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博
-

-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孙东晓

- 作品数:231被引量:61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荷斯坦牛 产奶性状 奶牛 引物 SNP
- 苏敬良

- 作品数:173被引量:84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防制 鸭疫里默氏菌 人兽共患病 单克隆抗体 新型鸭肝炎病毒
- 高健

- 作品数:44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乳房炎 乳房炎 奶牛 源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史言

- 作品数:51被引量:2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 研究主题:黄牛 地方性氟病 有机锗 锗 硒
- 刘钟杰

- 作品数:131被引量:35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水提液 大鼠成骨细胞 SLT 成骨细胞
- 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现存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研发新型的乳房炎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乳房炎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实验室检测方法以及自动挤奶平台下的乳房炎"在线"检测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
- 刘修权高健韩博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生物标记物在线检测
- 文献传递
- 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和演化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和可能的流行趋势,使用EBURST对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数据库中的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牛源MRSA和医源MRS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的牛源mecA+MRSA为CC97(ST1623和ST1624)、CC5(ST5)、CC59(ST87)、CC509(ST89)及单独的序列型(ST1622和STST1625);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25.25%和12.54%的分别属于CC97和CC705,但仍有一半以上的菌株分布在众多、较小的克隆复合群中。同时,本实验室对我国5株SCCmecⅣ型和1株未分型MRSA、28株非mecA基因介导的MRSA和11株甲氧西林敏感(MSSA)菌株的MLST分型分析显示,我国mecA+MRSA分布在CC97、5、6和CC9 4个克隆复合群(CCs)中,6株MSSA属于CC97,新发现的28株mecA-MRSA菌株的序列型(STs)为ST121、120、398、97、2154、25、20和938。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表明,目前,MLST数据库中所有牛源mecA+MRSA可能均由MSSA获得SCCmec而产生,且相对于特定的医源MRSA(mecA+)菌株的快速扩散而导致在某一区域形成大规模流行的现状,牛源MR-SA可能仍在形成流行的早期,已形成的MRSA尚未大范围扩散,但有可能沿着医源MRSA的流行模式发展;并且遗传多样性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抗原异质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腺炎疫苗的研制较为困难。
- 王登峰李建军吴建勇杨学云高攀韩博王治才
- 关键词:奶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
- 奶牛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传播途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奶牛乳房炎在给奶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影响原料奶的品质,关系着人类健康。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是典型的强传染性病原菌。2019年7月北方地区某奶牛场暴发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乳房炎月度发病率约4%,无乳链球菌占比56%。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该牧场奶牛乳房内、外多个位点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阐明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传播途径。本试验共采集多个位点样品667份,共鉴定出无乳链球菌102株,其中奶样中的检出率为13.1%(26/198),粪便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5.0%(5/20),垫料样品中的检出率为0(0/30),口腔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6.2%(11/42),乳头末端皮肤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6%(4/156),奶衬内壁拭子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9%(2/104),正常奶厅挤奶员手臂拭子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3.6%(3/22),洗手液、泡杯液样品中的检出率为0(0/30)。结果显示,该奶牛场主要存在的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有两条:挤奶厅接触传播(以挤奶工人的手臂传播为主)和粪—口—乳房传播。该奶牛场应着重针对这两条传播途径进行相应防控,形成综合性管控方案。本试验通过对无乳链球菌检出率进行综合分析,为该奶牛场制定乳房炎防控、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武乃雯陈鹏朱春燕刘凯程佳周曼韩博高健
