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富义
作品数: 119被引量:367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于波
作品数:254被引量:1,114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李世拥
作品数:371被引量:1,79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白雪
作品数:124被引量:40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中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 保肛术
陈纲
作品数:120被引量:3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中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陈光
作品数:105被引量:31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腹腔镜 中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保肛手术
国产圆形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96例分析
2010年
李世拥陈光梁振家苑树俊于波陈刚左富义白雪魏晓军
关键词:直肠癌圆形吻合器
自身免疫病反复输血产生抗Ce 1例
2008年
患者男,汉族,37岁,间歇性腹痛,脓血便1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6年7月转入我院。实验室检查Hh41g/L,白蛋白26.8g/L,HBsAg(+)。我院肠镜检查:全部结肠至直、乙状结肠黏膜普遍出现糜烂及出血、结节等改变,
吴涛杨连贵金玉左富义朱自满杨欣艳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反复输血HBSAG(+)乙状结肠黏膜间歇性腹痛肠镜检查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影响的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EN)、肠外营养支持(PN)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老年结直肠癌76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38例。EN组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经胃管缓慢滴入,观察无异常反应后,持续缓慢滴入整蛋白型营养液等,待患者恢复首次排气后,经口进食;PN组PN 8~10天后,改为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5、第8天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水平,患者功能状态,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N组术后第5天血清总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8天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EN组术后第5、第8天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EN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体力状况为1~2级,PN组为2~3级。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早于PN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EN有助于防止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功能状态。
于波苏宏白雪左富义陈光魏晓军
关键词:老年结直肠癌营养支持
超低位直肠癌根治内栝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61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癌灶下缘距肛缘4-5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内括约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进行临床分析。男34例,女27例。年龄28-82岁...
李世拥杜峻峰徐一石梁振家苑树俊陈纲白雪左富义于波陈光魏晓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手术治疗病理诊断
老年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老年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直肠癌28例为观察组,<65岁直肠癌28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行新辅助放化疗,剂量为1.8~2.0 Gy/d,每周5天,共4~5周,累计剂量为45~50 Gy;放化疗期间给予卡培他滨2500 mg/(m2.d),分2次口服,连服2周,休息1周,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分级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程度也较对照组更加严重,但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等不良反应分级病例数,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是安全和可行的。
崔伟左富义陈纲孙亮于波
关键词:老年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安全性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112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李世拥徐一石梁振家苑树俊于波陈纲左富义白雪陈光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治疗局部复发
经腹及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探讨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癌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cm或距肛缘不足4—5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4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cm12例(腺瘤癌变5例),癌灶下缘距肛缘5cm22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29例,其中高分化者18例,中分化者11例,腺瘤癌变5例。Dukes分期:A期18例,B期16例。34例术后随访率为97%(33/34),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9%),吻合口狭窄1例(2.9%);术后6—12个月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9%,术后5年生存率为69.6%。结论 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式,既能保存良好的肛门排便功能,又不降低5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李世拥梁振家安萍苑树俊于波陈纲陈光白雪左富义魏晓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
MEK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MEK1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粘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EK1表...
于波苏宏李世拥安萍杜俊峰白雪左富义
关键词:大肠癌蛋白激酶信号转导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急性小肠大出血5例诊治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对5例小肠急性大出血诊治过程的分析,探讨急诊消化内镜、选择性动脉造影、外科手术紧密协作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共收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0例,对其中5例小肠急性大出血病例的救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例患者经常规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均未见出血性病灶,4例经小肠镜检查发现病变后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在小肠镜检查过程中再发大出血,经急诊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止血后,外科手术成功切除病变;1例大量便血患者经急诊结肠镜和急诊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及结肠出血后,因患者失血量较大,无法耐受小肠镜检查,遂行紧急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大致性质后行手术治疗。5例小肠急性大出血中2例间质瘤、2例憩室病、1例血管畸形,均救治成功。结论急诊内镜、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外科手术的紧密协作,能够安全有效地救治小肠急性大出血,另外内外科紧密配合是患者得以成功救治的关键。
杨欣艳李京雨刘涛赵晓军李娜左富义李恕军盛剑秋
关键词:急性小肠出血急诊内镜选择性动脉造影外科手术
直肠癌保肛术与Milse术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保肛术式和Milse术式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6年572例直肠癌手术,其中施行各种保肛术式403例和Milse术式169例。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转移率和五年生存率等进行比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0.5~25年,中位随访时间为9.5年,随访率为76.2%(436/572)。术后总的局部复发率为6.7%(29/436),各种保留肛门术式为6.3%(20/317),其中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为4.9%(9/182),Dixon手术为7.2%(4/55),改良Bacon术为11.1%(1/9),前切除吻合器吻合术为8.4%(6/71),Miles手术为7.6%(9/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42,P>0.05),显示出术后局部复发率略有下降可能与近年来重视直肠全系膜切除有关。术后总的远处转移率为15.8%(69/436)。各种保留肛门术式为15.7%(50/317),Miles手术为16.2%(19/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672,P>0.05)。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67.6%(295/436),其中Miles手术为68.3%(80/119),保留肛门手术为67.8%(215/317)。其中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为72.5%(132/182)。比较术后五年生存率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672,P>0.05)。表明了与近10年来TME手术开展,以及综合治疗手段得到了加强有关。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率和五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基本相同,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直肠癌术式确定应根据病变部位、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于波李世拥梁振家苑树俊陈刚陈光白雪左富义魏晓军吴恩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结肠切除术重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