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春
所属机构: 东北大学 所在地区: 辽宁省 沈阳市 研究方向: 冶金工程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刘宜汉 作品数:96 被引量:426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研究主题:惰性阳极 镍铁尖晶石 NIFE 金属陶瓷 NIFE2O4尖晶石 罗洪杰 作品数:51 被引量:212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研究主题:泡沫铝 泡沫铝材料 粉末冶金法 熔体发泡法 粉末冶金 张晓明 作品数:102 被引量:544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双辊铸轧 泡沫铝 双辊铸轧薄带钢 薄带钢 无取向硅钢 祖国胤 作品数:66 被引量:420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研究主题:退火 压下率 致密度 复合板 金属间化合物 席锦会 作品数:32 被引量:107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 镍铁尖晶石 电导率 抗腐蚀性
容重法确定铝槽阴极炭块的粒度组成 1989年 干料的粒度组成对阴极炭块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用正交表按排了两批试验,在室温下测定了不同颗粒配比干料的容重。通过对测定结果的极差分析,得出了较为密实的干料粒度组成,可供工业生产和试验参考。 朱旺喜 邱竹贤 姚广春关键词:阴极炭块 粒度组成 干料 正交表 铝电解 锰结合预先热处理对铝硅合金中富铁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2005年 探索了通过加入金属Mn并结合熔体热处理工艺来控制铝硅合金中富铁相的形态.结果表明:熔体经过预先热处理后,加入Mn可以使绝大多数针状铁相转变成块状铁相,且粒径均一;预先热处理可以减少Mn的加入量而取得较好的效果,适宜的加入量为x(Mn)/x(Fe)=0.5~1.1(摩尔比),并可以通过控制Mn的加入量来控制块状富铁相杂质的粒径大小;经过联合处理的含铁铝硅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40~80 MPa,伸长率提高6%~7%. 张磊 焦万丽 尉海军 姚广春关键词:富铁相 粒径 力学性能 孔径对闭孔泡沫铝压缩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闭孔泡沫铝材料的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及变形机制,并探讨了孔径大小对泡沫铝材料压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闭孔泡沫铝材料的压缩过程具有明显的三阶段变形特征:线弹性阶段,塑变崩溃阶段(初始坍塌和延续坍塌),致密化阶段;孔径... 尉海军 李兵 姚广春 郭志强 刘宜汉关键词:闭孔泡沫铝 孔径 峰值应力 弹性模量 文献传递 Al基和Al-6Si基闭孔泡沫铝的动态吸能性能 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熔体转移发泡法制备不同基体成分不同密度的闭孔泡沫铝,从能量吸收能力、能量吸收效率以及能量吸收图等方面对其动态吸能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Al基还是Al-6Si基的闭孔泡沫铝,能量吸收能力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能量吸收能力先增加后减小;能量吸收效率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缓慢增加、趋于平缓和缓慢减小的特征;随着应力的增加,闭孔泡沫铝单位体积的吸能能力先快速提高,达到一定值后上升趋势减缓,出现明显的肩;对应此密度的闭孔泡沫铝可以提供最大容许应力σp,且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最大容许应力σp逐渐减小;相同密度Al基和Al-6Si基的闭孔泡沫铝能量吸收能力相比,前者的要大一些,但Al-6Si基闭孔泡沫铝的吸能效率要比Al基闭孔泡沫铝的吸能效率高,且最高吸能效率比较稳定持久。 