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生俊
-

-

- 所属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
相关作者
- 杜继稳

- 作品数:164被引量:1,353H指数:2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致洪暴雨 暴雨 沙尘暴 渭河流域
- 侯建忠

- 作品数:106被引量:68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台风 暴雨 水汽输送 青藏高原东北侧 大暴雨
- 宁志谦

- 作品数:39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大暴雨 急流 暴雨 高低空急流 物理量
- 张弘

- 作品数:48被引量:3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中尺度对流系统 突发性暴雨 台风 特大暴雨 MCS
- 马晓华

- 作品数:35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区域性暴雨 暴雨过程 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 近海台风影响下陕北两次区域性暴雨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对近海台风影响下,发生时段及降水落区均相似的陕北两次区域性暴雨个例(2014年7月8—9日(简称"7·8"过程)及2013年7月11—12日(简称"7·11"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8"过程是东北路冷空气、高原槽和台风"浣熊"外围偏东气流共同作用产生,"7·11"过程是高原槽引导西路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产生;近海台风为"7·8"过程提供了水汽和能量,对"7·11"过程无直接作用;"7·8"过程降水云团为冷锋云系中的5~6个β尺度的对流云团,而"7·11"过程为副高外围中-β尺度的对流云团;两次强降水时段雷达回波均呈现以积状云为主的混合型降水回波;暴雨发生时,两次过程低层冷平流均减弱,850hPa东北风起到了冷垫作用,暖湿气流被弱冷空气强迫抬升,相对湿度大于90%的区域由中层迅速增加到对流层整层;湿涵密集带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马晓华梁生俊井宇胡皓卫玮
- 关键词:近海台风区域性暴雨
- 陕北气候变化与生态植被变迁被引量:15
- 2005年
- 分析了 12 8万年以来陕北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植被变迁。结果表明 ,陕北黄土高原气候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的周期变化。陕北植被变迁在地质时期以及历史时期早期 ,主要由气候条件所控制 ,植被类型随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而变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气候条件不再是影响植被变迁的唯一因素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明清时期 ,气候冷干 ,旱灾频繁 ,陕北生态环境脆弱 ,大规模垦殖和滥烧使自然植被迅速减少 ,陕北自然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 2 0世纪 5 0年代 ,陕北逐步开始生态环境治理 ,在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 ,又对部分地区自然植被进行破坏。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生态环境总体上趋于好转。
- 鲁渊平杜继稳梁生俊袁君健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2006年初夏陕西中部一次突发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 运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和NCEP10×10的6h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3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700hPa中尺度低涡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700hPa环流形势符合突发性暴雨的特征;500hPa...
- 邓小丽梁生俊林扬刘瑞芳
- 关键词:突发性暴雨中尺度辐合线暴雨成因风场特征水汽输送
- 文献传递
- 1995.7.17陕北强降水诊断分析
- 1996年
- 1995.7.17陕北强降水诊断分析段桂兰,梁生俊(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995年7月17日08时到18日08时,陕北出现一次强对流性强降水过程,陕北六县出现暴雨,其中,府谷、子洲两县大暴雨。1天气形势17日08时300hPa高空图上,河...
- 段桂兰梁生俊
- 关键词:强降水水汽通量湿有效能量河套西太平洋副高
- 锋面次级环流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通过一个包辛内斯克近似、静力平衡方程组,考虑非绝热过程,利用推导出的次级环流方程,在简单条件下,给以解析求解和定性分析,说明锋面次级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原理,最后进行数值求解,详细解释地面锋面次级环流的存在及其特征,从而解释锋面强烈天气过程的产生原因。
- 梁生俊
- 关键词:锋面次级环流
- 2005年陕西秋淋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通过对2005年陕西秋淋特征分析认为,2005年陕西秋淋明显且偏晚,降水强度大,落区广且地区较集中;秋淋造成渭河下游、汉江干流分别出现了1981年、1983年以来最大的洪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稳定及适当的副高脊线位置和西伸脊点位置是秋淋期间强降水集中的主要原因,而2005年的台风活动也为陕西秋淋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
- 侯建忠方建刚梁生俊段桂兰
- 关键词:环流分析台风活动
- 强地形有限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在1995年汛期中的试用
- 1996年
- 陕西省的天气系统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因此选用了能准确处理陡峭地形的阶梯山脉坐标(η坐标)系建立强地形有限区域中尺度模式,克服了σ坐标系的缺陷,较准确地预告了陕西省的天气系统演变,对降水范围、落区和量级方面做出了难确的预报,揭示了陕西省暴雨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
- 梁生俊朱爱荣
- 关键词:地形中尺度暴雨
- 陕甘宁蒙地区生态气候区划研究
- 陕甘宁蒙地方政府遵循党中央关于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的指导思想,正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工程。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生态建设,正确地组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作为基础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生...
- 杜继稳梁生俊杜川利胡春娟鲁渊平
- 文献传递
- 西安市两次突发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28
- 2006年
-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对发生在西安市的两次突发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台风北侧低空东风急流与中纬度西风带低值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台风低压北侧的气旋性环流在低空形成的偏东风急流带是此类暴雨的主要水汽通道和能量通道;暖区内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的活跃直接导致了突发暴雨的生成和维持。
- 张弘梁生俊侯建忠
- 关键词:近海台风
- 2011年秦巴山区秋季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利用WRF对秦巴山区秋季一次区域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与实况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秋季暴雨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暴雨落区位于500hPa槽前、700hPa冷式切变的暖区、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与西北路冷空气在陕南秦巴山区形成稳定维持的冷式切变是本次暴雨的主要原因;700hPa西南低空急流与850hPa偏东急流是本次过程的水汽和能量来源;K指数大值中心的出现在秦巴山区秋季暴雨预报中应予以重视,600~800hPa高对流有效位能维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 马晓华梁生俊
- 关键词:暴雨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