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所属机构: 贵州省人民医院 所在地区: 贵州省 贵阳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向道康 作品数:189 被引量:459 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心肺转流术 左-卡尼汀 心麻痹液 张大国 作品数:110 被引量:202 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肺转流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心内直视手术 风湿性心脏病 刘秀伦 作品数:103 被引量:287 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术 心肌保护 外科手术 心房纤颤 舒义竹 作品数:74 被引量:136 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术 心肌保护 预充液 紫外线照射充氧 谢晓勇 作品数:77 被引量:146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心肌保护 内质网应激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线粒体耦联因子6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患者线粒体耦联因子6(CF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脏停跳组(停跳组,在中度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每组25例,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机前(T1),转机30 min(T2),开放升主动脉时(T3),停体外循环后6 h(T4)、24 h(T5)、72 h(T6)、120 h(T7)7个时间点取静脉血,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F6、6-酮-前列环素F1a(6-Keto-PGF1a)的表达.结果 在T2~T5时间点,停跳组CF6浓度(pg/ml)依次为574.3±103.7、855.3±175.8、665.1±95.6、398.9±74.5,较T1时浓度244.5±52.6升高(P<0.05);不停跳组CF6浓度(pg/ml)依次为317.1±93.3、673.9±115.1、452.6±81.2、296.2±61.4,较T1时浓度238.4±49.3升高(P<0.05);停跳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均于T6恢复至T1水平.停跳组T2 ~T4时6-Keto-PGF1a浓度(pg/ml)依次为330.7±67.9、435.6±75.8、235.7±35.0,较T1浓度64.3±18.4升高(P<0.05);不停跳组T2~T4时浓度(pg/ml)依次为467.4±43.5、573.9±33.1、356.2±41.9,较T1浓度68.3±19.3升高(P<0.05);不停跳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均于T5恢复至T1水平.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包括内皮细胞损伤较小是体外循环手术CF6表达上调相对较小的重要原因.CF6的变化可以影响机体前列环素的表达. 周涛 谢晓勇 向道康关键词:心肺转流术 心肌保护 老年人工生物瓣膜置换过程中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首次灌注对心肌的保护 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动物实验表明将紫外线照射充氧血添加于心停搏液中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故推测其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也有保护作用。目的:课题提出使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血行首次冠状动脉顺行灌注,观察其在老年患者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循环过程中是否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生化水平的随机对照试验,于2006-10/2008-04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完成。对象: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需择期行人工生物瓣膜置换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方法:紫外线照射充氧血组于麻醉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mL/kg放血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同时经另一静脉途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前经过计算,体外循环过程中血红蛋白低于70g/L者,用库血代替自体血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升主动脉阻断后,将紫外线照射充氧血作为心停搏液组成成分进行首次冠状动脉顺行灌注,之后每30min常规以4∶1冷血/晶体灌注。对照组首次冠状动脉顺行灌注使用不含紫外线照射充氧血的4∶1冷血/晶体外,其他处理同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于升主动脉阻断前,升主动脉开放后5,10min从冠状静脉窦取血2mL,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在升主动脉阻断前,停体外循环后4,24,48h时从中心静脉取血2mL,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及肌钙蛋白I质量浓度。结果:开放升主动脉后,紫外线照射充氧血组冠状静脉窦血清丙二醛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紫外线照射充氧血组停体外循环后4~48h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及肌钙蛋白Ⅰ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首次冠状动脉顺行灌注紫外线照射充氧血能提高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 周涛 向道康 周亮贤 舒义竹 张大国关键词:心肺转流术 心脏瓣膜假体置入 心肌保护 参附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情况及参附注射液的调节作用。方法 32例肺癌患者根据病理学结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从手术前 3天到术后 14天 ,每天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 5 0ml,手术过程中静脉滴注 5 0ml;对照组除不用参附注射液外 ,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于术前、术毕、术后 3天、术后 14天抽取静脉血监测补体C3 、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C反应蛋白 (CRR)和血常规。结果术后 3天、7天 ,治疗组患者血浆补体C3 、C4和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中性粒细胞分类 (N %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梅宏 陈志昌 周涛 向道康关键词:肺癌 参附注射液 中药制剂 免疫功能 紫外线照射充氧血对体外循环手术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血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67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于麻醉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 ml/kg体质量放血或使用库血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加入预充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其他处理同治疗组。2组均于麻醉诱导后,转机30 min,术后第1、7天取外周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R,%);2组均于升主动脉阻断前和开放时抽桡动脉血监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2组RC3bRR、RICRR在转机30 min、术后第1、7天均低于麻醉诱导后,术后第7天尚未恢复至麻醉诱导后水平,但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升主动脉开放时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充氧血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维持红细胞自身结构完整和减轻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氧化损伤来实现。 周涛 向道康 周亮贤 舒义竹 吴学志 张大国 阎兴治 刘秀伦 刘小斌关键词:心肺转流术 红细胞 免疫 St.Thomas No.2液添加左卡尼汀减轻老年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St.Thomas No.2液中添加左卡尼汀(LCN)对老年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建立老年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老年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采用St.Thomas No.2液作为心脏停搏液,LCN1组、LCN2组采用含6、12 g/L左卡尼汀的St.Thomas No.2液为心脏停搏液。离体心脏保存30min再恢复灌注,观察心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冠脉流出液心肌酶浓度以及心肌组织匀浆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离体心脏灌注30 min时各组心功能恢复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灌注60 min时LCN1组左心室收缩峰压(LVSPP)恢复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N2组心功能恢复率较LCN1组和对照组高(P<0.05)。