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瑞敏
作品数: 121被引量:2811H指数:25
  • 所属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国庆
作品数:317被引量:3,722H指数:33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径流 水资源 降水 黄河中游
张建云
作品数:284被引量:5,384H指数:40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水资源 径流变化 降水 水文模拟
刘翠善
作品数:122被引量:1,792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径流 降水 水资源 黄河源区
金君良
作品数:111被引量:1,402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VIC模型 水文模拟 径流 水资源
鲍振鑫
作品数:78被引量:853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海河流域 径流 流域 水资源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榆林是我国"晋陕蒙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中心。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已影响到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摸清未来水资源需求规律,掌握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对于切实做好总量控制约束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榆林市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市水资源规划》,对未来水平年榆林市新增供水水源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榆林市未来水平年的可供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过去25年来,榆林市供水量增长较大,但地表水源供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地下水源供水所占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它水源的供水能力比较低。相关规划表面,即使在今后大型工程修建的基础上,供需矛盾仍难解决。因此,随着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论证大柳树、龙口、碛口三个引黄工程并利用好有限水源已经成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王小军贺瑞敏宋晓猛杨雨秋
关键词:水源规划可供水量
基于四元驱动的海河流域河川径流变化归因定量识别被引量:13
2021年
海河流域水资源极为短缺,河川径流下降显著,定量识别径流变化成因对于科学认识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支撑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基于模型参数区域化技术构建了海河流域可变下渗容量(VIC)模型,重构了流域天然河川径流序列。建立了气温变化、降水变化、下垫面变化和取用水四元要素驱动的河川径流变化归因定量识别技术体系,分析了4种因子在海河流域河川径流减少中的贡献。结果表明:①1956—2010年,人类活动是海河流域河川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忽略,其中气候变化的贡献约为1/3,人类活动的贡献约占2/3;气候变化中,降水下降的贡献远大于气温升高的影响,分别约为30%和4%;人类活动中,取用水的影响大于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分别约为55%和11%。②海河流域4个水资源二级区的河川径流变化成因相比,从北向南气温升高的影响减小,降水减小的影响增大,海河北系和海河南系的取用水影响较大,滦河流域径流变化时间较晚,徒骇马颊河径流变化程度最小。
鲍振鑫张建云严小林王国庆贺瑞敏关铁生刘艳丽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海河流域
珠江三角洲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在深入分析珠江三角洲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改进熵值法赋权的集对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了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研究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建议。
贺瑞敏王国庆张建云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能力指标体系集对分析改进熵值法
黄河流域大尺度水文过程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大尺度水文过程模拟是分析评价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输移方案中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Model,简称VIC模型)。将黄河流域划分为432个50 km×50 km正交网格,由108个雨量站1960~1970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插补到各个网格,根据土壤、植被分布资料,确定各网格的模型参数,进而模拟了黄河流域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对典型支流及区间径流量的模拟结果表明,VIC模型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能力,可用于评价气候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影响。
王国庆张建云贺瑞敏荆新爱
关键词:黄河流域径流模拟
基于流域水文模拟的径流变化原因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天然时期的降水径流资料,对SIMHYD降水径流模型进行了率定,并延展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过程。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分析了三川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SIMHYD模型对三川河流域月径流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绝对影响量呈增加趋势,人类活动是三川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王国庆贺瑞敏李亚曼荆新爱
关键词:水文模拟气候变化水土保持径流变化
RCCC-WBM水量平衡模型在北方典型流域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流域水文模型是开展环境变化影响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工具。以山西省的5个不同尺度的代表性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RCCC-WBM模型在山西省的区域适用性。结果表明:RCCC-WB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山西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点,对典型流域月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超过65%,水量模拟误差也较小,该模型在山西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山西省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赵建华王国庆张建云贺瑞敏万思成
关键词:典型流域
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了由WMO、UNESCO、UNDP和IAHS等一些国际组织发起并推动开展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气候变化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综述了气候变化的事实、...
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
文献传递
环境变化对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利用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天然时期的降水径流资料,对SIMHYD降水径流模型进行了率定,并应用该模型延展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过程。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分析了三川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SIMHYD模型对三川河...
王国庆贺瑞敏张建云
关键词:三川河流域降水径流径流模型径流量变化
文献传递
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75
2009年
黄河中游水资源匮乏,分析水文要素变化趋势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流域地貌特征及水文站控制情况,将黄河中游划分为3个区间,分别为:河-龙区间、龙-三区间和三-花区间,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与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检验了各区间年径流量的历史变化趋势。采用设定情景与水文模拟相结合的途径,评估了不同区间河川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1950-2005年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干流控制站实测径流量与区间径流量均具有显著的减少趋势。若气温升高1℃,年径流量将减少3.7%-6.6%;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若降水减少10%,河川径流量将减少17%-22%;近些年黄河中游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是河川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刘翠善
关键词:黄河中游降水气温敏感性
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被引量:304
2014年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综合理解城市水循环演变过程,结合城市水文学的发展历程,剖析水循环过程对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响应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化对水循环过程、洪涝灾害、水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系统归纳了城市化水文效应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变化环境下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关键技术难题,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如城市化降水效应的机理、不透水面的分布及有效性评估、城市化与水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与综合城市水资源管理及需水预测等。
张建云宋晓猛王国庆贺瑞敏王小军
关键词:水循环水环境水生态水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