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梅
作品数: 86被引量:233H指数:9
  • 所属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梁琪
作品数:188被引量:934H指数:17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乳 牦牛 硬质干酪 凝乳酶 酪蛋白
张炎
作品数:137被引量:553H指数:12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乳 硬质干酪 牦牛 凝乳酶 干酪
张卫兵
作品数:238被引量:526H指数:1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凝乳酶 牦牛乳 牦牛 乳酸菌 干酪
杨敏
作品数:163被引量:583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酪蛋白 酪蛋白胶束 牦牛乳 凝乳酶 琥珀酰化
米兰
作品数:70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凝乳酶 葡萄酒 蛇龙珠 沙枣 苦水玫瑰
成熟温度和时间对牦牛乳硬质干酪中生物活性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以不同条件成熟的牦牛乳硬质干酪为研究对象,探究成熟温度和时间对牦牛乳硬质干酪中水溶性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抑菌性以及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10℃、15℃成熟4~6个月牦牛乳硬质干酪的水溶性多肽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5℃、10℃成熟5个月、15℃成熟4个月牦牛乳硬质干酪的水溶性多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0.38±1.20)%、(28.70±0.67)%和(30.19±0.32)%。5℃、10℃、15℃成熟的牦牛乳硬质干酪在4~6个月成熟过程中,其水溶性多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程度分别呈增强趋势。成熟温度从5℃提高到15℃时,牦牛乳硬质干酪的水溶性多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呈加强趋势。
宋雪梅梁琪梁琪吴晗
关键词: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温度生物活性肽
一种凝固型蕨麻酸奶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固型蕨麻酸奶,该酸奶由重量百分比为52.2~74.6%的鲜牛奶、20~40%的蕨麻浆、0.4~0.8%的复合式稳定剂、5~7%的蔗糖混合,并按0.03~0.07g/L添加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经发酵而成。本发明...
梁琪张炎张卫兵米兰宋雪梅文鹏程
文献传递
牦牛脱脂乳中酪蛋白受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了随着加热温度(30~90℃)的上升及时间的延长(5~25min),牦牛脱脂乳的热稳定性、乳化性、浊度的变化,以及脱脂乳中存在的大量酪蛋白表面疏水性及平均粒径的改变。结果表明,加热温度的上升及加热时间的延长,导致牦牛脱脂乳的热稳定性下降、乳化性降低、浊度增大,酪蛋白表面疏水性及平均粒径总体呈增大的趋势,温度在70℃以上、加热时间大于15min时尤为明显。这一研究结果为牦牛乳酪蛋白的生产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杨楠梁琪杨敏张卫兵宋雪梅
关键词:乳化性表面疏水性浊度
发酵剂、氯化钙及凝乳酶添加量对白牦牛乳Mozzarella干酪质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以白牦牛乳为原料制作Mozzarella干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发酵剂、CaCl_2、凝乳酶添加量进行优化,利用质构综合评分筛选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白牦牛乳Mozzarella干酪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添加量0.24 g/L、CaCl_2添加量0.23 g/L、凝乳酶添加量0.04 g/L,此时白牦牛乳Mozzarella干酪质构综合评分为11.095,出品率为20.53%,感官评分为93.67。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白牦牛乳Mozzarella干酪香味浓郁,质地均匀,软硬适度。
张义全梁琪张炎宋雪梅
关键词:MOZZARELLA干酪响应面法
一种干酪品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酪品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以缩短凝乳时间和改善干酪的品质,该方法适应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从牛乳中分离得到酶促凝结速度快,凝胶强度大的粒径小的酪蛋白胶束;首次...
