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华
作品数: 30被引量:213H指数:8
  • 所属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陈银海
作品数:86被引量:492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患者 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脊髓损伤大鼠
李华
作品数:250被引量:1,950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弓形虫 日本血吸虫 广州管圆线虫 护理 免疫诊断
赵艳青
作品数:7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偏瘫患者 偏瘫 康复训练 肢体痉挛 肢体功能康复
杨俊
作品数:230被引量:93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部队官兵 周围神经 雪旺细胞 军事训练
杨忠
作品数:3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评定 X线测量 颈椎曲度 颈椎牵引 颈椎病
患者家属参与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正>目的:观察患者家属参与康复训练(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102例脑卒中相对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接受正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接受康复训练时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整个康...
姚红华
文献传递
脑卒中后简易步态分析与下肢功能评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李华曹虹杨俊姚红华赵艳青
关键词:脑卒中
早期康复对骨关节损伤功能恢复的观察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上肢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6例,分为康复组35例,对照组31例。在制动期,康复组即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理疗、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被动运动等),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康复措施。运用上肢功能评定箱(SHEF)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上肢各项综合功能评定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李华姚红华
关键词:骨关节损伤康复骨折
一种用小波变换实现的心电图数据压缩方法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心电图(ECG)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是将ECG数据通过小波变换,在不同的频带上分解为相关性较小的小波变换域系数:然后,针对心电信号的特点,合理取舍变换系数,并进行量化编码,从而实现ECG数据压缩。从压缩比(CR)和均方根误差百分比(PRD以及重建前后的ECG波形图来看,本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ECG数据压缩算法。
杨丰姚红华韩书治
关键词:心电图数据压缩小波变换
膝关节损伤的综合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66例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关节松动术、增强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HSS膝关节评分法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综合康复治疗后HSS评分提高了24.6...
姚红华
文献传递
肌力训练对偏瘫步态的影响及下肢功能评定与步态分析间的相关性被引量:56
2003年
目的 本文探讨了偏瘫患者在恢复期行患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训练的效果 ,以及下肢功能评定与步态分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 30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 ,二组患者康复训练相同 ,观察组患者在恢复期增加患肢股四头肌、绳肌肌力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 Meyer法、Barthel指数法及足印法对二组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步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 .0 1)、运动功能与活动能力显著提高 (P <0 .0 1)。步态的对称性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显著相关 (r =-0 .79,-0 .71、P <0 .0 1) ,与活动能力无关 (r =-0 .2 1,P >0 .0 5 ) ;步速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活动能力均显著相关 (r =0 .80、0 .78、0 .76 ,P <0 .0 1)。结论 偏瘫患者在恢复期行患肢膝屈伸肌群肌力训练有助于运动功能提高、步态改善 ;通过足印法步态分析可初步了解下肢步行能力。
李华姚红华刘利辉
关键词:下肢功能步态分析偏瘫肌力训练步态
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抑郁情绪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79例 SCI 患者进行抑郁(BDI、HAMD)和功能(Barthel 指数及 FIM)评定,并了解抑郁与年龄、病程、职业和功能状况的关系。然后随机分为治...
陈银海靳安民姚红华
关键词:脊髓损伤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
文献传递
强化躯干训练对促进早期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
<正>目的:探讨强化躯干训练对早期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28例出生四至五个月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在基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强化躯干训练。结果:经10周训练脑瘫患儿感觉、
姚红华
文献传递
中风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的意义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接受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康复治疗,但治疗组患者还接受上肢各关节本体感觉强化训练。采用FuglMeyer积分法、SHEF方法与Barthel指数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肢功能活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上肢合并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利于提高中风患者的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
李华池达智姚红华
关键词:中风本体感觉上肢
偏瘫患者强化上肢训练的价值及简易手功能评定箱的可信性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本研究目的是验证脑血管意外(CVA)患者发病3个月后手功能是否继续恢复及一种简易手功能评定箱(SHEF)的可信性。46例CVA患者,平均病程116.7±23.5天,同时用Fugl-Meyer法和SHEF法评定,采用强化上肢训练法治疗25.4±18.9次后,观察组(32例)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01),而对照组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也非常显著(P<0.001)。两种评定方法呈显著相关(r=0.962,P<0.001),得出回归方程为Y=0.666X-0.05。作者认为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们有康复价值。SHEF法是一种可信度高、定量化好的评定方法。
张盘德马晓青姚红华
关键词:偏瘫运动疗法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