律、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和微观形貌变化,并对复合材料的长期寿命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在25,60℃下的吸湿行为基本符合Fick扩散定律,而80℃下在老化最后阶段出现了背离Fick扩散定律现象。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老化温度、老化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在25,60,80℃下老化120 d后,试样弯曲强度分别下降了22.78%,25.0%,26.25%。但是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对弯曲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且CF与PA6树脂之间的界面黏合性能随着温度、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差。以绍兴2021年平均温度作为服役温度,基于加速老化测试模型和阿伦尼乌斯理论建立了CF/PA6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剩余弯曲强度的预测模型,可预测到1 400 d后,CF/PA6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留率在64.8%左右。
- 余冰任天翔缪宏超陈立峰沈伟王伟赵德方占海华
- 关键词:吸湿行为微观形貌
- 玻璃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024年
- 研究通过KH550改性玻璃纤维(GF)制备改性玻璃纤维(mGF),旨在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绝缘性能,探究mGF掺量对PA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F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缺口冲击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mGF掺量为20%时,PA66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分别较纯PA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缺口冲击强度增加了13.38%、19.23%和19.59%。PA66复合材料在直流和交流下的电场击穿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PA66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掺量为30%时达到最低;PA66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掺量为20%时达到最高,为3.34×10^(13)Ω·m。添加20%KH550改性的GF能够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绝缘性能。该材料可用作电气断路器材料。
- 陈飞飞谢靖
- 关键词:PA66增强复合材料绝缘性能
- 不同尺寸石墨烯增强PA66纤维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为提高PA66的力学性能,以石墨烯(GN)为基础填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将GN均匀分散在SDBS的水溶液中,利用超声波粉碎技术,分别获得大尺寸(LGN)、中尺寸(MGN)、小尺寸(SGN)的GN,然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尺寸以及不同添加量的GN改性PA66,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添加不同尺寸的GN,质量分数0.1%的SGN加入时,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至6.34 cN/dtex,较纯PA66提高了12.8%。同时SGN改性PA66的相对结晶度提升最大,为40.2%,相较于纯PA66提高了19.6%;对于不同添加量的SGN,SGN质量分数为0.1%时,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力学性能提升最大。SGN的加入有利于异相成核,结晶速度相对加快。SGN改性PA66的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为421.7℃,较纯PA66提高了9℃左右,说明SGN与PA66基体间发生了界面相互作用,具有热失重的延缓效果,加入SGN后PA66不易发生热分解。认为:添加一定量SGN能够更好提升PA66的各项性能。
- 王玉周周玉庆刘佳鑫李晨阳周杰辉
- 关键词:PA66石墨烯表面活性剂熔融共混改性纤维
- 基于二苯甲酮季铵盐化合物改善PA6的抗紫外性能
- 2024年
-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和溴代烷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制备了二苯甲酮季铵盐化合物(BP-Qas)。将BP-Qas引入聚己内酰胺(PA6)中,以溶液流延方式制备抗紫外PA6薄膜。其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当BP-Qas质量分数为1.5%时,抗紫外膜在200~350 nm实现了对紫外光线的零透过、零反射。同时,采用BP-Qas对PA6织物进行后整理,当pH=4、BP-Qas质量分数为3%时,PA6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其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达到50+。
- 蒋永金龚静华马敬红
- 关键词:紫外吸收剂二苯甲酮季铵盐
- 生物基PA56/PA11的力学、结晶和流变性能研究
- 2024年
- 采用生物基PA56有望替代传统石油基尼龙,实现尼龙材料的减碳降碳,然而PA56韧性不足的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采用生物基PA11通过熔融共混增韧PA56,系统研究了PA56/PA11的相容性、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共混物只有一个T_(g),说明PA56和PA11在共混物中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A11的加入使PA56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有所降低,但对其的熔融温度影响不大;PA11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混合材料的韧性,在PA11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物的断后伸长率由PA56的5.27%提高到了44.26%,提高了739.8%;PA11质量分数为20%时,冲击强度由PA56的4.519 MPa提高到5.569 MPa,提高了23.2%。PA11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A56的韧性,提升生物基尼龙材料的综合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
- 毛旭升刘小超李景波刘跃军于洪涛宁辉翔郑继超邱瀚霖陈璟
- 关键词:尼龙11熔融共混增韧
- 纺丝级PA66再生切片生产工艺优化及测试分析
- 2024年
- 研究了纺丝级聚酰胺66(PA66)再生切片的生产技术,对PA66再生切片的熔点、熔程、结晶度、热稳定性能和分子结构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验证了PA66再生切片的纺丝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PA66废料再利用工艺技术,减少造粒过程中的黏度降及杂质含量,制备的PA66再生切片能够满足纺丝要求,拓展了再生切片的应用领域,实现了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
- 马军贞
- 关键词:PA66工艺技术
- 基于新型PVA/PA/Fe凝胶载体的PN/A工艺研究
- 2024年
- 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是低碳低耗的污水自养脱氮工艺。然而,如何在反应器内有效截留缓慢生长的厌氧氨氧化菌(AnAOB),并创建厌氧菌AnAOB与好氧氨氧化菌(AOB)的共生生境是构建PN/A稳定运行的关键。该研究拟采用负载铁的多孔生物载体PVA/PA/Fe促进AnAOB的截留及与AOB协同共生,实现PN/A的快速启动和高效运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添加载体和添加PVA/PA载体,PVA/PA/Fe显著促进了AnAOB的截留及与AOB协同共生脱氮,AnAOB丰度相较对照组在Anammox阶段提高5.93%,在PN/A阶段提高7.81%;在Anammox阶段添加PVA/PA与PVA/PA/Fe载体的反应器表现出更良好的抗冲击负荷的性能,NLR可达1.01 kg-N/(m^(3)·d),而对照组只能稳定在0.61 kg-N/(m^(3)·d);加入PVA/PA/Fe载体的反应器在PN/A阶段启动7 d时就达到RETN>85%,而对照组与添加PVA/PA载体的反应器在经过12 d时才达到此处理效果。上述结果为PN/A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 靳德源何浩宸田文清李小锋李党勇梁继东
- 关键词:ANAMMOX铁
-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1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接受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rt-PA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98),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9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死亡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流灌注[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因子水平和预后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BV、CBF和血清因子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TT、NIHSS和mRS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使脑组织血流灌注水平和血清因子水平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 董芬芬刘婷张小静
- 关键词: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急性脑梗死脑血流灌注血清SFASSFA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