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霖
-

-

- 所属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小光

- 作品数:71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耐药性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IGM抗体 麻疹
- 张颖华

- 作品数:66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耐药性 志贺菌 肺炎链球菌 疑似麻疹病例 IGM抗体
- 骆玲飞

- 作品数:48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耐药性 毒力基因 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疑似麻疹病例
- 陈国强

- 作品数:23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IGM抗体 麻疹 疑似麻疹病例 腹泻患者 手足口病
- 刘继倩

- 作品数:48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毒力基因 疑似麻疹病例 IGM抗体 麻疹 福氏志贺菌
- 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探讨麻疹IgM抗体检测对判断麻疹疑似病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2003年以来收集的141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52.48%,其中小于等于6岁组为52.27%,大于14岁组为53.75%,阳性患者的构成比呈高龄化趋势,抗体阳性者中24.32%有免疫史。不同采血时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40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论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
- 王小光汪萍陈国强欧阳霖
-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
- 上海市闵行区初级农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初级农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按国标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初级农产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生化鉴定,收集的菌株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血浆凝固酶基因coa,耐热核酸酶基因nuc,粘附素基因clfA和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ed、see。结果 206份食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检出率为20.87%;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含有coa、nuc和clfA基因,而see基因全部缺失,其余4个毒力基因则表现为部分缺失。结论本地区初级农产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生肉禽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强监督管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均包含有coa毒力基因,可以作为一项检测其致病力的指标。
- 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宋驰萍乔坤欧阳霖陈秀华刘芸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毒力基因食源性致病菌初级农产品农产品食品安全
- 上海市闵行区108例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60年代使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流行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流行季节不明显、症状轻微、发病年龄后移、易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相混淆。2006年卫生部发布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及对麻疹疑似病例做出科学诊断,探讨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我们对送至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57名的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欧阳霖尤佳恺陈国强王小光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
- 关键词:麻疹疑似病例麻疹病例IGM抗体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出疹性疾病
- 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监测分析
- 王小光汪萍骆玲飞刘继倩张颖华陈秀华宋驰萍欧阳霖陈国强刘芸
- 上海市闵行区农民工子女看护点消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农民工子女看护点消毒监测结果分析,为大中城市农民工子女看护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平皿沉降法采集室内空气样本,用涂抹法采集工作人员手、餐具及环境物体表面的表面样本,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2010—2011年闵行区农民工子女看护点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5.22%和72.67%。室内空气、餐饮具、环境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57.58%、67.19%、83.00%、65.15%。餐具表面微生物污染严重,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67.19%和71.87%。[结论]闵行区农民工子女看护点消毒质量不容乐观,教育、卫生部门应对相应的从业人员加强管理及培训,努力为其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活动环境。
- 宋驰萍刘继倩张颖华王小光骆玲飞欧阳霖杨丽华陈秀华陈国强
- 关键词:消毒质量传染病
- 上海市闵行区157例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麻疹IgM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揭示闵行区麻疹疾病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157例疑似麻疹病例中,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108例,检出率为68.8%。全年均有散发病例,高峰期为7月份,高发期是4月-9月。本地与外来人口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5个不同年龄组麻疹IgM抗体检出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麻疹IgM抗体阳性主要分布在<1.5岁和>18岁年龄范围。结论:症状和采血时间是影响IgM抗体检测的准确率的两个关键因素。闵行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特点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未免疫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年龄呈低龄化和成年化双向位移。
- 欧阳霖尤佳恺陈国强王小光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宋弛萍
- 关键词:麻疹免疫接种
- 上海市闵行区439例未及龄婴儿疑似麻疹感染情况调查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及龄婴儿麻疹发病情况,为探讨未及龄婴儿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439例疑似麻疹婴儿,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400例,阳性率为91.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3月~5月为发病高峰。各月龄均有病例发生,在已确诊的病例中,7月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2.5%。不同年龄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麻疹感染率呈现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B=2.33)。结论:对未及龄的麻疹发病婴儿制定针对性措施和方案,以降低未及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
- 欧阳霖丁锦春尤佳恺王小光陈国强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
- 关键词:麻疹
- 上海市闵行区2007—2009年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该区各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病人的肛拭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并用改良纸片扩散法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51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180株、D群宋内志贺菌71株,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251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明显,均>76.00%,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相对比较敏感,但B群与D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年间,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有所递增。[结论]该区志贺菌菌群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部分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疾病防治。
- 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杨丽华欧阳霖陈秀华张颖华宋驰萍陈国强
- 关键词: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抗菌药物
- 多重荧光RT-PCR在手足口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多重荧光RT-PCR技术能有效地进行手足口病病原检测。方法应用多重荧光RT-PCR技术,对疑似临床重症、轻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检测,包括肠道通用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584个病例,851件样本的检测。其中24个病例EV阳性(未分型),占4.38%;285个病例EV71阳性,占52.01%;120个病例CoxA16阳性,占21.90%;其余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检测结果与普通荧光RT-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荧光RT-PCR可应用于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应急检测工作,尤其是在大样本量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耗材的支出,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支出。
- 骆玲飞王小光乔坤刘继倩宋驰萍陈秀华欧阳霖陈国强徐智寅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及其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者血清中病毒蛋白的变化,探讨不同临床分期HIV-1抗体阳性者Western blot(WB)带型特点。方法应用WB检测HIV-1感染者体内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208例HIV-1抗体阳性者中,男性193例(92.79%),同性性接触感染163例(78.37%)。WB特异性条带gp160、gp120、gp41、p66、p51、p31、p24维持较高的抗体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性性行为感染者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p55条带的出现率高于同性性行为感染者(P<0.05);全带型(1)、次全带型(2)(缺失p55)、次全带型(3)(缺失p39)、次全带型(4)(缺失p55和p39)、次全带型(5)(缺失p55、p39和p17)5种带型为常见带型,全带型出现率最高(44.2%)。结论 HIV-1抗体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机体免疫状态、确定疾病分期及监测疾病进展。闵行区艾滋病的防治重点为外来流动人员及男男性行为人群。
- 欧阳霖张铁军张颖华张颖华王小光陈国强朱焕章
- 关键词:HIV-1抗体CD4+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