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庆
作品数: 324被引量:1514H指数:17
  • 所属机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海昌
作品数:587被引量:2,102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恒磁场 一氧化氮 冠状动脉疾病
贾国良
作品数:669被引量:2,781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介入治疗 心肌梗塞
程何祥
作品数:132被引量:40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恒磁场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乳鼠 心肌细胞内游离钙
郭文怡
作品数:361被引量:1,447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谢莉萍
作品数:67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合浦珠母贝 生物矿化 基质蛋白 珍珠质 碱性磷酸酶
分子影像监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预处理促进体外和体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存活与增殖的研究
2011年
干细胞疗法为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组织再生带来希望,然而体内移植后干细胞的不良转归严重制约了其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或可对干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同时,分子影像可作为干细胞研究的有力手段,实现体内外干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可视化与实时定量监测。该研究首先培养了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然后运用报告基因光学成像等分子影像学方法,对体外及体内移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与增殖进行示踪和定量分析,并观察VEGF预处理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光学成像和定量分析结果提示,VEGF可以显著改善体外缺氧损伤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存与增殖,并延长其体内移植后的生存时间。由此证实,分子影像可以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与体内生物学过程进行无创、直观、高通量监测,并能有效评价保护性因子VEGF对细胞的作用。
范伟伟王亚斌张荣庆李聪叶李霜曹丰
关键词:分子影像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和非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 (RHD)心房纤颤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是否存在 Ca2 + 超载 .方法 急性分离 RHD伴 AF和非 AF患者的心房肌细胞 ,用 Fluo- 3作为钙指示剂 ,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 Ca2 +浓度 .结果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明显高于非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5 17± 98) nmol· L- 1 vs(2 6 2± 6 5 ) nmol· L- 1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1) .结论  RHD伴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存在Ca2
周更须梁延春张荣庆贾国良蔡振杰
关键词: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钙离子
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_(to)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得到大鼠单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灌流卡维地洛前后Ito电流的变化。结果灌流0.1mM及1.0mM卡维地洛后,Ito电流密度分别为(pA/pF):(5.06±1.98),(3.91±0.66),P<0.05;不同去极化电压水平Ito电流值也有明显减小,I-V曲线向下方移位。结论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具有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趋势。
曹艳杰王海昌杜俊杰张荣庆张清贾国良招明高
关键词:卡维地洛膜片钳技术
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的血液及组织相容性
2007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血栓、生化指标和重要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评估其血液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外科实验室完成。以聚合高分子材料为药物载体,采用微喷法制备雷帕霉素支架及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实验分组:8只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复合药物组和雷帕霉素组,每组4只。复合药物组应用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组应用雷帕霉素支架。再狭窄模型采用国际公认的小型猪冠状动脉过度扩张再狭窄模型。每只猪于冠状动脉中成功置入上述支架各2枚。术后两组小型猪服用硫酸氯吡格雷75mg/d抗血小板治疗,雷帕霉素组服用3个月,复合药物组服用1个月。实验评估:①观察术后动物行为状态。②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7d,4,12周分析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③麻醉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置入段血管,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计算管腔面积丢失率。管腔面积丢失率(%)=(支架围绕面积-管腔面积)/支架围绕面积×100%。④取肺、肝、肾组织及支架血管段供血的心室壁行组织学观察。结果:8只小型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动物行为学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月造影时,动物心率、血压、体质量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也无明显行为异常及饮食、排尿便异常。②血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测结果:复合药物组、雷帕霉素组术后2d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术前[分别为(13.1±2.8)×109,(7.2±2.1)×109L-1;(12.5±3.3)×109,(6.3±2.2)×109L-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7,3.08,P<0.05);其余各时段两组外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γ-血清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肌酐、尿素氮未见明显改变(P>0.05)。③血管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组血管均
刁繁荣吕安林张薇李军杰张荣庆苑媛胡小菁胡艳
关键词:组织相容性雷帕霉素替罗非班生物材料
新型颈动脉再狭窄兔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为了解再狭窄发生机制 ,进行再狭窄预防研究建立新西兰兔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直流电刺激的方法刺激兔颈总动脉外膜 ,在初步产生动脉纤维斑块的基础上 ,给予球囊扩张。结果 :通过血管造影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证实兔颈总动脉发生了动脉再狭窄病理改变。模型组血管腔内面积明显缩小 (P<0 .0 1) ,血管内膜增厚 (P<0 .0 1)。结论 :采用封闭群动物新西兰兔建立的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具有模拟性好、死亡率低。
汝磊生贾国良李飞李妍张荣庆李伟徐凯
关键词:颈总动脉再狭窄
弱恒磁场对人脐静脉及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研究弱恒磁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的第 2 - 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 3- 8代兔主动脉内皮细胞 ,分为对照组、磁场组及磁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0 5Gs ,作用时间为 4 8h。用 [3 H]-TdR法及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磁场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磁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组 (P <0 0 5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完全阻断了磁场的促增殖作用 ,磁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 (P >0 0 5 )。结论 :0 5Gs的恒磁场可以促进人脐静脉及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 ,这一作用依赖于酪氨酸激酶途径。
李飞贾国良张荣庆刘兵赵新国
关键词:内皮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河豚毒素的分布及动物对它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综述了河豚毒素在各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体内或体表)和微生物中的分布,分析了不同动物对河豚毒素的拮抗作用的方式和机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王冠男谢丽萍张荣庆
关键词:河豚毒素拮抗作用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钙化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非调脂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VSMC分为对照组、钙化组和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1、5、10μmol/L)组。钙化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加入...
张荣庆
文献传递
高浓度胰岛素对无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观察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高浓度胰岛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产生一氧化氮 (NO即 EDRF)功能的影响 .方法 第 2~ 4代的 HUVEC以普通 DMEM培养液培养 3d后 ,试验组换用含 14.35 ,2 8.70和 5 7.40 nmol· L- 1重组人胰岛素的无血清无酚红 DMEM培养液培养 ,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血清无酚红 DMEM培养液培养 .每 2 4h换液 1次至72 h,换液时利用 Griess反应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 NO代谢产物— NO2 - 离子的 2 4h累积量 .结果 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2 8.70和 5 7.40 nmol· L- 1 胰岛素培养 48h可以使HU VEC培养上清 NO2 -离子的 2 4h累积量显著减少 .对照组 (4 7.0± 4.0 ) nmol,2 8.70 nmol·L- 1 胰岛素组 (4 0 .9± 3.4)nm ol;5 7.40 nm ol· L- 1胰岛素组 (38.1± 1.9) nmol,P<0 .0 5 .结论 高浓度胰岛素 (>2 8.70 nmol· L- 1 )长时间 (>48h)作用可以减少无血清培养的 HUVEC NO的产生 .由于NO是心血管系统重要的保护因子 ,高浓度胰岛素可能通过本途径直接促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胡靖华贾国良张荣庆
关键词:胰岛素血管内皮细胞脐静脉一氧化氮
雷帕霉素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和NO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增殖、凋亡及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SD雄性大鼠的骨髓EPCs,无菌条件下培养6d;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及不同浓度(0.1,1.0,10,100μg/L)雷帕霉素组.各组皆于24h后收集标本,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液中的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100μg/L的雷帕霉素可抑制EPCs增殖及NO分泌,并诱导EPCs凋亡(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1.0~100μg/L的雷帕霉素可抑制EPCs的增殖及NO分泌,并诱导EPCs凋亡.
郭文怡程何祥许旭东张荣庆王海昌
关键词:雷帕霉素内皮祖细胞凋亡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