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放
作品数: 32被引量:58H指数:4
  • 所属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甄磊
作品数:22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关节炎 婴幼儿 婴儿 血栓弹力图
崔硬铁
作品数:26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儿 血栓弹力图 婴幼儿 脓毒症
郝建宗
作品数:29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儿 血栓弹力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脓毒症
何明哲
作品数:19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婴幼儿 血栓弹力图 感染后 新生儿 婴儿
商浩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六边形 皮瓣 并趾 趾蹼 畸形修复
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对儿童软组织感染继发脓毒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D-二聚体变化对儿童软组织感染继发脓毒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软组织感染患儿138例为软组织感染组,并依据是否继发脓毒症将其分为普通感染组(99例)和脓毒症组(39例),另选择同期正常儿童6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检测CRP、ESR、PCT、IL-6及D-二聚体进行比较。结果软组织感染组CRP、ESR、PCT、IL-6、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通感染组CRP、ESR、PCT、IL-6、D-二聚体水平均低脓毒症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35 mg/L、ESR≥44 mm/1 h、PCT≥0.08 g/L、IL-6≥11 pg/L、D-二聚体≥0.72 mg/L是患儿软组织感染激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RP、ESR、PCT、IL-6、D-二聚体及五项指标联合检测AUC分别为0.578、0.680、0.784、0.881、0.824、0.921,5项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独检测。结论CRP、ESR、PCT、IL-6、D-二聚体检测在儿童软组织感染中明显升高,是软组织感染继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联合检测对预测价值更高,对继发脓毒症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任强冯彦华李京宴甄磊张放田苡任
关键词:软组织感染脓毒症血清学指标
血栓弹力图在儿童严重肢体感染后脓毒症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 通过比较儿童严重肢体感染后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变化,明确TEG对儿童严重肢体感染后脓毒症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骨一科收治的严重肢体感染患儿108例,男女比例为1∶1。所有患儿均在入院24 h内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判,并应用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是否伴有SIRS及SOFA评分进行分组。其中伴SIRS患儿分为重度脓毒症组(SOFA评分≥5分)46例和脓毒症组(SOFA评分<5分)37例;不伴SIRS者25例为单纯感染组。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6 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TEG及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脓毒症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明显长于脓毒症组和单纯感染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脓毒症组和单纯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脓毒症组R时间、K时间长于脓毒症组和单纯感染组,α角、MA、CI低于脓毒症组和单纯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时间与PT呈中度正相关,MA和CI与Plt呈中度正相关、CI与PT呈中度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SOFA评分与Plt呈中度负相关,与PT和APTT呈中度正相关;SOFA评分和TEG指标中的R时间及K时间呈中度正相关,与α角呈中度负相关,和MA值呈高度负相关,和C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EG相对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更能有效、直接地反映出脓毒症患儿的凝血功能变化,客观评价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识别体内高凝或低凝状态,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任强冯彦华甄磊郝建宗张放邵智利田苡任崔硬铁何明哲陈秋敬
关键词:脓毒症儿童肢体感染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紊乱
胸椎孤立性Rosai-Dorfman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20年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l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969年Rosai和Dorfman对其做了详细描述[1],并正式命名为Rosai-Dorfman病或SHML。至今病因仍不明确,典型表现为双侧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伴有发热,约43%的病例累及结外器官[2],最常见的结外部位是头颈部、皮肤、软组织、鼻腔和眼眶、骨骼、肾脏、唾液腺和中枢神经系统[2-5].孤立性结外骨骼病变极为少见,约占总发病的2%[6],而累及脊柱的病例罕见,容易误诊.我们收治1例孤立的胸椎原发RDD并出现了压缩性骨折,报道如下.