尉海军 姚广春 成艳 朱磊 简旭宇 王忠 褚颖 蒋利军关键词:相对密度 NiFe_2O_4尖晶石粒度级配对振实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04年 根据Furnas模型及线性堆积理论,研究了两种粒径颗粒的级配及细颗粒体积分数对NiFe2O4尖晶石基料振实堆积效率及空隙率的影响,发现随着粗细颗粒粒径比(R)的增大,NiFe2O4尖晶石基料振实堆积效率(E)也相应增大,空隙率减小,且当细颗粒体积分数为30%~40%时,体系的振实堆积效率最大·将粒度分布最宽即粗颗粒尺寸为1 00~0 85mm的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发现当R≤5时,Furnas模型适用于该体系,但当R≥7时,Furnas模型中的参数C2为6时更适合· 焦万丽 刘宜汉 姚广春 张磊关键词:NIFE2O4尖晶石 粒度级配 打孔闭孔泡沫铝的吸声能力 被引量:4 2010年 闭孔泡沫铝板具有一定的吸声性能,对闭孔泡沫铝板进行打孔处理后,其吸声效果显著提高。使用驻波管法测试不同打孔率以及在泡沫铝板背后设置不同厚度空腔时吸声系数和吸声频率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以适当的打孔率打孔后,吸声系数提高30%左右,打孔率过高,吸声系数反而降低;随着在泡沫铝吸声板后设置的空腔厚度的增加,吸声峰值向低频偏移。可通过改变打孔率和背后空腔深度来设计用于降噪的闭孔泡沫铝吸声结构。 梁李斯 姚广春 王磊 马佳 华中胜关键词:吸声 闭孔泡沫铝 空腔 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iFe_2O_4纳米粉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机械研磨方法制备前驱体,再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NiFe2O4纳米粉.重点研究了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和形貌的影响以及固相反应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煅烧过程中晶粒长大活化能为12.08 k J·mol-1,主要以界面扩散为主;煅烧温度为700℃时粉体团聚严重,颗粒之间存在片状非晶态化合物,结晶度低;750℃煅烧1 h得到的NiFe2O4纳米粉物相单一,粒径分布在35~85 nm之间,温度过高时晶粒明显长大;机械研磨洗涤后前驱体主要由Fe2O3,NiO和NiFe2O4组成,反应产物结晶度低,反应不完全;盐颗粒的存在能抑制晶粒生长,减小产物粒径. 张志刚 刘宜汉 罗洪杰 姚广春关键词:NIFE2O4 纳米粉 机械研磨 煅烧温度 均质化制度对Mg-Li合金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2006年 研究了超轻镁锂变形合金热处理后的合金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镁锂合金在室温条件下具有非常良好的延展性,Mg—Li—Zn系变形镁合金铸锭经不同温度、时间均匀化退火后的组织、硬度以及冷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9%Li-2%Zn-2%Ca合金在573K温度均匀化退火12h后合金铸锭组织均匀;而对于Mg-9%Li-2%Zn合金,523K温度均匀化退火24h后组织较好。 吉海宾 姚广春 刘宜汉 李红斌关键词:冷轧 显微组织 影响碳纤维表面镀铜速率的因素 被引量:5 2005年 在碳纤维表面先化学镀铜再电镀铜可获得具有一定厚度且均匀的铜镀层。研究了甲醛、配位剂、稳定剂等用量、pH值、温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对碳纤维增重率的影响,确定了镀铜的最佳配方,并用扫描电镜验证了镀铜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化学镀铜配方为16g/LCuSO4·5H2O,25g/LEDTA·2Na,15g/L酒石酸钾钠,15g/LNaOH,5mg/L2,2′联吡啶,15mg/LK4Fe(CN)6,6mL甲醛(分析纯)。本法既较好地解决了碳纤维束的黑心问题,又可获得较厚的镀层,且镀层与碳纤维的结合更牢。 高嵩 姚广春关键词:化学镀铜 电镀铜 碳纤维 沉积速率 泡沫铝工程化生产中某些技术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被引量:1 2007年 将泡沫铝实验室生产工艺扩大了几百倍,进行了工程化生产泡沫铝的试验,发现了一些在试验室阶段不太明显和没有遇到的问题,如泡沫铝无泡层过厚和泡沫铝内部产生大裂纹和空腔等问题,讨论了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与抑制措施. 杨国俊 王兴明 姚广春关键词:闭孔泡沫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