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萍
作品数: 28被引量:95H指数:6
  • 所属机构: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 所在地区:贵州省 贵阳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唐先勇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青少年 韧性 家庭教育对策 单亲家庭
许永强
作品数:5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被害人 司法体制改革 犯罪人 刑事法律关系 法律援助
周习文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阳性症状 犯罪类型 心理健康状况 女性罪犯 女性服刑人员
司廷俊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公安厅
研究主题:犯罪原因 犯罪防控 抢劫犯罪 抢劫 抢夺犯罪
沈洁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适应 进城务工人员 抑郁情绪 女性服刑人员 社会支持
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的维护被引量:1
2008年
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警察个人心理健康,面对的是全体民警,包含没有心理问题的民警;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更重要的是维持和促进警察心理持久的完善和提高;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是为了帮助警察恢复心理正常,预防警察心理疾病的发生;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可以进一步提升心理正常的警察心理素质,充分发展警察的心理效能。
刘贵萍
关键词:警察心理健康
对被害人的社会援助需进一步完善被引量:9
2003年
在对比国外关于被害人的援助制度以及分析我国目前被害援助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应当以国家法律援助制度作为基础和保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对被害人予以关注,使各项援助制度和措施行之有效。
刘贵萍许永强
关键词:被害人社会援助援助制度法律援助
论城市贫困群体社会心理冲突与社会支持被引量:1
2004年
亏损、破产和效益较差企业的职工已成为当今城市贫困的主体,贫富差距极易使其心态失衡,潜伏着不安定因素,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只有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护与支持体系,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刘贵萍
关键词:城市贫困群体社会心理社会支持社会保护再就业培训养老保险制度
贵州省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SCL-90)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对贵州省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服刑人员的刑期长短、年龄大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犯罪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服刑人员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尤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得分极为明显。而且刑期、年龄、犯罪类型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监狱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异常,并且需要对不同的服刑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唐先勇刘贵萍
关键词: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阳性症状刑期犯罪类型
依法行政是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
2003年
依法行政就是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依法行政在公安行政执法活动中主要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要求。它要求公安机关在执行活动中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刘贵萍
关键词:依法行政公安机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侵权行为公民权利法律责任
对贵阳市拐卖儿童犯罪的犯罪学分析
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研究拐卖儿童的犯罪,通过对犯罪人、被害人、犯罪行为的逐一关注并分析,找到拐卖儿童犯罪的特点、规律,使打击更具针对性,使预防和控制拐卖儿童犯罪的方法、措施更为具体,并能够从日常生活中...
刘贵萍
关键词:拐卖犯罪人被害人犯罪行为
文献传递
论被害人的心理演变被引量:7
2002年
对被害人的研究是对社会犯罪现象的一个研究角度,犯罪与被害都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概念,二者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研究被害人的心理演变,提高防范被害的意识,减少被害的发生,亦即减少了犯罪的发生。
刘贵萍
关键词:被害人社会犯罪相互依存社会互动
对当前警察心理压力源的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警察职业环境中存在着比常人更多的负向刺激物,警察在工作实践中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压力事件,压力事件及压力情境构成警察的心理压力源,工作压力源成为警察心理压力源的主要内容。
刘贵萍叶亨奎
关键词:工作压力源
论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心理咨询方法
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中,罪犯心理咨询是最基本、最常用心理矫治方法,在监狱罪犯改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罪犯心理矫治的主导工作,也是罪犯心理矫治的重要方式。
刘贵萍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心理咨询
文献传递
论刑事法律关系"三元结构模式"的建立被引量:16
2003年
长期以来,刑事法学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从犯罪人(加害方)的角度着手的,很少从被害人(受害方)视角去考察。但作为确定刑事法学研究架构的刑事法律关系,其主体应当包含被害人,即应将传统的刑事法律关系———犯罪人与国家的"二元结构模式"改造为犯罪人、被害人和国家的"三元结构模式"。
刘贵萍许永强
关键词:刑事法律关系犯罪人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