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瑞
作品数: 90被引量:1271H指数:23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刘继亮
作品数:37被引量:36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黑河中游 土壤动物 大型土壤动物 黑河流域 干旱荒漠
刘七军
作品数:59被引量:414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黑河中游 黑河流域 农户 土地利用 农民收入
赵丽娅
作品数:120被引量:1,070H指数:19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土壤种子库 富营养化 放牧 围封
张华
作品数:257被引量:1,294H指数:19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冰缘地貌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牛瑞雪
作品数:37被引量:282H指数:12
供职机构: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研究主题:黑河中游 黑河流域 黑皮病 砀山酥梨 1-MCP
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垄微型集雨产流特征与马铃薯种植技术被引量:9
2005年
对膜垄和土垄的降雨量和径流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粘土夯实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2.8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24.6%,地膜覆盖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2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91.1%.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试验中,30 cm垄宽膜垄、45 cr垄宽膜垄、60 cm垄宽膜垄、30 cm垄宽土垄、45cm垄宽土垄和60 cm垄宽土垄(沟宽均为60 cm)的经济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高173%、168%、119%、28%、24%和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传统耕作高3.98、3.74、2.25、1.10、0.93和0.72 kg·mm-1·hm-2.膜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19%~173%,土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8%~28%.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李锋瑞徐长林
关键词:产流特征马铃薯
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对封育的响应机理(英文)被引量:8
2008年
从植物种和植物功能类群两个水平系统探讨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对短期封育管理响应机理的研究尚不多。以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退化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样方法对禁牧6a的封育区及与其相邻的自由放牧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草本植物群落被区分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3个主要功能类群。利用测定数据,分析研究了短期禁牧封育对土壤种子库和地上群落不同植物种和各植物功能类群的生态恢复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是:①短期封育显著促进了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的生态恢复,但发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对禁牧的响应模式和机理存在明显差异,短期禁牧使土壤种子库中所有3个植物功能类群的密度均得到显著提高,而仅提高了地上植被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两个类群的密度;相反,禁牧显著提高了地上植被所有3个功能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仅提高了土壤种子库中多年生植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②短期禁牧显著增加了地上植物群落组成中可食和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了草地的经济利用价值。主要结论是:短期禁牧封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退化沙质草地植被多样性、生产力及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草地品质进行优化调控和改良的重要草地管理手段。研究建议,今后应重点开展不同禁牧时间下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物种组成变化影响的长期生态学控制实验研究。
李锋瑞刘继亮康玲芬黄志刚
关键词:禁牧土壤种子库植物功能群
围封沙质草甸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被引量:25
2003年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和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围封沙质草甸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总密度为13854±1651有效种子数/m2,而幼苗库的总密度为808±164株/m2,仅为土壤种子库总密度的6%,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总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F=36.0,n=219,P<0.001 .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植物种数分别为37和44,其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分别占种子库与幼苗库植物种数的62%和50%,而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和41%,灌木所占的比例很小,分别为14%和9%.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种类组成上的相似性系数为0.667,表现出较小的异质性.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幼苗库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间关系可用三次曲线来描述.
