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
作品数: 27被引量:179H指数:7
  • 所属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孙薛亮
作品数:34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复杂性肛瘘 括约肌 克罗恩病 肛瘘 疗效分析
王晓鹏
作品数:38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复杂性肛瘘 括约肌 便秘 疗效观察 生肌膏
吴本升
作品数:65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传输型便秘 复杂性肛瘘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观察 便秘
徐治中
作品数:13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血竭散 结肠组织 黄芩苷 结直肠癌
甄曙光
作品数:38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肛瘘 术后创面愈合 复杂性肛瘘 创面愈合 生肌膏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龙血竭治疗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龙血竭治疗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FC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57例PFC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保留括约肌引流挂线术后内科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33,IFX联合龙血竭片)和对照组(n=24,IFX)。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时肛瘘疗效、疾病缓解情况以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内镜下缓解率与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BMI、CD简化内镜(SES-CD)评分、CD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和肛周疾病活动指数(PDA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BMI和C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SES-CD评分和P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龙血竭治疗PFCD相比于单用IFX可更有助于提高瘘管治愈率以及促进肠黏膜溃疡愈合。
孙薛亮王晓鹏徐治中何宗琦文科
关键词:英夫利昔单抗龙血竭临床疗效
保留括约肌术分期论治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研究
背景:肛瘘是克罗恩病最常见的肛周病变之一,是医学界的一种难治性疾病,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疾病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肛瘘手术方式来治疗,否则容易导致手术失败。虽然国内...
文科
关键词:肛瘘中医挂线疗法
文献传递
血竭散联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血竭散联合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5月苏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确诊的CD患者59例,根据内科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血竭散联合IFX)27例和对照组(IFX)32例。观察两组治疗14周时腹痛症状及评分、内镜缓解率、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临床缓解率、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IFX谷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粪钙卫蛋白(FC)含量、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腹痛评分、SES-CD评分、CDAI评分、FC含量、PLT计数、D-D和FIB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96.3%vs 93.8%)和CDAI评分(108.3±11.4 vs 106.9±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率(82.4%vs 45.0%)、内镜缓解率(88.9%vs 59.4%)、IFX谷浓度[(4.2±1.1)μg/mL vs(2.4±0.7)μ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评分(0.4±0.1 vs 1.2±0.3)、SES-CD评分(1.7±0.6 vs 2.9±1.1)、TNF-α浓度[(47.8±6.2)pg/mL vs(106.4±8.9)pg/mL]、FC含量[(34.8±5.3)μg/g vs(72.5±6.2)μg/g]、PLT计数[(184.4±12.8)×10^(9)/L vs(266.4±15.3)×10^(9)/L]、D-D[(0.3±0.1)mg/L vs(0.8±0.1)mg/L]和FIB[(2.6±0.3)g/L vs(3.9±0.2)g/L]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竭散联合IFX比IFX单药能更好地改善CD患者高凝状态,缓解腹痛,提高IFX谷浓度,促进肠黏膜溃疡愈合。
徐治中杜骏杨筱何宗琦文科孙薛亮
关键词:血竭散克罗恩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瘘管组织和血液的炎症指标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肛瘘患者瘘管组织及血液中炎症指标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苏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CD肛瘘患者(CD肛瘘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50例非CD的肛瘘患者作为非CD肛瘘组。比较两组患者瘘管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2、IL-23、IL-17A、IL-6水平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血液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粪便钙卫蛋白(FC)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D肛瘘患者瘘管组织和血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肛瘘组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28.9±8.5)岁。非CD肛瘘组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31.3±5.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Park's分型、肛周疾病活动指数、Wexne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CD肛瘘组比较,CD肛瘘患者瘘管组织中TNF-α、IL-12、IL-23、IL-17A、IL-6的水平更高,血液CRP、PLT、FC、ESR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肛瘘患者瘘管组织中IL-12与血液CRP(r=0.451,P<0.05)、WBC(r=0.414,P<0.05)呈正相关。结论CD肛瘘患者的瘘管炎性因子水平高于非CD肛瘘患者,且与血液炎症指标呈正相关,或许可作为CD肛瘘靶向精准治疗的参考。
张莉孙薛亮韩娟张兆征文科
关键词:克罗恩病肛瘘炎性指标
克罗恩病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研究进展
2018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肛瘘是肛周CD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病率为13%~27%[1].70%~80%的CD肛瘘为复杂性肛瘘,临床特征多为瘘管上皮化程度低、内口位于直肠、同时或短期内出现多根瘘管、累及高位肛门括约肌[1].手术治疗CD肛瘘肛门失禁风险大,首选保留括约肌术式.我们对CD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近期研究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提高CD肛瘘外科治疗提供新思路.