冠脉流出液心肌酶浓度和心肌丙二醛含量以对照组最高,LCN2最低(P<0.05);LCN1组、LCN2组心肌组织AT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St.Thomas No.2液中添加左卡尼汀可以减轻老年大鼠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保护效果与使用剂量与再灌注时间有关。 周涛 向道康 秦国伟 谢晓勇关键词:左卡尼汀 心麻痹液 心肌再灌注损伤 年龄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年龄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结果的影响。方法148例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年龄≥65岁47例(老年组),年龄<65岁101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年龄层次不同、老年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较多外其他特征基本相同,均在麻醉诱导期及关胸时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术前及术后第1天抽静脉血查血糖、肌酐、尿素氮及总胆红素,观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肌酐、尿素氮及总胆红素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搭桥支数、心包纵隔引流量、输血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住院期间死亡率、二次手术止血率及伤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但老年组术后房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关胸时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77±9)、(82±10)mmHg(P<0.05),PA-aO2分别为92.6±10.5、78.4±9.4(P<0.05);老年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OPCAB对老年患者是安全的,但风险及某些并发症高于年轻患者。 周涛 张大国 阎兴治 向道康 刘秀伦 舒义竹 刘军 刘小斌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老年人 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48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于全身血液肝素化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mL/kg体重采血或使用库存血细胞行紫外线照射并充氧后加入预充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预充液中其他成分相同,其他处理两组相同。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后、转机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术后第1天采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PLPO)、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LPO)浓度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PLPO、ELPO浓度均有明显上升,ESOD活性在开放主动脉30min后有所上升随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间点PLPO,ELPO水平低于对照组,ESOD水平在开放主动脉后各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具有减轻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 周涛 向道康 周亮贤 舒义竹 吴学志 张大国 阎兴治关键词:心肺转流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空腹血糖正常(对照组)和IIFG患者(IIFG组)各2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开始后30min(T2)、停CPB时(T3)、停CPB后2h(T4)和术后第1天(T5)、2d(T6)6个时点抽取颈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IOO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结果两组NSE、S100B于停CPB时开始升高,停CPB后2h、术后第1天高于麻醉诱导后和CPB开始后30min水平。IIFG组在停CPB时、停CPB后2h、术后第1天3个时间点高于对照组[NSE:IIFG组依次为(9.12±0.94)、(13.87±2.55)、(12.67±3.38)μg/L,对照组依次为(7.21±0.81)、(9.11±1.20)、(7.47±1.22)μg/L(t=4.125、4.567、3.689,P=0.000、0.000、0.000);S100B:IIFG组依次为(2.09±0.33)、(4.21±0.79)、(2.36±0.54)μg/L,对照组依次为(1.23±0.25)、(2.39±0.48)、(1.22±0.24)μg/L(t=3.497、4.077、3.576,P=0.001、0.000、0.000)。MBP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FG组术后2例、对照组1例出现谵妄,均恢复正常,两组未出现其他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结论IIFG患者与空腹血糖正常者比较,CPB术后NSE和S100B水平相对较高,推测与IIFG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应激性高血糖有关。 周涛 李遂宁 杨列红 舒义竹 刘波关键词: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空腹血糖 脑损伤 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停跳手术过程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患者72例,随机分3组(每组24例),术中分组使用心脏停跳液:4∶1血晶冷停搏液(BC组)、St.ThomasⅡ液(CC组)及HTK液(HTK组)。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前及主动脉开放后4、12、24、48和72h测血中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观察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应用时间、低心排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3组患者cTnI、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逐步升高,但HTK组上升的幅度 高鲁方 向道康 周涛 张正刚 朱西安关键词:HTK液 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与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的炎症反应 2009年 背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引起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胞因子的释放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机体损害的重要原因。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人工机械瓣膜置换使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血(ultraviolet blood irradiation and oxygenation,UBIO)预充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试验,生化水平及临床指标观察,于2006-07/2007-11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进行。对象: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需择期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34-56(46.2±10.7)岁。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UBIO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UBIO组于麻醉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mL/kg放血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同时经另一静脉途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前经过计算体外循环过程中血红蛋白低于70g/L者,用库血代替自体血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加入预充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其他处理同UBIO组。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均分别于麻醉诱导期、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2,24h共4个时间点采桡动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自细胞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监测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回重症监护科0,12,24h时桡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结果:4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2,24h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麻醉诱导期相比均明显上升,术后24h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UBIO组自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各时间点上升幅度均小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白细胞介素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UBIO组术后呼吸机 周涛 向道康 周亮贤 舒义竹 张大国关键词:心肺转流术 心脏瓣膜假体置入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