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根良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黎力

- 作品数:89被引量:2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学 货币理论 经济思想史 货币 后凯恩斯主义
- 沈梓鑫

- 作品数:10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主义 全球价值链 经济一体化 终端市场 一带一路
- 徐尚

-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西方主流经济学 经济学 教条主义 西方经济学 本体论
- 马国旺

- 作品数:40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批判实在论 后凯恩斯经济学 就业 信用货币 凯恩斯
- 王晓蓉

- 作品数:10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 研究主题: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创新体系 《金融时报》 TPP
- 货币金融思想史上的两大传统与三次论争被引量:10
- 2018年
- 货币金融思想史上持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传统,一种以交换和金融自身为核心,另一种则以生产或实体经济为核心,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基于两种对立的货币理论——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商品货币论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它产生于市场交换的效率提升;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数量变化是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影响。而信用货币论则认为,货币是一种债务,它与复杂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国家权力有着密切联系;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与真实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关注信用活动的质量。本文概述了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的截然分野,并以"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否中性""货币金融系统如何变化和管理"为核心对货币思想史上的三次论争进行梳理和评价,认为当前我国的货币金融理论及其政策制定应该更多地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当中特别是从信用货币论当中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贾根良何增平
- 为什么要创建中国的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流派?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846)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仅次于马克思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最多的德国经济学著作,它不仅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19世纪下半叶俄国、日本、匈牙利、意大利的工...
- 贾根良
-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自世界经济史的长期透视被引量:20
- 2014年
-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范围上包括信息技术革命和可再生能源革命两次技术革命浪潮,信息技术革命将贯穿于始终。通过对世界经济史的透视,澄清目前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歧和模糊认识。通过对马克思工业革命理论的阐释,不仅重申马克思有关"工具机革命"而非能源革命作为工业革命标志的观点,而且对历次工业革命中"工具机革命"与能源革命内在联系的历史规律性进行了讨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再"革命",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资本替代体力劳动不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二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能源革命在本质上不同,可再生能源革命把能源采掘业转变成了制造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能源生产转变成了遵循收益递增规律的生产活动。
- 贾根良
- 关键词: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史
-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被引量:93
- 2013年
- 目前我国有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仍是以2002年时对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的主导技术——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加以定义的,并没有反映出目前已逐渐清晰的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化道路的巨大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革命(绿色技术)、智能化和纳米技术革命的新内涵。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落后的美国和德国通过抓住"第二种机会窗口"成功地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从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史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依托民族产业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从新技术革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入手,重塑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与美、日、欧共同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领导者的必由之路。
- 贾根良
-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史
- 为什么要纪念李斯特经济学传入中国90周年被引量:2
- 2015年
- 主持人语:我国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刘秉麟在1925年曾指出:"经济思想在今日最占势力者"有三个:一是亚当·斯密的个人主义;二是李斯特的国家主义;三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一直到"冷战"开始时的一个世纪里,以李斯特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经济学就一直是有关国家发展的相互竞争的三种主要学说。但是,从"冷战"开始。
- 贾根良
- 关键词:自由主义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经济学说学术杂志发展经济学
- 理解演化经济学被引量:152
- 2004年
- 贾根良
-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研究纲领达尔文主义奥地利经济学
- 李斯特经济学的历史地位、性质与重大现实意义被引量:18
- 2015年
- 李斯特经济学总结了英国工业革命及其以前西方世界兴衰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学中最早系统地揭示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规律的经济学说,对美国和德国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是导致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上发展道路"大分流"及其截然不同命运的首要根源。"二战"后的冷战环境导致了李斯特经济学的衰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呼唤李斯特经济学的归来。李斯特经济学所开辟的发展道路曾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崛起的普遍道路,而"中国模式说"却假定了"中国例外论"。为了解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开设了"纪念李斯特经济学传入中国90周年"的专题讨论,其目的就在于"为往圣继绝学",改变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状态,并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创建中国的"新李斯特学派"。
- 贾根良
- 关键词:中国模式
-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新机遇与严峻挑战
- uot;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新能源革命"、"制造业数字化革命"和"新材料科技革命",它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现有的比较成...
- 贾根良
- 关键词:工业经济产业结构
- 美国学派与美国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的借鉴研究(专题讨论)--为建立主权货币体系而战--亨利·凯里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货币斗争被引量:2
- 2012年
- 19世纪下半叶,围绕着当时的美国是建立一个依附于英镑的金本位制货币体系还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发生了一场几乎持续了半个世纪的货币斗争。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有一个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领军性人物,但却很少被提及,他就是亨利·凯里。为了摆脱英国金融利益集团及其美国代理人对美国货币体系的控制,建立起美国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凯里为坚持绿背纸币政策和反对恢复铸币支付及金本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对美国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段货币斗争史,对于中国摆脱美元霸权,维护货币体系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 贾根良刁伟涛
- 关键词:货币斗争金本位
- 基于演化发展经济学的产业政策
- 2018年
- 是通过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针对中国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发展一种历史和国情特定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本文主要是从传统工业(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的重要性、新国际分工作为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和知识生产新模式对我国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入手,通过对演化经济学的技术赶超理论加以修正、创新或发展,探讨以上问题。
- 贾根良
-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演化发展经济学新国际分工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