-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奶牛乳房炎
- 低温对腹水综合征肉鸡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2年
- 40 0羽 1日龄AA肉鸡 ,14日龄时保优淘弱 ,随机分群 ,其中 10 0羽在正常温度 (2 0℃ )下饲养 ,为对照组 ;15 0羽在低温 (11℃ )环境下饲养设为试验 1组 ,10 0羽低温 (11℃ )环境的试验鸡日粮添加 1%L 精氨酸设为试验 2组 ,用低温单因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 ,分别于 3周、4周、5周、6周、7周采集血液和脏器 ,检测自由基 (FR)、丙二醛 (MDA)含量、SOD活性 ,结果表明 :试验 1组 3周龄时的非腹水肉鸡肺脏自由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7周龄时的腹水肉鸡肝、肺自由基含量、SOD活性却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时体内产生自由基的过程明显减慢 ,但体内蓄积的MDA含量始终高于相同时间的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试验 2组的肉鸡MDA含量 3周、4周时接近试验 1组的MDA(P >0 0 5 ) ,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5周、6周、7周时 ,MDA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仅显著 (P <0 0 5 )或不显著 (P >0 0 5 ) ,SOD活性始终接近对照组 ,两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说明日粮添加 1%L 精氨酸 ,能增加机体的抗氧化性能 ,降低体内的自由基含量。
- 韩博王小龙
- 关键词:自由基代谢肉鸡腹水综合征MDASODL-精氨酸
- 碘硒缺乏对黄牛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为了阐明低碘低硒环境中黄牛血液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规律和发生机理,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五常市牛家镇自然状态下生长的15头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其中(1)组每日补碘(碘化钾)0.7mg·kg-1;(2)组每日补硒(亚硒酸钠)0.2mg·kg-1,(3)组每日补碘硒分别为0.7mg·kg-1和0.2mg·kg-1。连续饲喂一个月。于试验的第0d和30d,分别对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血液自由基(FR)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T3、T4、TSH含量进行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当地黄牛饮水碘3.82μg·L-1,饲料碘0.285mg·kg-1,饲料硒0.0498mg·kg-1,血清蛋白结合碘7.02μg·(100mL)-1,全血硒0.14mg·L-1,周围生活的人群甲状腺肿占21.80%。综合分析,试验区为低碘低硒环境。结果表明;3组黄牛全血GSH-px、CAT活性极显著地升高,自由基净含量明显下降,血清T3、含量升高,TSH降低、加碘组T4含量升高,加硒组T4略有升高,但统计不明显,碘硒组T4含量有所下降。红细胞SOD和MDA在整?
- 韩博史言王伟刘大森康世良梁俭
- 关键词:黄牛自由基代谢
-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神经症状、突然死亡和肝脏肿大出血。病原有3种,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Ⅱ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分别局限于英国和美国。不同血清型毒株具有不同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且无免疫交叉反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且已完成了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并随之出现RT-PCR诊断技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吴培福张国中宋宇韩博苏敬良
-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
- 动物地方性氟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3
- 1999年
- 动物地方性氟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王伟,韩博,史言氟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牙齿、骨骼的形成和结构,以及钙磷代谢均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通过饲料、饮水和空气等介质摄入过量的含氟化合物,在体内产生蓄积,引起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的全身...
- 王伟韩博史言
- 关键词:动物地方性氟病
- 应用鸭胚肝细胞扩增鸭肝炎病毒被引量:3
- 2009年
- 吴培福张国中韩博苏敬良
- 关键词:新型鸭肝炎病毒细胞扩增血清学试验鸭胚剖检病变
- 骨调素在骨骼代谢中的表达与调控
- 2007年
- 本文对骨调素(OPN)的分子结构及其基因表达与调控和在骨骼重建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 曲伟杰王建舫李顺成韩博
- 关键词:骨调素
- 高氟环境对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0年
- 通过检测宁夏某地奶牛内外环境中的饮水、饲料和土壤氟、硒、铜及血氟、毛氟、尿氟和全血硒、铜,证实该场奶牛高氟低硒低铜。日粮添加0.26mg/kg硒和3.2mg/kg铜,连续饲喂3个月,低硒低铜现象消失,但高氟仍旧存在。高氟使奶牛子宫复旧时间、首次发情时间和产后配妊天数分别延长6.6d、6d和38.5d,产后孕酮含量始终低于健康奶牛。同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和乳房炎发病率分别高于健康奶牛16.7%和13.3%,头日均产奶量减少0.8kg,说明高氟环境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 韩博史言
- 关键词:奶牛繁殖性能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