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毅
-

-

- 所属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泽琳

- 作品数:185被引量:66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HIV-1 病毒样颗粒 重组腺病毒 中药 酵母表达系统
- 周玲

- 作品数:131被引量:3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EB病毒 LMP2 EBV-LMP 重组腺病毒 鼻咽癌
- 盛望

- 作品数:135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病毒样颗粒 疫苗 佐剂 酵母表达系统 重组表达载体
- 陈国敏

- 作品数:51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淋巴瘤 HTLV-1 白血病 HTLV HIV-1
- 杜海军

- 作品数:63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EBV-LMP LMP2 EB病毒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 疱疹病毒4型
- 应用基因重组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P83蛋白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IgA/EA抗体被引量:1
- 1993年
- 将pUCB质粒表达的P83蛋白应用于免疫印迹法(IB)和ELISA中,检测了85例鼻咽癌(NPC)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同时与免疫酶法(IE)作比较。结果表明,免疫印迹法对NPC患者血清阳性检出率为94%;ELISA法阳性检出率为88%;而IE法阳性率为64%。三种方法检测健康人血清出现低水平IgA/E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3%及2%。用IE法检测IgA/EA抗体为阴性的NPC患者血清,用IB法检测的阳性率达87%,ELISA法阳性检出率为77%。IB法与ELISA法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r=0.67,P<0.01)。
- 李稻曾毅纪志武方仲胡维
- 关键词:E-B病毒鼻咽肿瘤免疫球蛋白
- 可用于食管癌防治的基于HPV 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 可用于食管癌防治的基于HPV 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型的编码HPV18型(HPV18)主要衣壳蛋白L1的基因序列,以及含有其的复制缺陷型重组HPV18L1腺病毒疫苗,并提供了制备上...
- 曾毅周玉柏程江李泽琳郭艳涛李劲涛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Y县稻谷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致癌风险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建立并优化了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AAS)测定稻田土壤及水稻可食用籽粒中铬(Cr)、镉(Cd)、铅(Pb)和砷(As)含量的测定方法。4种重金属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0.025、0.011、0.012和0.006μg/L;土壤标准品回收率98.3%~99.3%,大米粉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8.4%~99.6%。应用该方法对四川省Y县稻田土壤和稻粒样品中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小于国标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有3.7%土壤样品中Cd超标;稻粒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都在国标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范围内,有15%的稻粒样品中Cr含量超标。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建议的致癌风险模型分别对土壤和稻粒中重金属暴露进行了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经各种途径暴露对人类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稻粒中重金属经口摄入对人类的总致癌风险指数为1.48×10-3,潜在致癌风险超出可接受范围。稻谷可食用部分的经口摄入是当地居民暴露于重金属的主要途径;可能是导致当地胃癌高发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任婷钟文思赵丽娇曾毅
- 关键词:重金属农田土壤稻谷致癌风险评价原子吸收光谱法
- 人嗜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HTLV-Ⅰ)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1993年
- 1980年,美国的Poiesy和日本的Miyoshi等先后发现人类第一个C型逆转录病毒,后国际上统一命名为人嗜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HTLV-1)。这类病毒以人T_4细胞亚群为靶细胞,并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有病原学关系。1985年,Gessain等报告在热痉挛性瘫痪病人(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TSP)血清和脑脊液中查出HTLV-Ⅰ抗体,1986年又在Colombia、Jamaica、Trinidad、Tobago和Ivory Coast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发现某些慢性脊髓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相似于TSP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有HTLV-Ⅰ抗体存在。
- 蓝祥英曾毅王得新陈筝何士勤郭树森欧阳美馨杜滨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嗜T淋巴细胞病毒
