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爱雪
作品数: 52被引量:520H指数:14
  • 所属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徐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孟召宜
作品数:80被引量:733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文化 文化产业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省域
朱传耿
作品数:206被引量:3,227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空间结构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城市化 主体功能区
仇方道
作品数:130被引量:2,035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徐州都市圈 时空分异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沈正平
作品数:164被引量:1,835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城市
马晓冬
作品数:144被引量:2,862H指数:29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聚落 GIS 乡村 空间自相关 基于GIS
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被引量:62
2004年
区域文化观念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并以其为载体和中介,在微观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产权安排、产业选择等;在宏观层次,影响区域经济活性、区域创新和区域综合力等。而二个层次的对接、互动与耦合,使得区域经济模式打上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二者的互动发展与一体演进又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模式。
渠爱雪孟召宜
关键词:区域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模糊产权互动机制
安徽省凤阳县飞地工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通过对重点人物的访谈,对飞地工业的发展演化及其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灰色建模系统软件测算了2007~2010年凤阳县飞地工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以此对飞地工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凤阳县飞地工业发展尚未成熟,处于初期阶段;飞地工业与凤阳县县域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对欠发达县域发展飞地工业模式和扩展飞地工业内涵的相关建议。
戴晶晶渠爱雪周君杰陈露陈敏张荫
关键词:飞地工业县域经济
江苏省地方小交通的构建及其可持续发展
2002年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地方小交通的构建背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强规划、建管养结合、适度超前、模式多样、系统协调等总体构建原则和江苏省地方公路及港口的具体布局设想,以促进地方小交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孟召宜渠爱雪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建设地方公路地方港口小城镇建设
基于SSA的江苏服务业行业竞争力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SSA)方法,分别以全国和发达区域为参照区,对2004年以来江苏服务业行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相对于全国和发达区域,江苏服务业整体经济增量均大于其区域份额分量,整体增速较快;2)属于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贡献率差,尤其是以发达区域为参照的总体结构效果指数小于1,表明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结构性问题突出;3)相对于全国和发达区域,几乎所有服务行业部门竞争偏量均为正,服务业总体竞争效果指数大于1,表明江苏服务业各行业部门具有较强的相对竞争能力,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4)江苏服务业行业效果指数大于1,综合发展潜力大.
渠爱雪
关键词:服务业
基于文化经济共同演化视角的区域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丰县、昆山为例被引量:16
2011年
在构建文化经济共同演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丰县、昆山的共同演化类型进行判定,进而从共同演化路径、共同演化亚型、共同演化大类、共同演化亚类、共同演化过程等方面对丰县模式、昆山模式解读和比较,研究发现:(1)区域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共同演化的结果,而区域文化是文化经济共同演化和区域发展模式形成创新的能动因素;(2)区域发展变迁是一个非均衡的文化经济共同演化过程。文化、经济通过非均衡发展形成发展张力和发展联动;(3)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嵌套耦合的文化经济共同演化过程,其既与内在文化特质和经济结构有关,也与外部制度环境和地理区位有关;既与内在历史基础有关,也与外部辐射带动有关;(4)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变迁是一个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兼具的文化经济共同演化过程,通过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矛盾统一,区域发展实现螺旋上升与递进创新。
孟召宜渠爱雪李红瑞
关键词:文化
试论我国经济地理学对发展观演变的响应被引量:12
2004年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因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驱动力量。我国新近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必将在人文与社会因素的深化研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五个统筹"的经济地理研究、新型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研究等四个方面影响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向。
朱传耿仇方道渠爱雪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建国以来协调发展观国土规划人文
青岛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地理细分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出游人次、与旅游地的空间距离以及同质旅游产品的竞争这五个层面,选取6项指标,运用熵值法来确立各指标的权重值,对各客源地做出综合评价,并据此进行青岛市国内客源市场地理细分。最后,通过与传统的按照空间距离细分方法和按照客源比重细分方法的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本文采用的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法更具有综合性和合理性。
张宏清渠爱雪刑立旭
关键词: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熵值法
苏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性因素的综合分析及耦合力的构建被引量:3
2003年
运用系统思想和地理学综合分析方法,指出苏北小城镇发展迟缓是多种障碍性因素的耦合作用,从转变发展观念、进行制度创新、发展乡村工业、建设市场、发展小交通、优化硬环境及做好城镇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因应对策体系;结合地方比较优势,确定发展主导力;依据现有基础,围绕主导核心力,构建辅助分力;抓住机遇,通过地方行政整合,实现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的立体交叉与动态互动,形成因应耦合力,以全方位推动小城镇发展,促进苏北大开发。
渠爱雪孟召宜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村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文化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在文化区划基础上,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以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一阶段分解、二阶段嵌套分解为测度方法,分析了1952~2008年江苏不同文化区、文化亚区之间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江苏文化区间的总体经济差异在波动中缓慢上升;在文化区层面,区间经济差异在波动中扩大并渐为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亚区层面,亚区内、亚区间经济差异均在波动中持续缩小,但亚区内差异为文化区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从演化过程看,不同层面的经济差异变化均大致以1978年为界分为波动反复和非均衡上升2个阶段。分析表明,江苏不同地域文化差导致形成不同的心智模型、社会资本和非正式制度,从而形成不同的内在文化动力和外在文化动力是导致经济差异出现的文化动因。
孟召宜渠爱雪车冰清黄泽虎刘燕
关键词:经济差异文化区锡尔系数
试论地方小交通及其构建问题被引量:4
2002年
针对目前国内地方道路少、等级低、路况差、与过境大交通不配套的现状 ,本文提出加强规划、建管养结合、适度超前、模式多样、系统协调等构建原则 。
孟召宜渠爱雪沈山
关键词:区域共同发展地域经济交通运输交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