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林
作品数: 110被引量:368H指数:10
  • 所属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艾辉胜
作品数:214被引量:638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放射病
郭梅
作品数:121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异基因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乔建辉
作品数:88被引量:345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孙琪云
作品数:95被引量:409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猕猴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异基因 移植物抗宿主病
王丹红
作品数:88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应用伊达比星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8例报告
1995年
报告了以伊达比星(IDA)为主联合阿糖胞替(Am-C)、长春新碱(VCR)、强的松等药物治疗8例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其中AML5例,ALL3例。除1例AML于治疗中脑出血死亡外,其余7例中,3例完全缓解(42.8%),2例部分缓解(28.7%),2例无效,总有效率71.5%。8例均有明显血像抑制,4例骨髓增生严重减低,2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例并发面部急性蜂窝织炎,但无1例出现严重心、肝、肾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伊达比星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更有效的药物之一,但血像和骨髓像抑制明显,应加强支持保护治疗。
余长林艾辉胜王桂林黄士敏程锡元孙琪云
关键词:白血病伊达比星
转基因MSC对放射损伤胸腺组织修复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转基因MSC能否修复放射损伤的胸腺。方法:雌性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0只,予以假照射;照射组30只,60Coγ射线胸腺单次照射,剂量为9Gy;照射+MSC组30只,9Gy照射后2小时输注转基因MSC;对照+MSC组30只,假照射后2小时输注转基因MSC。照射后1、7、14、21、28天检测各组小鼠血像、胸腺指数及胸腺病理。结果:照射+MSC组血像和胸腺指数在各个时间点均优于照射组,胸腺病理显示组织结构恢复明显加快。结论:转基因MSC能归巢至放射损伤胸腺并能促进胸腺的修复,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宁昌左洪莉胡锴勋余长林刘广贤
关键词:转基因间充质干细胞胸腺放射性损伤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非清髓预处理 (环胞霉素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的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5例病人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2例经嵌合性植入转为完全植入 ,另 3例为嵌合性植入。 5例中 2例发生Ⅱ~Ⅲ度GVHD ,经治疗后治愈。 5例中 4例仍无病存活。结果表明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简便安全 ,并发症少 ,疗效较好 ,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王丹红艾辉胜余长林乔建辉郭梅孙万军姚波张石
关键词:预处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
供者动员后造血干细胞输注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为探讨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 (DSI)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的作用 ,6例NAPBSCT患者分别在移植后 +7~ +90天进行DSI治疗 ,共输注单个核细胞 (MNC) (0 .6~ 7.6 )× 10 8/kg ,CD34 + 细胞 (0 .3~ 3.4)× 10 6/kg ,CD3+ 细胞 (0 .3~ 5 .1)× 10 8/kg。 6例中 5例有明显促进植入的作用 ,其中 3例由嵌合体转为完全性植入。 4例有较明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 ,均未见造血抑制等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 ,DSI能促进NAPBSCT后供者嵌合体的增加 ,有利于NAPBSCT后供者细胞植入并具较好的GVL效应 ,而且并发症少 ,在NAPBS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乔建辉艾辉胜王丹红余长林郭梅孙万军张石孙琪云李仝
关键词:嵌合体恶性血液病
STR-PCR定量检测供受者嵌合体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8
2001年
利用STRs的高度多态性等特性 ,用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聚丙烯凝胶电泳、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等技术 ,建立定量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嵌合体的方法 ,用无关个体的DNA混合实验进行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 ,并同时做染色体分带进行对照。在此基础上对 2例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植入情况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 ,扩增产物中供受者DNA含量的百分比同扩增前混合样本的比例呈显著直线相关 ,STR PCR检测嵌合体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敏感性高 ,所需标本量少且不受性别限制 ,是检测NAST供受者嵌合体的新方法。
孙琪云艾辉胜姚波余长林郭梅吕星路萍
关键词:嵌合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白血病
非清除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及移植后供体细胞植入证据的研究
该文采用FISH法对性染色体进行检测,并结合常规染色体和染色体分带等方法,观察并比较了非清除性AL LO-SCT治疗6例恶性血液病人移植后植入情况.
余长林
关键词:干细胞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HLA两位点不合白血病1例
2001年
杨清明王志红马健艾辉胜王丹红余长林边素静
关键词:白血病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以重组腺病毒(Ad)为载体,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至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中,为MSCs体内示踪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小鼠MSCs并体外扩增、鉴定,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EGFP)转染,并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转染后10h MSCs开始表达荧光,6~8天达高峰,转染率可达92.3%,28天仍有表达;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未转染细胞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d-EGFP能高效、安全的转染mMSCs。
宁昌胡锴勋余长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基因转染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细胞植入证据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FISH)并结合常规染色体和染色体分带等方法 ,观察并比较了 4例血液病人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后的植入情况。结果 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植入 ,全部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其中 2例转化为完全植入。统计结果分析表明 ,FISH分析中期分裂相与间期细胞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与常规染色体检查结果相比较 ,FISH分析中期分裂相或间期细胞的植入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但FISH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结果敏感可靠等优点 ,适合用于性别不合的NAPBSCT后植入证据检测。
余长林艾辉胜姚波
关键词:预处理血液病
异基因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WT1特异性T细胞亚群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WT1诱发的各T细胞亚群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9例表达WTI的白血病患者在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发生情况;WT1126—134体外刺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胞内因子染色法(ICCS)检测移植前后外周血中Tc1、Tc2、Th1及Th2细胞;对供受者表达HLA—A*0201的14例患者采用HLA—A*0201/WTI五聚体检测外周血中的WT1^+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结果①19例患者中,17例并发GVHD,其中16例在GVHD发生时出现以Tc1及Th1细胞为主的高峰(P=0.039)。②Ⅱ度以上急性GVHD(aGVHD)患者在GVHD发生时Te1及Th1细胞峰值水平均高于Ⅰ度aGVHD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及P=0.140)。③弥漫型慢性GVHD(cGVHD)患耆Tc1及Th1细胞峰值水平明显高于局限型cGVHD者,但仅Th1细胞峰值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Tc1细胞峰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④未并发GVHD者Tc1、Th1及WT1^+CD8^+CTL峰值水平接近于轻度aGVHD患者的平均水平,但低于中重度aGVHD患者的平均水平。结论GVHD发生时WT1诱发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增强,其强度与GVHD尤其是cGVHD发生的严重程度相关;相对于局限型cGVHD患者,弥漫型cGVHD患者WT1诱发GVL效应的增强可能与Th1细胞有关。
魏立左洪莉刘铁强孙雪东郭梅刘广贤孙琪云乔建辉王丹红余长林胡凯勋董征艾辉胜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亚群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