赵丽娅李锋瑞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幼苗库
黑河中游沙质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异被引量:2
2015年
地面节肢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至今尚缺乏对黑河中游沙质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异规律的研究。文中以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5月上旬、7月和9月中旬三个典型时期采用陷阱法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利用多元方差分析和群落排序等方法定量研究了沙质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异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主要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7月和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较为相似。(2)从5月到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活动密度逐渐降低,而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加;地面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接近,7月和9月显著高于5月,优势度指数变化规律刚好相反。(3)不同地面节肢动物类群的季节变异规律不同。如从5月到9月拟步甲科活动密度逐渐降低,蚁科活动密度在7月显著高于9月,而9月蚁科的活动密度又显著高于5月。
刘继亮赵文智李锋瑞
关键词:黑河中游多样性
保护性农业的研究现状、进展与展望(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保护性农业是相对较新的一个概念,它强调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农业的三个重要要素包括少耕或免耕、永久地面覆盖和轮作。从生态学的角度,保护性农业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有益效应包括改善土壤系统的化学、物理及生物特性。然而,目前保护性农业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范围还很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在发展中国家,农民主要把秸秆用于煮饭和取暖的燃料,同时还用作家畜饲草。因此,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和解决把秸秆用于土壤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与其它用途的矛盾。本文较系统地评述了世界保护性农业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及展望。还讨论了实行保护性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李光棣李锋瑞施坰林
关键词:免耕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土壤侵蚀杂草
坡向和微地形对大型土壤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36
2008年
尽管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土壤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已较多,但在小尺度上对局部微生境条件如何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还很少。以典型温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系统调查了林地阴坡和阳坡4个不同地形部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密度,并测定了不同地形部位的生境条件。采用三因子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坡向和地形部位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在采集到的160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动物个体4 148个,分别隶属于26个不同的土壤动物类群;②坡向和地形部位对土壤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对坡向和地形部位的响应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可能与不同土壤动物类群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其结论是:在小尺度上,林地的坡向和微地形条件主要通过影响局部小生境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组合特征而对土壤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刘继亮李锋瑞
关键词:坡向大型土壤动物
黑河中游绿洲化过程中不同开垦年限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对不同开垦年限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绿洲化过程中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土壤环境演变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天然荒漠草地开垦为绿洲农田后,新垦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增加为天然荒漠草地的1.95倍和1.54倍,百年绿洲农田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增加为天然荒漠草地的3.54倍和3.00倍;但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较小。不同动物类群随着绿洲农田开垦年限增加,其变化规律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地蜈蚣科(Geophil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正蚓科(Lumbricidae)和蝇科幼虫(Muscidae)个体密度逐渐增加,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个体密度显著降低,而平腹蛛科(Gnaphosidae)、夜蛾科(Noctuidae)幼虫和蚁科(Formicidae)受农田开垦以及开垦年限的影响较小。RDA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化过程中不同开垦年限绿洲农田的土壤温度、pH、土壤粘粉粒、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是导致绿洲化过程中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随着绿洲农田开垦年限增加,土壤含盐量、土壤粗砂粒和细砂粒的变化是导致不同开垦年限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董炜华王子婷李锋瑞刘继亮
关键词:黑河中游绿洲化绿洲农田开垦年限大型土壤动物
陇东黄土旱塬区几种作物田间耗水量及土壤水分亏缺分异特征被引量:17
1996年
基于陇东黄土干旱塬区轮作及复种模式田间试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对轮作种植下几种作物的农田耗水量、土壤贮水利用程度及土壤水分亏缺分异规律及数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在完全雨养农业生产条件下,降水年型、作物播期和生育期及作物耗水特性不同是引起作物田间耗水量、土壤贮水利用程度及土壤水分亏缺分异的主要原因;秋播冬小麦田间耗水对播前土壤贮水表现了较大的依赖性,而播前土壤贮水对春播玉米、马铃薯和谷子生长耗水的补偿效应相对较小;秋播与春播作物在农田土壤贮水利用程度及土壤水分亏缺状况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这表现在无论干旱年还是丰雨年.秋播冬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春播玉米、马铃薯和谷子,而其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状况则比春播玉米、马铃薯和谷子严重得多,尽管春播各作物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李锋瑞高崇岳
关键词:作物生态学田间耗水量土壤贮水水分亏缺
节水型社会:理论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实践与对策被引量:24
2005年
西北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节水型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建设节水性社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流域管理为主体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水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逐步形成节水型农业种植体系;加强工业"三废"治理,逐步建立节水防污型工业体系。
张爱胜李锋瑞康玲芬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模式评述与展望被引量:17
2008年
导致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水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在于水资源的短缺及缺少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技术,而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水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本文重点对国内外常见的几种主要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管理手段和功能特征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思路,初步提出: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模式是我国未来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李锋瑞刘七军李光棣
关键词:水危机生态系统管理综合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