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宓
所属机构: 长江大学 所在地区: 湖北省 荆州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黄强 作品数:37 被引量:92 H指数:5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乌司他丁 刘建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疗效分析 疗效 杨薇薇 作品数:10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经阴道超声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分析 田夫 作品数:45 被引量:120 H指数:6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胃癌 直肠癌 腹腔镜辅助 李明忠 作品数:43 被引量:124 H指数:6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手术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DRAIC调控miR-223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DRAIC调控miR-223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qPCR检测DRAIC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DRAIC与miR-223之间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RAIC对胃癌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行为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抑制DRAIC后胃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抑制DRAIC后胃癌细胞迁移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胃癌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DRAIC的表达水平均相对上调,在SGC7901细胞株中DRAIC表达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DRAIC能与miR-223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miR-223的表达与活性;抑制DRAIC表达后胃癌细胞的凋亡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抑制DRAIC的表达后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DRAIC可以调控miR-223的表达,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邓清 张铁泉 乐问津 黄强 李宓关键词:胃癌 细胞侵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难度分级探讨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难度分级方法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 983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分级标准(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 d ifficu lty c lassification,LCDC)评定的LC手术。结果:DC I有1 374例,DC II有470例,DC III有139例;LC最常见的困难是剥离胆囊,而最难处理的是胆囊管及胆囊三角;LCDC难度低的一般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较难的是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很难的是合并有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和/或解剖变异的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结论:LCDC可细化LC手术难度原因,对LC有积极意义。 田夫 马小鹏 邓清 李宓 李明忠 刘建平 杨登峰 侯欣不同治疗方式对巴塞罗那分期B期HCC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与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8例BCLC B期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86例以及TACE组82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5年,应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BCLC B期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切除术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0.70%、48.84%、37.21%及32.56%,TACE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61%、29.77%、12.19%及2.44%。经Cox风险模型分析可知,TACE术、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是影响BCLC B期HCC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而无复发是BCLC B期HCC患者生存率的保护因素。结论肝切除术治疗BCLC B期HCC患者疗效较TACE显著,可有效提高后患者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 鲁号锋 黄强 李宓 刘建平 邵成泽关键词:肝切除手术 肝细胞癌 预后 改良胆道冲洗液对胆道镜下微爆破碎石并发症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胆道冲洗液对纤维胆道镜下微爆破碎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间45例难取性胆道残余结石行微爆破碎石取石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20例,胆道冲洗液使用生理盐水,实验组(B组)25例,胆道冲洗液使用改良胆道冲洗液,观察两组结石取尽率,胆汁菌落计数,术中腹痛,术后腹痛、发热、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结石取尽率均为100%,实验组取石后胆汁中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腹痛发生率及术后发热、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胆道冲洗液可成为纤维胆道镜下微爆破碎石取石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可减少胆汁中的菌落计数,减少取石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宓 向进见 刘建平 黄强 鲁号峰关键词:碎石术 手术中并发症 胃癌直肠癌根治术中Gambee’s单层吻合法的临床应用 1998年 田夫 李宓 胡从兵关键词:胃肿瘤 直肠肿瘤 单层吻合法 全文增补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85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85例的手术特点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8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75例采用腹腔镜顺、逆联合胆囊切除术式(顺逆组);1210例采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术式(顺行组)。分别记录两种术式所需时间、肝床损伤、胆囊破裂、胆道损伤的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顺逆组12例术中中转开腹。顺行组28例术中中转开腹,术后12例有少量胆汁漏,术中发现胆管损伤4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6例。顺逆组的手术时间、肝床损伤及胆囊破裂情况、术中出血量均较顺行组明显减少。结论:顺、逆联合术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式选择上优势明显。 黄强 杨薇薇 李宓 刘建平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十二指肠瘘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主要病因。术前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1例,余病人均为术中明确诊断。30例均手术治愈,无十二指肠瘘发生。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诊断率低,适当的外科治疗和术后营养支持对于防止肠瘘和其他并发症十分重要。 李明忠 向进见 李宓 刘建平 黄强 岳信关键词:肠瘘 胆石 自制空心填塞物在痔病中的应用 2006年 马小鹏 高心炳 田夫 李宓 潘卉萱关键词:外科纱布 乌司他丁联合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2013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8例PLC患者,行开腹或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将术后患者分成两组,给予A组38例患者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给予B组40例乌司他丁联合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术后7 d和14 d,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7 d,B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7.2±2.7)mg/L、(2.7±0.6)pg/ml和(28.4±5.7)pg/ml,均显著低于A组[(19.8±3.2)mg/L、(3.5±0.7)pg/ml和(33.4±6.2)pg/ml,P<0.05],术后14 d,分别为(13.6±3.0)mg/L、(2.0±0.4)pg/ml和(20.5±4.7)pg/ml,也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16.3±3.5)mg/L、(2.8±0.6)pg/ml和(24.6±4.9)pg/ml,P<0.05];术后,A组与B组隔下积液、胆漏发生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肝衰竭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A组的21.1%(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加强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邓清 张铁泉 乐问津 黄强 李宓 鲁号锋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 乌司他丁 超声影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难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48例患者胆囊、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的超声显像结果及LC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LC成功517例,27例因胆囊萎缩和/或胆囊三角周围致密粘连中转开腹,4例因Mirizzi综合征中转开腹。LC术中胆囊破溃43例,LC术所用时间最长2 h 30 min,最短20 min。胆囊壁厚>6 mm、Calot三角区结构不清时,LC难度大。结论超声影像可以应用于对手术难度的评估。 黄强 杨薇薇 李宓 刘建平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影像 手术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