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基明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祝飞

- 作品数:96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激波 激波风洞 激波干扰
- 朱雨建

- 作品数:73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
- 研究主题:激波 爆轰波 数值模拟 爆轰 激波干扰
- 罗喜胜

- 作品数:175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激波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激波管 汇聚
- 高文智

- 作品数:36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高超声速进气道 进气道 激波风洞 激波 激波振荡
- 司廷

- 作品数:162被引量:10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射流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激波 液滴 激波管
- 倾斜叶片贯流风机的降噪机理被引量:2
- 2000年
- 徐庶民徐立功杨基明徐先桂嵇成业李强
- 关键词:降噪机理
- 激波风洞中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问题实验研究
- 在考察和认识激波风洞运行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激波风洞流场建立过程的非定常效应加以合理地抑制和利用,考察了激波风洞中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的起动特性。通过调节进气道的内收缩比、压缩面前缘以及唇口前缘的钝度,研究了进气道的不同...
- 李祝飞黄舶贾立超杨基明罗喜胜
- 关键词:激波风洞高超声速进气道
- 文献传递
- 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 在多级压缩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中,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在前后两级压缩面交界的折角处会诱发壁面流动的分离,导致分离泡的产生。而分离激波与唇口处边界层相互作用,同样会诱发明显的壁面流动分离。这些分离现象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动态特征和...
- 黄舶李祝飞贾立超杨基明罗喜胜
- 关键词:高超声速进气道
- 文献传递
- 激波风洞内超燃冲压发动机三面压缩进气道流场实验研究
- 本文主要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三面压缩进气道的实验研究。利用来流马赫数4.5的直通式激波风洞,考察了三组具有不同压缩角度的进气道模型内部的流场情况。实验观测手段为油流法和高速纹影。同时,辅以数值模拟以有助于流场细节分析。纹影...
- 黄舶李祝飞杨基明罗喜胜
-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声速进气道激波风洞
- 文献传递
- 激波风洞内超燃冲压发动机三面压缩进气道流场实验研究
- <正>本文主要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三面压缩进气道的实验研究。利用来流马赫数4.5的直通式激波风洞,考察了三组具有不同压缩角度的进气道模型内部的流场情况。实验观测手
- 黄舶李祝飞杨基明罗喜胜
-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声速进气道
- 文献传递
- 爆炸波和涡的相互作用研究
- 本文基于双曝光全息干涉技术,在激波管上开展了爆炸波与涡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关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具体实现是,激波扫过翼状模型产生涡,在涡心以及离涡心一定距离上引爆爆炸丝,结果发现发生于涡心的爆炸对于涡有很强的...
- 赵攀峰王美利杨向龙吴瑶珂徐亮刘春阳杨基明
- 关键词:激波爆炸波全息干涉激波管
- 文献传递
- 强冲击波作用下液体抛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通过强冲击波作用下液体抛撒的系列实验,总结分析了抛撒液体尺寸、爆炸装药量、抛撒液体性质等对液体抛撒运动过程、抛撒半径及液体抛撒作用时间的影响,发现强冲击波作用下液体抛撒速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不同的实验参数对衰减系数将产生一定影响。
- 吴德义杨基明
- 关键词:爆炸抛撒
- 调峰电站及其蓄能技术被引量:2
- 2004年
- 介绍了调峰电站在电力供应、电网调峰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概述了调峰电站的主要类型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指出寻找新的蓄能方法的重要性 。
- 朱梅徐献芝杨基明
- 关键词:蓄能技术调峰电站电网电力供应
- 相近韦伯数条件下激波波后液滴初期变形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
- 2018年
- 以实验结合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韦伯数在2 100~2 700区间内,不同组合流动参数对液滴破碎初期变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实验中通过高速摄影捕捉到一系列具有明显差异的液滴变形模态,表明在相近韦伯数下液滴的初期变形仍受到气流速度、密度等具体流动参数的显著影响。以刚性球体替代液滴进行外流数值模拟,利用球体表面气动力分布推算出的液滴表面变形趋势与实际变形形态吻合,表明液滴的初期变形特征与外流流动分离和涡特征具有一致性。对流场和理论变形数据的分析显示,流动分离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对液滴作用力以及它们所诱导的液滴变形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分离发展与液滴变形过程的特征时间之比可由气液密度比的平方根表示,它决定了液滴早期变形的基本形态。分离发展阶段所占时间比例越高,即实验中气液密度比越高,则液滴更倾向于发展出单个显著的环形突起,反之则趋于形成多个相对均衡的突起。
- 易翔宇朱雨建朱雨建
- 关键词:液滴高速摄影
- 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结构的双尾鳍仿生机器鱼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结构的双尾鳍仿生机器鱼,传统的仿生机器鱼直线巡游状态下尾鳍的摆动会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向前的推进力也明显不足,针对此不足之处,设计了一款基于曲柄滑块结构的双尾鳍仿生机器鱼。本发明在鱼体的尾部巧妙...
- 张世武李校祥钱云朱靖秦丰华杨基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