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川
作品数: 41被引量:120H指数:6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罗彧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教育 政治主张 政治实践 元初 钢琴教学
陈祺
作品数: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研究主题:古文献学 古籍整理 历史性发展
吕亚非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史观 中华民族
毛瑞方
作品数:22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西 传教事业 文化交流 汉语 中西交通史
吴漫
作品数:41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明代 《困学纪闻》 宋史 黄河治理 明人
元初对宋末空疏风气的反正被引量:5
2003年
元初社会对宋末空谈性命、不务实政的风气,从教育方式、假道学的虚言惑众以及理学本身的缺陷等方面,进行批评和反省。以许衡、郝经、刘因为代表的学者,提倡践履笃实、务实用世的学风,强调返求六经、经史并重的治学路径。这些思想倾向推动了元代经世思潮的发展,符合元代社会进步的需要。
周少川
关键词:宋末元初
新世纪文献学的交叉与综合研究
中国的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是传统学科,古代先贤已在这个领域作出令人叹服、甚至有的是难以超越的成就。本文介绍了促进传世文献研究与出土文献研究的结合、文献学要与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相结合以及文献学研究要与学术史研究紧密结合等...
周少川
关键词: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出土文献文化史学术史
文献传递
张舜徽先生在新时期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贡献被引量:1
2011年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张舜徽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讨论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论文,在学科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式和路径等方面,阐发了历史文献学学科的深层理念。他于1982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从基本理论、文献学史和研究方法三个部分,构建了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其中许多创新见解,突破了以往的成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至今仍是文献学学科有待努力的目标。在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张先生通过建立博士点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创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创办学术集刊、倡导优良学风等实际工作,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少川
关键词:张舜徽
陈垣晚年史学及学术思想的升华被引量:6
2000年
陈垣先生晚年目睹国家和民族的新兴 ,学术思想不断升华 ,进一步明确了学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他刻苦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逐步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唯物史观。他晚年把渊博的学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将大量精力投入新中国学术文化事业的规划和建设中 ,发挥了重要的顾问和指导作用 ,这是他晚年学术成就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陈先生晚年依然在史学耕耘不息 ,撰写了 40多篇学术论文 ,主持了大型的古籍整理项目。先生晚年的历史考证周匝缜密 ,益臻佳境 ,善于由小见大 。
周少川
关键词:史学晚年历史考证国学学术成就历史唯物论
全文增补中
白寿彝先生对古籍整理事业与历史文献学科建设的贡献被引量:2
2020年
白寿彝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他早年投身于朱子研究、回族史研究的古籍整理和历史文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的工作,为全国古籍整理的顶层设计和出版规划、为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做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担任高校古委会副主任,创建全国第一个古籍研究所,为北京师大的古籍整理事业和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他阐发有关古籍整理的意义、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念、古籍整理出版的规划和规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系统理论,为古籍整理实践指明方向。他从基本理论、学科体系、研究任务和主要内容等方面推动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晚年他又提出视野更为广阔的发展构想,为"广文献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周少川
关键词:古籍整理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
《文献通考》的经世致用思想被引量:1
2000年
马端临的史学有家学渊源,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但仿效《通典》,集著述之大成,为稽古经世之用,是他编撰《文献通考》的根本目的。《文献通考》从更为开阔的历史视角总结典制因革,为经世之用提供制度模式的参照;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揭示典制因革的必然性,强调因势致用、知时适变。《文献通考》还重视从两家的衰亡总结历史教训,尤为注意从赋税徭役、职官、兵制、外交等方面分析宋制之弊,以为当世之鉴。
周少川
关键词:《文献通考》经世致用思想马端临史学思想典章制度
论爱国潮侨许雪秋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
2006年
许雪秋出身于新加坡华侨富商家庭,他放弃优裕生活,立志“逐满兴华”。自1905年起,先后发动了潮州起义、饶平黄冈起义、汕尾接械之役。这些起义虽然失败,却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因此许雪秋反清斗争的突出贡献和辛亥革命功勋的重要地位必须充分肯定。汕尾接械失败有多方原因,然而胡汉民为推卸责任,却将错误全归于许,在同盟会中极力排斥许雪秋。许本是“醉心革命”之人,在万分失落的情况下,转向光复会,以求有所作为,亦是被迫无奈之举,不能视为对孙中山和革命的背叛。辛亥革命后的潮汕,民军林立,派系纷争。省督陈炯明则利用动乱,翦除异己,在汕头纵容前清降将吴祥达捕杀许雪秋。论者曾以许带兵抄抢商会会长赖礼园为罪,然此说无确实依据。故许雪秋被害,亦有莫大冤屈。
周少川
关键词:辛亥革命
论古代史学的丰富遗产
2009年
中国古代史学由于悠久的史官制度和私人修史的自觉意识,积累了丰富的史学遗产。留存于今的浩瀚史籍不仅数量举世无双,而且具有多样性体裁、连续性记载和不断进步发展的创新性特征。古代史家和思想家对历史运动变化的形式、方向,历史运动的动因,以及对历史编纂工作、史学功用的认识等,有深刻、独到的思想。古代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直书实录、以史为鉴、重视自身修养和著史敬业等优良传统。
周少川
关键词:史学遗产史籍史学思想史学传统
饶宗颐先生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贡献被引量:2
2015年
饶宗颐先生是国人与潮人的学术泰斗,他在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潮学的杰出成就,当代学者无人可与比肩。他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成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是饶先生在学术研究中特别重视中外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从世界范围的广阔视野,多方位地阐述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的独特地位和辉煌成就。二是饶先生在欧、美、亚几大洲开展广泛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传播中华学术和中华文化,赢得国际学术界的尊重,成为国际汉学界的权威,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饶先生首倡在国际范围内的潮学研究,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对潮汕文化在中外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研究,而且倡导成立"中华潮州文化研究基金",建立"潮州学",号召培植海外传承潮人传统文化的人才,研究潮人在海外的拓殖史和创业史,从而推进了乡邦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弘扬,造就了当今国际潮学的繁荣和发展。
周少川
关键词:中华文化
元代汉儒民族思想的发展进步被引量:7
2004年
元朝的统一为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理学、史学、政治等领域,元代汉儒的民族思想从故国思绪和"夷夏之辨",逐步转向以务实态度承认元朝统治、认识多民族统一的历史意义、平等看待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和关系。元代进步的民族思想在总结多民族历史、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少川
关键词:元朝民族思想民族融合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