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杰
所属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所在地区: 辽宁省 沈阳市 研究方向: 农业科学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董怀玉 作品数:87 被引量:600 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高粱 抗性 病害 茎腐病 徐秀德 作品数:114 被引量:671 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高粱 玉米 丝黑穗病 生物学特性 丝黑穗病菌 王丽娟 作品数:65 被引量:342 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高粱 抗性 茎腐病 西瓜 徐婧 作品数:51 被引量:183 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高粱 炭疽病 玉米 生物学特性 种质资源 胡兰 作品数:117 被引量:513 H指数:13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高粱 MSTN 玉米 MSTN基因 大骨鸡
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0 2015年 为给玉米大斑病抗病育种和生产上进行抗性基因轮换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2012—2013年,用田间人工接种玉米大斑病菌混合菌种的方法,对283份国内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抗性鉴定与评价。在加大玉米种质对大斑病菌种群的抗性选择范围条件下,鉴定筛选出以5级中抗为主的抗病种质116份。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差异。但总体抗病能力较低。国内玉米种质对大斑病的抗病能力强于新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的抗病能力。具Ht1背景种质的抗性丧失较为严重,具Ht2、Ht3和Ht N背景种质的抗性相对较好。 陶烨 王丽娟 刘可杰 刘丽云 董怀玉关键词:玉米种质 玉米大斑病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的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监测我国玉米灰斑病菌的种群及其分布,本研究于2016年-2019年从全国17省(直辖市)87地市(自治州)采集了1341份玉米灰斑病样本,分离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到菌株4186株,从中鉴定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 3272株、玉米尾孢C.zeina 914株。结果表明,引起我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有玉蜀黍尾孢C.zeae-maydis和玉米尾孢C.zeina两个种,而且这两个种在我国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和安徽地区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蜀黍尾孢;河南的西、南部和陕西的中、南部是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混合发生;湖北、四川和湖南虽然分离到了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两种菌,但以玉米尾孢为主;贵州和云南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米尾孢。 刘可杰 董怀玉 王丽娟关键词:玉米灰斑病 种衣剂和微肥对玉米茎腐病发生危害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选用8个玉米种衣剂和硫酸锌、氯化钾等两种微肥对玉米茎腐病发生危害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选用适宜的玉米种衣剂品种包衣处理玉米种子,可对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危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茎腐病发病率最高可降低52.83%;合理增施锌、钾等适宜微肥可有效改善玉米植株自身对病害的抵抗能力,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最高可降低56.06%;种衣剂与微肥协同处理对玉米茎腐病的抑制作用总体呈现出效果叠加作用,发病率可减轻63.57%。推荐应用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450 g/L种菌唑悬浮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剂等对玉米茎腐病发生危害抑制效果较理想的种衣剂品种。 董智 王丽娟 王丽娟 刘可杰 侯志研 董怀玉关键词:玉米 种衣剂 微肥 茎腐病 辽宁常用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1 2014年 2012~2013年,应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目前辽宁省玉米生产中应用的55份玉米品种进行抗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Leonard et Suggs]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对大斑病表现1级高抗(HR)的品种4份、3级抗病(R)的品种9份和5级中抗的品种16份。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中,表现为中等抗病或感病品种占大多数,表现高抗的玉米品种较少。 董怀玉 王丽娟 刘可杰 张明会 徐志平关键词:玉米 大斑病 抗性鉴定 北方春玉米区玉米穗腐病禾谷镰孢菌复合种SCAR类型测定 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禾谷镰孢菌特异性引物Fg16F/R,对分离自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玉米穗腐病籽粒病原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 arium gramine arum clade)的45株菌株作SCAR类型测定,并通过基因序列测定解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玉米穗腐病籽粒中携带的病原禾谷镰孢菌复合种存在两种SCAR类型:即类型1(F.gramine arum)和类型5(F.as iaticum),分别占供试菌株的80%和20%,并以F.gramine arum为优势致病种类。 董怀玉 王大为 王丽娟 刘可杰 姜钰 徐秀德 左驰关键词:玉米 PCR 我国不同地区高粱籽粒寄藏真菌种群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分离培养检验法,对采自我国13个省17市区的274份高粱籽粒寄藏真菌类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分离获得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曲霉菌(Aspergillus spp.)、镰孢菌(Fusarium spp.)、青霉菌(Penicillium spp.)、芽枝孢菌(Cladosporiumspp.)、蠕孢菌(Bipolaris spp.)和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p.)共7个不同类群真菌。在分离到的真菌中,链格孢菌、曲霉菌和镰孢菌等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3.61%、16.6%和14.98%,高粱籽粒带菌率、带菌种类及分离频率地区间差异明显。 胡兰 徐秀德 姜钰 刘可杰关键词:高粱 FaDREB1基因RNAi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2005年 以pMD18-T-FaDREB1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FaDREB1基因RNAi的植物表达载体pART27-FaDREB1(1)-FaDREB1(2),并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中。对于研究RNAi的机理和应用以及研究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刘可杰 吕淑霞 沈世华关键词:RNAI 植物表达载体 我国玉米新病害—玉米尾孢灰斑病研究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与小麦和水稻并称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不但是人类的主粮,更是饲料、轻工和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普遍发生并造... 刘可杰关键词:玉米灰斑病 种群分布 抗性评价 QTL定位 文献传递 高粱缺素症状的研究 水培的方法对高粱必需的13种矿质营养元素的缺素症进行研究,明确各种缺素症的症状,为病害诊断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研究配制的缺素营养液能够有效的诱导高粱产生缺素症状,而且可重复性好,试验结果可以为高粱缺素症的诊断提供科学依... 刘可杰 徐秀德关键词:病变程度 矿质营养元素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旱作农田水资源研究 被引量:27 2008年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多为二、三年左右的丰枯交替,并有持续4年以上的连续干旱,尤其是1980年以后连续干旱的年份较多。区域内春旱严重,夏季降水明显集中,秋季水分收支基本平衡。以土壤水分季节变化情况可分为:冬季土壤水分凝聚、冻结、累积阶段,春季解冻、返浆、土壤水分大量蒸散阶段,夏季土壤水分大量累积阶段,秋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阶段。 冯良山 孙占祥 郑家明 侯志研 惠成章 刘可杰关键词:水资源 农田 风沙半干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