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29篇“ TACE“的相关文章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TACE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影像组学在各种良恶性肿瘤的非侵入性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成为最近几年影像医学的发展新方向和研究热点。影像组学是通过将影像特征转化为数据特征,通过大量数据特征探索影像与组织病理、生理的关系,进而达到诊断疾病、预后评估等目的。本文主要阐述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影像组学在TACE术后的疗效预测、筛选不适合TACE治疗的患者、目前影像组学应用于HCC患者TACE治疗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和研究方向等。
帅师唐艳隆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预后预测疗效预测
影像组学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且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中期肝细胞癌(HCC)的标准治疗方法。影像组学能从医学影像图像中挖掘高通量的定量图像特征,可以无创地对病灶进行评估,对预测肝癌TACE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影像组学近年来在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liver malignancy with high mortality and in-sidious onset, and 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in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stage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s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intermediate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Radiomics, which can mine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medical imaging images, can noninvasively evaluate the lesions and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A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mics in TAC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recent years.
褚益福韩绍奇张帅田虎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疗效预测
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精细化探索
2024年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是病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经典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成为中晚期HCC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中晚期HCC患者异质性较大,传统的TACE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精细化TACE治疗策略,本综述总结了TACE治疗中晚期HCC的历史和精细化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王哲张震生唐荣陈平平章家超曾勇超
关键词:肝细胞癌中晚期肝动脉化疗栓塞
HCC-TACE术后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洪玉玲
伴血小板增多症对肝细胞癌TACE治疗后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伴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350×10^(9)/L)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的预后,以及伴血小板增多症对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867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纳入99例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29例,年龄(60.1±12.1)岁。99例患者依据治疗前血小板水平分为伴血小板增多症组( n=33)和无血小板增多症组( n=66)。比较两组性别、肿瘤最大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总胆红素等临床资料以及预后,比较伴血小板增多症组TACE治疗前后血小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伴血小板增多症与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关系。 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男性比例、肿瘤最大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总胆红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TACE治疗前,伴血小板增多症组肝细胞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为(394.4±54.5)×10^(9)/L,高于TACE治疗后的(278.2±86.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3, P<0.001)。无血小板增多症组术后3、6、9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3%、24.2%、7.6%,优于伴血小板增多症组的51.5%、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1.24, P<0.001)。无血小板增多症组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8%、30.3%、4.5%,优于伴血小板增多症组的15.2%、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89,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伴血小板增多症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肿瘤进展风险增加( HR=5.785,95% CI:3.291~10.168, P<0.001),死亡风险也增加( HR=4.090,95% CI:2.482~6.740, P<0.001)。 结论:肝细胞癌伴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行TACE治疗后的预后差,伴血小板增多症是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危险因素。
应廷嵩徐浩吴子臣范志祥刘旺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化学栓塞预后伴癌综合征
DEB-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肝细胞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DEB-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68.75%、疾病控制率为9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75.00%(P<0.05)。观察组术后ALB为(31.96±3.92)g/L,ALT为(140.82±38.17)U/L,AST为(86.52±16.97)U/L,TBIL为(35.12±8.28)μmol/L,DBIL为(16.48±8.41)μmol/L;对照组术后ALB为(32.82±3.67)g/L,ALT为(131.06±29.42)U/L,AST为(78.16±18.59)U/L,TBIL为(34.96±7.59)μmol/L,DBIL为(17.43±9.15)μmol/L;两组术后ALB、ALT、AST、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压升高、乏力、消化道反应、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B-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理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徐明洲何明范小斌
关键词: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细胞癌安全性
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巨大婴儿肝血管瘤
2024年
目的观察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巨大婴儿肝血管瘤(IH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的巨大IHH婴儿,记录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根据TACE前、后6个月临床症状及IHH体积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10例成功完成15次TACE,技术成功率100%;对其中3例予博莱霉素+碘化油乳剂+聚乙烯醇颗粒(PVA)+弹簧圈栓塞、7例予博莱霉素+碘化油乳剂+PVA栓塞。并发症包括1例穿刺点皮下血肿、2例TACE后24 h内一过性低热,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末次TACE后6个月,9例(9/10,90.00%)获得显效、1例(1/10,10.00%)有效,治疗总有效率100%。随访期间未见胆囊坏死、肝坏死、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亦未见肝动脉瘤复发。结论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巨大IHH有效且安全。
齐炜炜汪松潘登陈晓莉李诗余尹传高
关键词:血管瘤婴儿
基于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肝癌是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癌症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早期肝癌无特异性表现,大部分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根治治疗时机。关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的探索从未停歇。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被纳入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中。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推进,各种减轻肝细胞癌负荷的治疗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与TACE的联用,提高了肝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本文重点介绍原发性肝细胞癌研究中,TACE与其他疗法的联用在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的进展,并总结联合治疗中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肖正芳郑游冰邓飞燕郑思茜孙宏伟刘妍妍陆骊工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灌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结果:经IMR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5%(69/114)。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较大、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Ⅲ~Ⅳ型门静脉癌栓(PVTT)、肝炎治疗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HR=1.085、2.627、1.891、0.531、1.134,P<0.05)。结论:肿瘤Ⅲ~Ⅳ型PVTT和肿瘤直径较大对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而患者身体状态、肝炎治疗及全身炎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具有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但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因素。
王鸿飞杨柳周解平吴爱东
关键词:癌栓
肝癌TACE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 系统评价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后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TACE术后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2月1日发表的有关肝癌TACE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文献报道。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软件Rev Man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 通过筛选最终共纳入9篇高质量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甲胎蛋白(OR=3.05,95%CI:1.11~8.38,P=0.03)、白蛋白(OR=5.79,95%CI:2.46~13.62,P<0.0001)、肿瘤分化程度(OR=2.64,95%CI:1.00~6.92,P=0.05)、肿瘤数量(OR=3.76,95%CI:1.71~8.27,P=0.001)、肿瘤ADC值(OR=0.01,95%CI:0.00~0.09,P<0.0001)。结论 肿瘤直径、甲胎蛋白、白蛋白、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数量和肿瘤ADC值是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石丹丹陈晓琦杨芳明赵晴张晓彤裴蓉蓉朱帅帅陈欣菊
关键词: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META分析

相关作者

肖恩华
作品数:330被引量:1,77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肝癌 肝肿瘤
吴孟超
作品数:1,496被引量:10,824H指数:4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肝肿瘤 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邵国良
作品数:287被引量:1,145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引导 原发性肝癌 CT表现分析 TACE
郭荣平
作品数:156被引量:1,17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肝肿瘤 肝癌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宁厚法
作品数:72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TACE 肝细胞癌 I 肝癌 放射性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