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飞
作品数: 34被引量:265H指数:9
  • 所属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潘保田
作品数:210被引量:3,190H指数:3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祁连山东段 气候变化 黄河 河流阶地
耿豪鹏
作品数:23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地貌演化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祁连山东段
张建
作品数:8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河流 酒东盆地 重矿物组合 重矿物特征 水系演化
曹喜林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剪切褶皱 河流阶地 河流 断层 速率
胡振波
作品数:15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河流阶地 晚新生代 汾渭盆地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Mismatches between river incision rates and vertical thrusting rates as the evidence for thrust kinematics in eastern Qilian Shan,China
The kin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multiple fault branches derived from on base fault is one crucial problem in u...
胡小飞潘保田
关键词:THRUSTFAULTTERRACEFAULT
甘肃金塔南山河流阶地褶皱变形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金塔南山的抬升变形主要受到青藏高原向北推挤的影响,其构造活动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包含了高原北缘扩展的重要信息.金塔南山山顶普遍覆盖一层砾石,砾石层胶结弱,砾石磨圆度、分选性均较好,岩性组成以砂岩、石英砂岩和硅质砂岩为主.砾石层顶面连续,区域上与黑河第二级阶地(T2)对应.根据其组成和展布特征,笔者认为金塔南山地貌面与黑河第二级阶地为同一时期的产物.笔者对展布于金塔南山上及其周边的阶地高程进行了差分GPS测量,并对基岩地层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阶地面发生了明显的褶皱变形.通过阶地面变形特征和下伏岩层产状分析,得到金塔南山褶皱主要以翼旋转的方式活动,形成了前翼陡倾而后翼宽缓且核部平坦的几何特征.依据T2阶地面的变形特征,初步建立了金塔南山下伏铲式逆冲断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模型.根据几何学关系计算得到断裂上升盘自黑河第二级阶地形成以来产生了约200 m的垂直抬升量和143~190 m的水平缩短量,中更新世以来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1.18±0.16 mm/a.由于深部断裂的逆冲作用,金塔南山主要以背斜方式发生抬升变形,断裂可延伸到地表16 km以下.通过对比分析金塔南山地区的构造,笔者认为褶皱的形成为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祁连块体相互挤压下金塔南山北缘断裂活动的结果.金塔南山在中更新世开始的抬升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扩展的最新过程.
温振玲胡小飞潘保田卢耀洋曹喜林张建
宛川河阶地的年代与下切机制被引量:5
2007年
宛川河是黄河一条小规模支流,在榆中盆地中发育了至少四级堆积阶地。以"古土壤断代法"为基础,结合OSL测年和14C测年,较准确的确定了宛川河四级阶地形成的年代为330、130、50和10 ka。区域构造表明榆中盆地相对下陷,地面抬升不是引起河流下切的主要原因,同时阶地位相说明作为宛川河侵蚀基准面的黄河对宛川河下切影响只限于距河口不远的一小段距离。每级阶地面上都堆积一层古土壤指示宛川河下切于古土壤开始发育时期,对应于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换的时期,河流下切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
胡小飞潘保田苏怀安春雷周天
关键词:阶地
基岩河道水力侵蚀模型原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基岩河道水力侵蚀模型是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地貌演化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模型基于河流侵蚀基本物理过程、实验观测及经验公式,推导出可以应用的数学模型对河流侵蚀过程进行模拟与构造分析.目前,其主要应用在构造抬升速率研究与地貌演化模拟研究中,但由于模型在简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假设,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中主要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坡度指数、河道宽度、岩性与沉积物影响等方面,对这些关键参数与问题的定量获取研究也是目前与将来主要的研究热点.在应用基岩河道水力侵蚀模型对地貌分析中,一定要注意其限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否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胡小飞潘保田李琼
