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戴玉
作品数: 34被引量:78H指数:6
  • 所属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卞锦国
作品数:41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 急性白血病 甲氨蝶呤 多发性骨髓瘤
任梅玉
作品数:39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 红细胞生成素 多发性骨髓瘤
杨镜明
作品数:37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淋巴瘤 难治 急性白血病 老年
严云
作品数:18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淋巴瘤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预后 环孢霉素A
梁辉
作品数:127被引量:3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1992年
本文报道6例多发性骨髓瘤,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Intron A)单用或与马法兰、强的松合用作为初治诱导及维持治疗,6例均有效,出现疗效时间为合用治疗开始后5~12周,并有较长缓解期。
任梅玉杨镜明谢丽英董戴玉陈玲玲
关键词:骨髓肿瘤干扰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为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对43例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92%的初治及73%的治疗后患者存在Ph染色体,65%的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还伴有附加染色体改变;同时对37例患者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的检测,95%的患者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其中包括4例Ph阴性患者,融合基因持续存在于整个病程中,且转录本b2a2及b3a2同样可见,未发现有e1a2。结果表明CML的发生及进展存在着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是CML诊断最灵敏且特异的方法。
董戴玉卞锦国严云陈晓陈洁周欣马志贵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性慢性发病机制
Smad7在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的表达
2005年
目的:观察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Smad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Smad7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法方法检测K562细胞与TGF-β1共育前后Smad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K562细胞中具有Smad7的表达,且可由外源性TGF-β1短暂诱导,Smad7的表达及变化在转录及翻译水平上基本保持一致。结论:Smad7参与K562细胞TGF-β信号的传导,Smad7与TGF-β之间存在自身调节负反馈通路。
陈洁董戴玉杨镜明周欣
关键词:信号转导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临床特征与防治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获得性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27例中34例获得性真菌血症患者的治疗资料。结果:34例患者血培养获得真菌菌株52株,念珠菌是主要病原体,占92.4%,24例伴细菌血症,占70.6%,总病死率55.7%,真菌血症死亡率23.5%,同时伴细菌血症死亡率76.4%;氟康唑(大扶康)与两性霉素脂质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8%与66.7%,两者联合治疗有效率为75%。结论:真菌感染已成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重视真菌感染的监测,及时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急性白血病获得性真菌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措施,氟康唑和两性霉素脂质体仍是治疗真菌血症的有效药物。
董戴玉卞锦国陈洁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真菌血症
格雷西隆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学疗法中的止吐作用被引量:1
1995年
目的:观察格雷西隆(granisetron,Gra)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学疗法(化疗)中的止吐作用。方法:41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于每个疗程用化疗药物前30min给Gra1支(3mg)于40mL生理盐水中iv缓慢注射。其中15例在前1-3个疗程的化疗中,单用甲氧氯普胺作为止吐剂,10-20mg,bid,im或iv,连续5-7d直至化疗结束,其后的1-2个疗程改用Gra止吐,用法同上,并作2药止吐作用的Ridit检验。结果:用Gra后,在化疗中的病人无呕吐例次占80%,每天呕吐1-2次的例次占16%,总有效率96%;用甲氧氯普胺的化疗中病人无呕吐例次占9%,每天呕吐1-2次的例次占9%,总有效率18%。结论:格雷西隆能有效地控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因化疗引起的呕吐。
卞锦国董戴玉严云任梅玉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止吐剂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01年
严云陈晓卞锦国董戴玉任梅玉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结核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中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10例小儿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于化疗后白细胞数<1×109/L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剂量为5μg/(kg·d),皮下注射用414天,白细胞≥10×109/L时停用。于诱导缓解治疗者,白细胞≥3×109/L需410天;巩固治疗后白细胞≥3×109/L需37天。强化疗后使用rhGCSF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时间,减少严重感染发生的危险性,而未增加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卞锦国董戴玉严云周欣梁辉任梅玉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RHG-CSF
大剂量环胞霉素A联合G-CSF预激逆转耐药临床研究
目的: 临床研究如何逆转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的治疗策略。方法: 根据环孢霉素逆转耐药的原理,采用大剂量环孢霉素A以提高白血病细胞内血药浓度,结合G-CSF预先刺激白血病细胞从静止期进入细胞周期,以及选择蒽醌类加小剂量...
梁辉田怀平董戴玉严云杨镜明卞锦国
关键词:G-CSF
文献传递
干扰素α-2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干扰素α-2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任梅玉,卞锦国,杨镜明,董戴玉,谢丽英,高兴旺近年来,国外应用干扰素(IFN)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有效,特别是高纯度基因工程IFN的应用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我院对17例初治的MM单用IFN-α2b(Intron...
任梅玉卞锦国杨镜明董戴玉谢丽英高兴旺
关键词:干扰素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红系造血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刘晓莉梁辉董戴玉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原型谷胱甘肽红系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