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最雄
-

-

- 所属机构:敦煌研究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酒泉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 王旭东

- 作品数:336被引量:1,168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土遗址 建筑遗址 壁画 病害 遗址
- 赵林毅

- 作品数:94被引量:54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
- 研究主题:壁画 土遗址 遗址 文物保护 石灰
- 谌文武

- 作品数:385被引量:1,93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土遗址 遗址 黄土 夯土 三轴试验
- 郭青林

- 作品数:227被引量:58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
- 研究主题:土遗址 遗址 建筑遗址 洞窟 壁画
- 孙满利

- 作品数:94被引量:533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研究主题:土遗址 病害 土遗址保护 文物保护 遗址
- 西藏古建筑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效果初步检测被引量:10
- 2009年
- 空鼓是西藏古建筑壁画中普遍存在的严重病害,空鼓壁画约占病害壁画总面积的75%以上。基于定量化评价壁画空鼓现象及其修复效果,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布达拉宫西大殿南壁壁画空鼓区的分布情况,并分析空鼓区电磁波反射特征。利用一定模数和浓度的PS材料对探测的壁画空鼓区进行灌浆加固处理,在经过1a的养护期后,再次利用探地雷达对加固的壁画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未灌浆加固前块石墙体的反射信号较为强烈,加固后检测不出因空鼓而在层与层之间产生的电磁波反射信号,空鼓部位已经被灌浆材料紧密地黏结成一体。分析结果表明,PS材料灌浆技术可以有效治理壁画空鼓现象,利用探地雷达能够准确检测壁画空鼓状况及修复效果。
- 汪万福赵林毅杨涛马赞峰李最雄樊再轩
- 关键词:岩土工程灌浆技术探地雷达
- 交河故城土体裂隙灌浆材料性能试验被引量:11
- 2009年
- 以PS为主剂,粉煤灰和交河故城原生土为填充材料,氟硅酸钠为固化剂制得PS-(F+C)浆液,测定浆液的初凝速度,并观测结石体的收缩变形性。测试结石体在不同龄期时的强度,对比固化温度、固化剂掺量、PS模数、PS浓度以及水灰比等因素对结石体强度的影响。对PS-(F+C)浆液结石体进行水稳定性、抗冻融性、安定性和耐碱性等耐候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S-(F+C)浆液和易性与可灌性非常好,它与交河故城生土遗址相兼容,浆液的凝结速度适中且可调,水灰比为0.60时的线性收缩率约2.6%,PS主剂浓度是决定浆材长期强度的最关键参数,吐鲁番夏天较高的固化温度有利于气硬性PS-(F+C)浆液结石体强度的增长,而且浆液结石体的耐候性能良好。PS-(F+C)浆液将用于封护加固交河故城生土遗址中的裂隙,防止雨水沿裂隙冲蚀下切崖体。
- 杨涛李最雄汪万福
- 关键词:灌浆材料粉煤灰生土固化剂
- PS非饱和入渗的现场试验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土遗址中的表面风化层,在交河故城现场夯筑模拟试验墙,研究PS溶液在滴渗条件下的入渗规律。结果表明,非饱和条件下PS入渗主要受基质势和重力势的控制,在入渗初期,基质势起主导作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湿润锋推进速率较大,后期重力势发挥更大作用,速率逐渐减小,并最终达到稳定的入渗状态;对PS入渗过程中湿润锋的推进距离与时间做了函数关系拟合,其中乘幂函数关系式拟合最好;墙体干密度对入渗有较大影响,密度越大湿润锋运移距离和入渗速率越低,入渗量越小;对于密度普遍较小的风化层而言,PS完全可以提供足够的渗透量和入渗速率,满足加固要求。
- 邵明申裴强强王思敬李最雄王恩志
- 关键词:非饱和土重力势
- 交河故城东北佛寺墙体裂隙发育程度反演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裂隙发育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主要病害,如何较为精确地了解裂隙发育程度成为土遗址加固工程设计中的难题。本文通过交河故城东北佛寺裂隙加固工程中的工程量反演遗址体的裂隙发育程度,从而为交河故城其他类似土遗址建筑的加固设计提供思路。经研究,交河故城东北佛寺墙体总裂隙体积率大约为4.4%。裂隙发育程度与墙体的规模有如下大致的规律:墙体规模越大,裂隙体积相应大,裂隙体积率相应小。从墙体的长高比、长厚比、高厚比去研究墙体的裂隙发育程度规律是可行的。
- 张景科谌文武李最雄郭青林
- 关键词:土遗址反演墙体