孙薛亮王晓鹏甄曙光文科
关键词:肛瘘手术瘘管括约肌肛门
浅谈痔的手术治疗沿革
2007年
痔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痔的治疗目前仍是肛肠学科的热点之一。随着对于痔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治疗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但大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现将痔的手术治疗沿革进行简要分析。
文科谷云飞
关键词:手术方法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血竭散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组织Notch1、Nrf2、GPX4和PTGS2表达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血竭散缓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运用BATMAN-TCM数据库挖掘血竭散治疗C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并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建立CD大鼠模型行体内实验验证。造模后,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竭散低、高剂量组和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酸基]-S-苯甘氨酸叔丁酯(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 t-butyl ester,DAPT)组,每组各6只。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细胞内结构域(Notch1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1)、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蛋白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otch1和PTGS2是血竭散潜在靶点;调控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脂代谢是血竭散潜在作用机制。血竭散组和DAPT组干预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血竭散组和DAPT组能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4-HNE表达(P<0.05);抑制Notch1 mRNA表达,上调Nrf2 mRNA表达(P<0.05);减少NICD1和PTGS2蛋白表达,增加Nrf2和GPX4蛋白表达(P<0.05)。结论血竭散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增强Nrf2/GPX4活性,抑制肠黏膜细胞脂质过氧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缓解CD肠炎。
洪寅雯吴本升徐治中杜骏高莹文科孙薛亮
关键词:血竭散克罗恩病NOTCH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黄葵敛肠汤通过调节IL-6/STAT3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改善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的炎症作用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黄葵敛肠汤治疗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予以黄葵敛肠汤和美沙拉嗪治疗。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和组织学评分评估肠道损伤,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23和IL-17含量,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测定结肠中IL-6、IL-23、IL-17、糖蛋白130(glycoprotein 130,gp130)、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γ,RORγt)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含量。通过蛋白印迹测量结肠中STAT3和p-STAT3的表达。结果:高剂量的黄葵敛肠汤和美沙拉嗪能明显增加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DAI评分,改善肠道炎症,显著降低组织学评分,明显减少IL-6、IL-23、IL-17、gp130、RORγt和STAT3等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相关炎性因子。Western blot发现,黄葵敛肠汤可抑制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p-STAT3表达。结论:黄葵敛肠汤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特别是高剂量的黄葵敛肠汤能显著改善肠道炎症,具有和美沙拉嗪相当的疗效。黄葵敛肠汤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起抗炎作用。
何宗琦周青吴本升文科王晓鹏陈玉根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外科坐浴方熏洗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外科坐浴方熏洗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苏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肛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剔除2例,治疗组剔除1例。对照组给予外科坐浴方熏洗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外科坐浴方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第7天,治疗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治疗组的创面渗出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治疗组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外科坐浴方熏洗可减轻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量,能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
杜骏徐治中高莹孙薛亮吴本升文科王晓鹏何宗琦
关键词:创面愈合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评价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术式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完成17例次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术后3d疼痛评分2—4分,平均(2.9±0.8)分,术后7d疼痛评分0~4分,平均(0.9±1.1)分。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4个月,3例术后单纯括约肌间沟切口感染,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换药痊愈;1例括约肌间沟切口经内口与肛管相通,经直接切开后换药痊愈;1例术后复发形成括约肌间瘘。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漏气现象(Wexner评分2分),其余15例患者均无肛门括约肌功能损伤。临床治愈率为94.1%。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是治疗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的保留括约肌术式。
孙薛亮王晓鹏文科甄曙光杨柏霖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