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作
作品数: 130被引量:488H指数:12
  • 所属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维林
作品数:249被引量:86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肛门直肠畸形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直肠
袁正伟
作品数:162被引量:36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管畸形 胎鼠 肛门直肠畸形 分子标志物 脊柱裂
贾慧敏
作品数:60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肛门直肠畸形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畸形 直肠
王伟
作品数:4,059被引量:16,862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海拔 细胞周期 冠心病 儿童
王大佳
作品数:57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
先天性短结肠合并肛门直肠畸形、双子宫双阴道畸形
2004年
李勇王维林白玉作
关键词:合并症肛门畸形直肠畸形生殖道畸形
Bcl-2和Bax基因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泄殖腔胚胎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Bcl-2和Bax基因在正常胎鼠和肛门直肠畸形(ARM)胎鼠泄殖腔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在胚胎发育第10天(E10),乙烯硫脲致畸产生ARM胎鼠。在胚胎发育第13(E13)、13.5(E13.5)、14(E14)、15(E15)和16(E16)天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Bcl-2和Bax抗体的染色,检测Bcl-2和Bax基因在正常和ARM胎鼠泄殖腔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在泄殖腔胚胎发育过程中尿直肠隔上皮层和间质均表达Bcl-2和Bax基因,Bax的表达强于Bcl-2。上皮层E13时Bax阳性细胞比例高,随着发育成熟阳性细胞逐渐减少,间质在E13.5、E14时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而ARM胎鼠E13.5、E14时上皮和间质表达Bax明显减弱。Bcl-2阳性细胞在对照组上皮层E13时最明显,后逐渐减少,间质仅有少量染色阳性细胞,而ARM上皮和间质在E13.5时表达增强。结论 ARM胎鼠E13.5、E14时泄殖腔Bcl-2、Bax基因表达异常,影响泄殖腔细胞凋亡,可能与ARM的发生有关。
张海兰安东唐晓冰白玉作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泄殖腔BCL-2基因BAX基因
先天性巨结肠Swenson’s改良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
2004年
目的评估先天性巨结肠Swenson’s改良术式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由指定医生负责评估。结果排便功能异常23例占51.1%,并发小肠结肠炎17例、排尿异常4例及粘连性肠梗阻3例等症。生活质量评分优良者86.7%其中优者占40%,劣者占13.3%。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多数患儿生活质量优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排便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术后应全面了解患儿生活质量,以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郝晶黄英白玉作李心元王维林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外科学生活质量
腹痛、呕吐、胸腹腔肿物
2007年
患儿,男,13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呕吐1年余入院。腹痛以剑下为主,呈阵发性,呕吐物为咖啡样液体。曾因缺铁性贫血服铁剂治疗,无好转。
王维林宋丹白玉作周新李心元曲日斌张可仞吕良英
关键词:腹腔肿物腹痛上腹部疼痛铁剂治疗
第六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9年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六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4日至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经中华医学会批准,由辽宁省医学会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共同承办,这是我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共计150余人。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56篇,其内容涵盖了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
袁正伟白玉作王伟
关键词:新生儿外科小儿外科肛肠肝胆
小儿便秘结肠动力学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患儿的结肠动力学变化特点和规律。方法 2 5例便秘儿童接受结肠传输时间测定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检查 ,根据结肠传输时间将便秘儿童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 ,探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对于不同类型便秘的意义。结果便秘组的全胃肠传输时间 (TGI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 (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 (RST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92± 5 6 )h比 (2 9± 8)h ,P <0 0 1;(17± 13)h比 (7± 4 )h ,P <0 0 1;(6 2± 2 9)h比 (13±6 )h ,P <0 0 1]。肛管最大收缩压显著升高 [(2 36± 4 4 )mmHg比 (190± 38)mmHg ,P <0 0 5 ],对称指数显著降低 [(0 71± 0 0 6 )比 (0 84± 0 0 8) ,P <0 0 5 ]。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的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便秘儿童的TGITT、LCTT和RSTT比正常儿童显著延长 ,肛管最大收缩压升高 ,对称指数降低。便秘儿童的结肠传输功能和 (或 )直肠肛管动力存在不同程度异常。