关键词:构造抬升地貌演化
祁连山中段大河区域阶地变形与构造变形过程研究
青藏高原的扩展过程是理解板块理论体系下岩石圈演化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处于高原最东北缘的祁连山在晚新生代以来经历了较强烈的抬升变形,并且在第四纪以来持续抬升并向北扩展,它最新的扩展抬升过程就成为研究高原变形的一个关键问题。
胡小飞潘保田范育新王军胡振波曹泊李清洋耿豪鹏
关键词:山间盆地河流阶地光释光褶皱变形
兰州东盆地最近1.2Ma的黄河阶地序列与形成原因被引量:81
2007年
毗邻青藏高原的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系列是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及黄土一古土壤地层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兰州东盆地1.2Ma以来主要有两个阶地发育时期。第1个时期是1.24—0.86Ma,黄河至少发育了4级阶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1.24Ma,1.05Ma,0.96Ma和0.86Ma;第2时期为最近0.13Ma,黄河发育3级阶地,时代分别为0.13Ma,0.05Ma和0.01Ma。每级阶地河漫滩顶部都有一层古土壤发育,表明黄河下切形成阶地发生在古土壤开始发育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阶段,但是并非1.2Ma以来的每次冰期一间冰期的气候交替都能引起黄河下切形成阶地。气候变化只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对比黄河下切速率和阶地年代序列发现,地面上升仍然是影响黄河下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地面上升速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例如:1.2~0.8Ma和最近0.13Ma),气候变化才能导致黄河堆积与下切交替形成阶地;而在地面上升缓慢时期(例如:0.80—0.13Ma),即使发生了大幅度的气候变化,黄河也没有阶地记录。
潘保田苏怀刘小丰胡小飞周天胡春生李吉均
关键词:河流阶地气候变化黄河
榆木山东缘断裂活动的最新河流阶地证据
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是控制祁连山抬升变形的一条主要边界断裂,对其活动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速率,及热年代学反映的百万年尺度活动性,缺乏几十万年尺度的活动速率研究,限制了对该断裂发展演化的进一步认识。本研究利用甘...
曹喜林潘保田胡小飞毛俊伟张建刘晓鹏
关键词:河流阶地
祁连山东段全新世河流阶地发育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7
2013年
全新世期间西北地区河流普遍发育多级河流阶地,而关于其形成原因和过程仍不甚明了。我们对祁连山东段13个河流横断面的全新世阶地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考察,并利用^(14)C测年方法对阶地的形成年代进行了限定。结果显示,全新世河流下切主要发生在7.5~3.0ka B.P.,通过对比河流下切年代与区域气候变化,发现河流下切集中的3个时段(5.9~7.2ka B.P.,4.2~5.2ka B.P.和2.4~3.3ka B.P.)对应于区域气候较湿润时期,相对较高的径流量与植被覆盖较好、沉积物供给较低的条件下,河流发生下切。全新世河流的多次下切指示一次完整的河流下切过程可能是通过多次下切与短暂的堆积过程交替而完成的,但由于局地状况的差异,这种过程可能被高差较小的阶地记录下来,也可能被河流侧蚀抹掉。不同河流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有差异,较大河流对短期的气候变化响应不敏感,主要受长尺度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
胡小飞潘保田高红山胡振波曹泊李清洋耿豪鹏
关键词:祁连山东段全新世河流阶地年代学气候变化
河西走廊酒东盆地MH钻孔岩芯磁性地层学研究
陈殿宝潘保田胡小飞
黑河中游现代孢粉传播过程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在位于河西走廊的黑河中游地区选取8个河流沉积样品和7个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通过其孢粉百分含量分别探讨河流与风力搬运对孢粉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力对孢粉具有较强的搬运能力,能够将区域外或上游山地植被孢粉搬运至中游地区,但其对当地孢粉贡献较小,一般低于10%;河流搬运孢粉的能力大于风力,能够将上游山地植被孢粉大量的搬运至研究区,外来孢粉含量最高可达39.4%,成为孢粉谱的重要成分。表土孢粉组合能够较好的反映研究区现代植被的分布情况;河床沉积物孢粉组合反映的是上游山地植被和研究区植被混合状况。
常婧惠争闯耿豪鹏胡小飞潘保田
关键词:干旱区黑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