田苡任李承鑫任强张放郝建宗孟钊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骨骼病变胸椎唾液腺无痛性
开窗与钻孔减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引流与钻孔减压引流两种方法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骨一科收治的急性长骨骨髓炎患儿267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开窗减压引流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6.45±3.78)岁;钻孔减压引流组135例,男69例,女66例;年龄2~17岁,平均年龄(7.24±3.46)岁;随访1年,依据Levin评分比较两组末次随访优良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拔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病理性骨折例数;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前、术后1、3、5、7 d的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结果末次随访开窗减压引流组优良率为93.18%(123例)、钻孔减压引流组优良率为92.59%(12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治疗期间开窗减压引流组13例发生病理性骨折,钻孔减压引流组11例发生病理性骨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拔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显示开窗减压引流组低于钻孔减压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窗减压引流组和钻孔减压引流组术前CRP、ESR、PCT、IL-6及S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7d CRP、ESR、PCT、IL-6及SAA恢复情况比较显示,开窗减压引流组优于钻孔减压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窗减压引流和钻孔减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最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窗减压引流术后各项炎症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钻孔减压引流,且开窗减压引流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留置引流管天数缩短,降低了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其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明显�
任强冯彦华李京宴郝建宗田苡任张放
关键词:儿童开窗减压钻孔减压疗效比较
Salter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儿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Salter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儿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 joint,D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89髋)DDH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术式,将仅接受Salter截骨术治疗的40例(44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接受Salter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的40例(45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变化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4年,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儿骨性髋臼指数、CE角、Reimers指数均显著小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Mckay标准、Severin标准临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alter截骨基础上联合软组织松解,能够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显著降低DDH患儿骨性髋臼指数,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王康郝建宗张放何明哲崔硬铁
关键词:SALTER截骨术软组织松解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青少年痉挛性外翻足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痉挛性外翻足的非手术治疗的作用,减少有创治疗。保证儿童足的正常外观及行走功能。方法:2007年10月~2014年12月,7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单纯性痉挛性外翻足16例,男孩12例,女孩4例,年龄7~14...
张放甄磊何明哲崔硬铁王康商浩
关键词:青少年痉挛性外翻足
Ilizarov技术治疗外伤疤痕性马蹄足2例报告
目的:寻找应用Ilizarov 技术治疗外伤疤痕性马蹄足的经验.方法:对2 例车祸致下肢大面积碾挫伤植皮术后造成的疤痕挛缩性马蹄足的患儿,踝关节跖屈大于50 度,应用Ilizarov 技术矫形,2 例患儿小腿,踝关节及足...
张放甄磊何明哲周晓康
石家庄地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患儿致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行DDH超声检查的4个月内婴儿5201例进行髋关节检查。详细记录筛查婴儿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孕妇孕期情况、孕期胎位、羊水量、阳性体征、家族史、合并症等基本情况及超声测量结果。根据超声结果分为DDH组及非DDH组,对筛查出的DDH患儿进行综合干预并随访,记录其转归情况。对患儿的基本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本地区DDH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5201例婴儿共筛查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717例,占13.8%,其中发育性髋关节全脱位的34例,患病率6.53‰。717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经综合干预后,髋关节均恢复正常。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家族史、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合并先天性肌性斜颈、襁褓体位、羊水少、关节弹响、女婴并发DDH风险较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OR=2.75,95%CI:1.45~5.19)、合并先天性肌性斜颈(OR=5.26,95%CI:2.74~10.09)、关节弹响(OR=2.29,95%CI:1.60~3.28)、襁褓体位(OR=23.86,95%CI:15.82~35.99)是DDH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石家庄地区DDH在婴儿期发病率较高,有DDH家族史、合并先天性肌性斜颈、关节弹响,襁褓体位可能患有DDH,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干预,预后良好。
王康郝建宗张放何明哲崔硬铁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综合干预
足背六边形皮瓣重建趾蹼治疗先天性并趾畸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足背六边形皮瓣重建趾蹼在并趾畸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9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骨一科对收治24例(32个并趾)先天性并趾畸形患儿应用足背六边形皮瓣一期重建趾蹼并分趾矫形,术后观察足趾外观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4例(32个并趾)患儿均一期重建趾蹼并分离并趾,创面均一期闭合,均未植皮。术后随访3~24个月,足趾无屈曲挛缩,无明显瘢痕增生,趾蹼宽度正常。其中3例出现趾蹼爬移,其余趾蹼深度正常。所有患者足趾屈曲活动功能良好,患儿家长均表示满意。结论应用足背六边形皮瓣重建趾蹼治疗先天并趾畸形,无需植皮,操作简单,足趾外观及功能良好,临床效果较满意。
商浩张放罗鹏远任强冯彦华
关键词:并趾
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5—2017年由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患儿5例,日龄分别为3 d 2例,5、6、10 d各1例。均排除化脓性感染,均行MRI检查,证实为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其中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其余4例均行闭合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1例因就诊时骨折断端已出现骨痂,术中闭合复位失败,遂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其余4例均行闭合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其中4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易误诊,早期明确诊断需依靠MRI或超声检查,在治疗过程中,可靠及轻便的固定尤其重要。
何明哲孙一硕张放
关键词:骨骺肱骨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