曲日斌张树成王维林白玉作袁正伟
关键词:小儿便秘结肠动力学机制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肠动力药治疗婴幼儿便秘的效果被引量:12
2020年
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肠动力药用于婴幼儿便秘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便秘门诊和小儿消化门诊确诊为婴幼儿便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C组,n=60例)、肠动力药+益生菌+基础治疗组(T1,n=60例),肠动力药+基础治疗组(T2,n=60例),益生菌+基础治疗组(T3,n=60例)。患者治疗方案均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疗程8周,随访12周。对治疗及随访后的疗效(患儿主观感受和能是否自主排便)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T1组有效率最高;与C组比较,T1组、T2组、T3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T1组患儿主观感受,自主排便次数,大便硬度和排便费力、哭闹或便中带血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均P<0.05)。所有患儿未出现腹痛、腹泻、黄疸等不良反应。因此认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肠动力药是治疗婴幼儿便秘的有效方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周楹昊张树成白玉作
关键词:便秘儿童中医药益生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CDX1基因外显子突变检测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CDXI基因外显子突变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患儿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85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3例)ARM患儿和120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60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60例)同期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PCR方法扩增CDXl基因外显子,并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检验。结果108例ARM息儿进行CDXl外显子测序,在编码区共发现4例ARM患儿携带4种不同的CDXl突变位点,肛门狭窄、直肠会阴瘘、直肠前庭瘘、直肠尿道瘘患儿各1例。上述突变位点位于CDXl的高度保守的同源结构域中,1例患儿位于第1外显子(C.213~214Ins GAA),2例患儿发生于CDXl第3外显子的DNA结合区(c.6G〉C、C.27G〉T),1例患儿位于第3外显子特异性DNA结合区(C.18A〉C)。在健康体检者中未发现外显子及其他位点突变。CDX1基因中e.213~214InsGAA、c.6G〉C、c.27G〉T、C.18A〉C的突变分别引发96—981nsE、K199N、R206S、Q203H等氨基酸的改变。结论ARM患儿中存在CDX1第1外显子或第3外显子的突变,CDX1可能是ARM的易感基因。
张涛李靖华张胜逆张爱民杨季红白玉作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基因突变
丙戊酸诱导胎鼠发生隐性脊椎裂畸形的模型建立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丙戊酸对Wistar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  2 4只雌性受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五组 ,不同剂量丙戊酸 (4 0 0mg/kg ,4 5 0mg/kg ,5 0 0mg/kg)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丙戊酸的三组在妊娠第9天 9am和 4am皮下注射丙戊酸钠溶液两次 ,妊娠第 2 0天剖宫产取出胚胎 ,脊柱标本进行骨和软骨双重染色后进行显微图象分析 ,测量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的距离并与正常范围值比较 ,判定隐性脊椎裂。结果 Wistar大鼠正常 2 0天胚胎 ,胸 9到骶 3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的距离正常值范围小于 1 6 6 .4 μm(1 1 2 .0± 1 .96× 2 7.7μm上限 ) ,骶4椎体正常值小于 1 85 .5 μm(1 2 7.7± 1 .96× 2 9.5 μm 上限 ) ,骶 5椎体正常值小于 1 98.7μm(1 4 2 .1± 1 .96×2 8.9μm上限 )。盐水对照组胚胎无畸形发生 ;丙戊酸钠 4 0 0mg/kg组 ,隐性脊椎裂发生率 80 % ;丙戊酸钠 4 5 0mg/kg组发生率达 93% ;丙戊酸钠 5 0 0mg/kg组发生率达到 1 0 0 %。其中一个胚胎出现头面部、颅骨、脊柱、尾多个部位畸形。
李勇王维林袁正伟白玉作杨屹蔡炜嵩
关键词:丙戊酸胎鼠致畸作用神经管
小儿急性肠套叠
2011年
介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唐晓冰白玉作
关键词:肠套叠小儿急性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