张炎任发政梁琪宋雪梅王鹏杰陈冲
文献传递
燕麦麸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后的分析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燕麦麸油及尿素包合法富集后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富集后的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26.07%、亚油酸67.10%、亚麻酸1.37%、二十碳三烯酸2.47%。其中经过尿素包合法富集后的亚油酸含量达67.10%,远高于燕麦麸油中的35.80%,说明尿素包合法富集不饱和脂肪酸的效果好。
何文兵韩舜愈祝霞宋雪梅
关键词:尿素包合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牦牛乳干酪苦味肽RK7和KQ7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被引量:5
2023年
以牦牛乳干酪苦味肽RPKHPIK(RK7)和KVLPVPQ(KQ7)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使用ExPASy-ProtParam、Innovagen和PepDraw等工具计算RK7和KQ7的理化性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揭示抑制α-淀粉酶的作用机制,结合体外实验测定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表明:RK7和KQ7的分子质量分别为875.07 Da和779.98 Da,疏水性分别为42.86%和71.42%;分子对接显示α-淀粉酶中的His305、Glu233、Trp59和Trp58与RK7和KQ7的结合起重要作用,并且Asp197、Glu233和Asp300是影响α-淀粉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体外活性验证发现,RK7和KQ7α-淀粉酶的IC50分别为0.45 mg/mL和0.86 mg/mL。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体外活性实验,高效快速获得牦牛乳源α-淀粉酶抑制肽,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分子间的作用机制,为α-淀粉酶抑制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梦瑶梁琪宋雪梅
关键词:苦味肽分子对接
氯化钠添加量对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024年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测定不同氯化钠添加量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氯化钠添加量牦牛乳硬质干酪中共检出23种游离氨基酸,主要为Asp、Glu、Ile、Leu、Phe、Thr、Cys,这7种游离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94%~95%;在1~6个月成熟过程中,牦牛乳硬质干酪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而且在成熟后期,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使得干酪中Thr、Asn、Asp、Val、Pro、Phe等含量呈现增加趋势,Ala、His、Arg、Tyr等含量呈现减少趋势,Leu、Ile、Ser、Gly、Trp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然而,当氯化钠添加量为1.3%时,成熟时间长的牦牛乳硬质干酪中Glu、Leu、Ile、芳香族氨基酸、Cys、Gly、Ser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氯化钠添加量较高的干酪。该研究可为开发低盐牦牛乳硬质干酪提供理论支持。
宋雪梅宋国顺梁琪张炎
关键词:牦牛乳硬质干酪游离氨基酸
牦牛酥油贮藏期间脂肪酸和健康评估指数变化被引量:3
2022年
该研究通过测定青藏高原牦牛酥油脂肪酸情况,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poiesis index,TI)、促健康指数(health promotion index,HPI)和低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比率(hypocholesterolemia/hypercholesterolemia ratio,HH)4个健康指数,探索和揭示贮藏期间牦牛酥油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功能活性脂肪酸及健康指数变化。采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牦牛酥油,在4℃下贮藏0、1、2、3、4、5个月,利用GC-MS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贮藏期内牦牛酥油中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为优势脂肪酸,海北和甘南酥油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相对含量分别为5.99%~4.62%和7.77%~6.60%;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含量分别为28.61%~26.42%和29.51%~26.95%;甘南酥油奇数碳链脂肪酸(odd carbon fatty acids,OCFA)相比新鲜酥油在5个月时显著降低(P<0.05),降低了0.5%;海北和甘南酥油中均检出反10-C18:1、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 acid,DPA)和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且在贮藏期结束时,仍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7.13±0.01)%、(0.12±0.01)%、(4.04±0.01)%和(8.98±0.08)%、(0.10±0.00)%、(6.66±0.1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n-3和n-6脂肪酸均显著降低(P<0.05),AI和TI显著升高(P<0.05),HPI和HH显著降低(P<0.05),但相较于水牛、荷斯坦等乳源的新鲜乳脂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牦牛酥油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呈现动态变化,在贮藏期结束后,多种功能性脂肪酸相较水牛、荷斯坦等乳脂相对含量依旧较高,根据健康指数评估,牦牛酥油在贮藏5个月后,健康指数水平高于水牛等反刍动物的新鲜乳脂。
杨静梁琪宋雪梅宋雪梅
关键词:贮藏脂肪酸
冷藏乳制作的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生物胺含量的变化
2023年
目的:揭示冷藏原料乳制作的干酪成熟过程中生物胺含量变化规律,评价其质量安全性。方法:以冷藏24,48,72 h牦牛乳制作的硬质干酪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干酪成熟过程中生物胺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6个月成熟过程中,不同冷藏牦牛乳制作的硬质干酪中生物胺含量呈升高趋势。牦牛乳冷藏时间从24 h延长到72 h时,其干酪中总生物胺、2-苯乙胺、尸胺、酪胺和腐胺含量也依次增大。成熟4个月后,冷藏72 h牦牛乳制作的硬质干酪中各生物胺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干酪。成熟6个月时,冷藏72 h原料乳制作的牦牛乳硬质干酪中生物胺总量和酪胺含量分别为(212.94±8.03),(81.04±3.92) mg/kg。结论:随着原料乳冷藏时间和干酪成熟时间的延长,干酪中生物胺含量增多,但是原料乳冷藏时间低于72 h时,其干酪中生物胺含量低于学者建议含量。
宋雪梅邱婷刘钰莹张炎张炎
关键词:牦牛乳冷藏硬质干酪生物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