- 风湿性关节炎与Epstein-Barr病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采用抗体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内抗 Epstein-Barr(EB)病毒核抗原(EBNA),壳抗原(VCA)和早期抗原(EA)的 IgG 抗体,及周围血粒细胞、口腔和病变关节腔积液中脱落细胞内 EB 病毒 BamH Ⅰ K 片段存在情况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实验中发现,病人血清内抗 EB 病毒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正常人。两组人血清中抗 EB 病毒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之比分别是:EBNA3.1:1,VCA4.0:1,EA4.8:1。在病人和正常人血粒细胞和口腔脱落上皮细胞中分别检出了 EB 病毒 BamH Ⅰ K 240bp 的 DNA 片段。在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病人关节滑膜腔积液脱落细胞中也扩增出 EB 病毒的基因片段。对经药物治疗后病人血清内抗 EB 病毒不同成分抗体滴度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证明药物治疗3个月后,病人血清内抗 EBNA-1抗体滴度下降明显,而IgG/VCA 和 IgG/EA 等抗体的滴度几乎无变化。还对系统性红癍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症病人血清内抗EB 病毒 IgG 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
- 纪志武Kenzo Takada李宝民谈浪逐曾毅
- 关键词:关节炎EPSTEIN-BARR聚合酶链反应
- 基于超声衰减系数的微波热疗无损测温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热疗的引导、疗效及剂量控制都需要温度监测,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基于超声衰减系数的微波热疗无损测温新方法。方法利用水浴加热实验系统,以新鲜体外猪肝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温度下的超声原始回波信号,分析不同温度下组织的超声衰减系数,建立超声衰减系数与温度相关性模型,用于微波加热实验过程中温度的检测。结果超声衰减系数与温度相关性模型为:超声衰减系数=0.513×温度-0.80。超声衰减系数在微波热疗低温段(≤50℃)测温误差较小(<5℃),在高温段(>50℃)测温误差较大(>10℃)。结论超声衰减系数可用于常规热疗无损测温。微波热疗温度分布不均使得检测较为困难。利用正常与热凝固组织超声衰减系数的差异进行热凝固区的检测具有一定优势。
- 盛磊吴薇薇周著黄吴水才高宏建曾毅
- 关键词:微波热疗测温超声
- 重组质粒pVR-S与重组腺病毒rAdV-S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 研究表达HBsAg的重组质粒pVR-S与表达HBsAg的重组腺病毒rAdV-S在不同免疫策略下的免疫效果.方法 使用BALB/c小鼠,在比较电击与肌注两种方法后,分别单独免疫pVR-S和rAdV-S,使用ELISA和Elispot方法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然后采用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比较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对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影响.结果 与肌内注射相比较,电击注射pVR-S能更快诱导较高的HBsAb抗体水平.当pVR-S和rAdV-S分别单独免疫时,pVR-S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速度较慢,而rAdV-S可在第2周迅速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应答,rAdV-S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均高于pVR-S;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时,联合免疫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是单独免疫的2-3倍,同时还可诱导出相同或更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结论 rAdV-S的单独免疫效果高于pVR-S,联合免疫可比单独免疫诱导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 王颖慧陈国敏毕胜利曾毅
- 关键词:乙型腺病毒科
- 用快速蛋白印迹法检测HIV-1抗体被引量:1
- 1995年
- 我们重组了HIV-lsp41质粒,在大肠杆菌内表达量很高,用此抗原建立了快速蛋白印迹法(RWB)。此法快速(10和30分钟两种)、简便、敏感、特异,特别适用于基层检测实验室。与进口的初筛试剂比较,经进口蛋白印迹法确认,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低于进口初筛试剂水平,先后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其它两个艾滋病实验室和WHO质控血清考核,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效果也很好,检测出大量HIV-1惑染者。
- 曾毅林旭东膝智平孙俊峰王哲李德贵吴江
- 关键词:蛋白印迹法质控血清初筛试剂试剂检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 3,9-二氧杂四星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3,9-二氧杂四星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或(II),其中,R<Sub>1</Sub>、R<Sub>2</Sub>代表C<Sub>...
- 闫红倪成良王惠琴温瑞兴钟儒刚李泽琳曾毅
- 文献传递
- HIV-1 Vpu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纯化
- 2015年
-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并纯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辅助调节蛋白Vpu。方法从质粒p CDNA3.1-vphu中PCR扩增vphu基因,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 PICZα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PICZαA-vphu,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野生型X33菌株,经甲醇诱导表达带有6×His标签的重组Vpu蛋白。表达产物经Ni-Agarose 6×His标签纯化柱纯化。表达和纯化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 PICZαA-vphu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6 000,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纯化后杂蛋白减少,与抗VPU抗体和抗His标签抗体均可结合,浓度为224μg/ml。结论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了HIV-1 Vpu蛋白,纯化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以及靶点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王娇刘伟胡秦李泽琳曾毅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毕赤酵母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