- 环境对交河故城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交河故城遗址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下,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交河故城的环境主要特点是风沙大,温差大,土体耐崩解性差,矿物成分的耐风化、热膨胀系数有差异,位于新构造活动带。它的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裂隙、崩塌等,交河故城的破坏主要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对交河故城赋存环境和病害的调查,分析它的赋存环境因素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认为风是交河故城破坏的主要外动力,风蚀病害是交河故城的最主要病害,风参与了所有的破坏活动;温差变化大、雨蚀、地质构造和地震是它破坏的因素之一。温度变化引起土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是表层土体风化的主要因素;土体中可溶盐、方解石、长石含量高,是它抵抗破坏性能差的主要内因;同时,建议可用PS材料对它进行保护加固。
- 孙满利李最雄王旭东谌文武
- 关键词:土遗址
- 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与加固保护研究
- 土遗址是一种保护难度较大的历史遗迹。由于土遗址往往暴露在室外又直接与大地相连,长年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包括雨水冲刷和浸蚀、地震、风沙、微生物作用、盐结晶和冻融等,导致大多数土遗址都难以长期保持原状。在我国南方,...
- 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王旭东
- 关键词:土遗址遗址保护
- PS材料模数、浓度对干旱区土建筑遗址加固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0
- 2006年
- PS材料对干旱区古遗址防风化加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20a的试验研究和现场加固表明,PS材料模数、浓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比较显著。通过试验分析表明:PS材料加固土的强度普遍提高,加固土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递增,随PS材料模数的增大而递减;随着PS材料浓度的增大,加固土的抗风蚀、雨蚀能力显著提高,随模数的增大而有所降低;加固土的抗冻融能力显著提高,利于遗址在寒旱环境中保存,模数和浓度对加固土的耐冻性贡献均较大,以模数3.84、浓度5%时抗冻融性能最优;经PS材料加固后土密度及孔隙率变化不大,说明了土体经PS材料加固后仍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综合考虑PS材料模数、浓度对加固效果的作用,优选加固液浓度为5%、模数为3.84。
- 赵海英王旭东李最雄韩文峰郭青林谌文武王生新
- 关键词:土力学模数干旱区加固效果
- 我国古丝绸之路土遗址保护加固研究
- 本文分析了土建筑遗址的主要病害、土建筑遗址的加固,对PS加固土遗址的机理进行了探讨,1.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PS作用于粘土矿物后,改变了分离的、片状的晶态粘土矿物的微观结构,形成了一种致密的非晶态凝胶网状结构,这种结构的...
- 李最雄
- 关键词:古丝绸之路
- 文献传递
- 敦煌石窟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任务被引量:36
- 2000年
- 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介绍了近二十年来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现状 ,同时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保护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保护研究现状 :一、工程地质与环境 ;二、环境监测 ;三、加固工程 ;四、壁画、彩塑的保护研究及修复 ;五、保护科研项目 ;六、敦煌文物的合作保护研究 ;七、档案。今后保护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 ;二、风沙治理及防止荒漠化 ;三、岩体防风化、风蚀和薄顶洞窟加固 ;四、建立完整、系统的敦煌壁画颜料及地仗材料数据库 ;五、酥碱、颜料变色等壁画病害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六、壁画修复材料及工艺的进一步筛选实验 ;七、建立完整的敦煌壁画的计算机存贮与管理系统。
- 李最雄
- 战国秦长城夯土的工程特性
- 战国秦长城夯土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和长时间压实作用,其物理力学指标与目前保存现状有很好的一致性,因多种病害的发育,孔隙已较大,干密度相对也有所降低.力学指标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通过对夯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研究,将为针对性进行保护加...
- 赵海英李最雄韩文峰王旭东谌文武
- 关键词:夯土物理指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