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桂枝
作品数: 81被引量:310H指数:12
  • 所属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詹亚光
作品数:311被引量:1,65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桦 水曲柳 悬浮细胞 三萜 愈伤组织
蔡庆生
作品数:81被引量:68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镉 柳枝稷 CO2浓度 镉胁迫 高羊茅
朱建国
作品数:340被引量:3,082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FACE 水稻 CO_2浓度 CO2浓度升高 大气CO2浓度升高
王晓东
作品数:16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桦 三萜 真菌诱导子 多胺 悬浮细胞
齐凤慧
作品数:85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曲柳 悬浮细胞 基因 茶条槭 没食子酸
一种获得高产黄酮的罗布麻毛状根诱导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Ar.1193菌株获得高产黄酮的罗布麻毛状根诱导方法,它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1)Ar.1193菌株对罗布麻无菌苗茎段的遗传转化效率为69.17%;(2)在一个培养周期(23d)内,毛状根生长量...
范桂枝 姜黎 张李香詹亚光王海燕
文献传递
一种刺五加细胞瞬时转化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酶解法获得刺五加愈伤组织单细胞,并对其进行农杆菌转化获得转GFP基因的方法,它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采用1.5%纤维素酶R‑10和0.2%离析酶R‑10酶解刺五加愈伤组织6h后400×g离心5min时,单细胞...
范桂枝高兴蕾王滋涵由香玲詹亚光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截干因素选择提高水曲柳穗条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截干因素选择提高水曲柳穗条产量的方法,属于林木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截干树龄选择;(2)截干高度选择;(3)截干时间选择。确定截干因素的参数为:≥4年生幼树,于春季树液流动后3周左右进行30...
詹亚光刘建飞尹静范桂枝曾凡锁齐凤慧何利明由香玲
白桦BpAMT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2023年
[目的]鉴定白桦AMT基因家族成员,分析AMT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该家族成员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其基因表达模式。[结果 ]从白桦基因组中鉴定了9个AMT家族成员,并将其分为AMT1和AMT2两个亚家族,分别命名为BpAMT1.1~1.4和BpAMT2.1~2.5;BpAMTs氨基酸残基数为384~522个,等电点为4.61~8.16,均定位于质膜与细胞器膜上;BpAMT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且成员间存在串联重复现象。BpAMT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部位特异性,呈现叶>根>茎趋势;同时发现,硝酸钾、氯化铵、茉莉酸甲酯、赤霉素、脱落酸、氯化镉、干旱、4℃和日变化等均可以影响BpAMT基因表达,且不同处理下家族成员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结论 ]从白桦中鉴定9个BpAMT基因,聚类为两个亚家族,在调节氮素吸收转运、响应激素信号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BpAMT基因在白桦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杨海昕刘晓莹詹亚光范桂枝
关键词:白桦AMT基因家族基因表达模式
不同碳源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和三萜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在一个继代周期中,培养基中添加10~50 g·L^(-1)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后,白桦愈伤组织的鲜重均上升,浓度为20~30 g·L^(-1)的三种糖,其鲜重积累量均较高。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和果糖的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物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添加蔗糖的则呈直线上升。其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浓度为30 g·L^(-1)的三萜类物质积累量最高。
王博范桂枝詹亚光李康
关键词:白桦碳源
一种同步促进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累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促进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累积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电刺激在同步促进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累积中的应用,所述电刺激的电流强度为100mA,处理时间为30min。具体包括对刺...
范桂枝姚大彬唐中华李德文由香玲詹亚光高兴蕾
硫化氢提高桑黄白桦酯醇和筋骨草蜕皮激素含量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是硫化氢(H<Sub>2</Sub>S)促进次生代谢物合成的一种新用途。其特征在于:(1)H<Sub>2</Sub>S有效促进了桑黄菌丝的生长和菌丝中白桦酯醇的合成;(2)H<Sub>2</S...
范桂枝李晓灿迟德富詹亚光孙美玲李春雪
文献传递
桑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关键酶PlERG24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克隆桑黄菌丝甾醇C14还原酶(ERG24)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的初步分析。方法基于桑黄菌丝转录组数据设计PlERG24基因引物,采用PCR技术获得其cDNA全长序列,并通过Ex PASy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从桑黄菌丝中克隆到1 412 bp的PlERG24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326bp,编码441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49358.61,等电点为5.28,为不含信号肽的疏水性蛋白,推测定位于质膜,具有6个磷酸化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序列与暴马桑黄的ERG24基因同源性最高。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桑黄菌丝生长的一个周期内,PlERG24基因表达在25d时达到最高6.36。结论获得了PlERG24基因全长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于忠洋姜洋翟明霞詹亚光范桂枝
关键词:基因克隆
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抽穗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正> 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设施,目前认为是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最好的研究设施。FACE内没有任何隔离设施,气体可以自由流通,因此系统内部通风、光...
范桂枝蔡庆生谢辉徐长亮林淑琴朱建国
文献传递
植物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光合适应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6年
近年来围绕大气CO2浓度升高下植物光合适应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植物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升高适应的可能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2浓度升高下所增强的光合作用导致碳水化合物的过量积累以及光合电子传递链中质体醌与过氧化氢(H2O2)的氧化还原信号对光合作用发生反馈抑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 isco)的含量及其活性的下降;气孔状态的变化。此外,植物体内C/N平衡、生长调节物质和己糖激酶对光合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等多个方面也会对光合适应产生影响。
谢辉范桂枝荆彦辉东丽邓华凤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