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娟
作品数: 40被引量:270H指数:11
  • 所属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邓慧玲
作品数:151被引量:1,077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患儿 流行病学
张玉凤
作品数:72被引量:387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重症化 手足口病患儿 肠道病毒71型
王军
作品数:155被引量:45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机械压力机 重症化
徐鹏飞
作品数:32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重症化 肠道病毒71型 百日咳
刘瑞清
作品数:39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71型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舒血管物质,其合成与释放受多种因素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血管扩张、心肌正性变力变时、肺保护、脑保护以及免疫调节等,在调节机体多系统的功能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邓慧玲张玉凤符佳王小燕张瑜谢燕袁娟徐鹏飞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理功能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同应用剂量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2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低剂量组患儿在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加以2μg/kg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高剂量组患儿在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加以4μg/kg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患儿的血清学指标、血常规结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儿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5)。3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显著长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雾化吸入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儿的耐受能力选择用药剂量。
谢燕袁娟张玉凤王军符佳邓慧玲张小艳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
45例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5例非牧区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9月份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发病高峰期,且2014年至2018年儿童布鲁菌病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45例布鲁菌病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0~3岁儿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主要发病人群(53.3%、24/45),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传播(64.4%、29/45)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发热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82.2%、37/45),其次为关节肿痛(40.0%、18/45)和肝肿大(28.9%、13/45),但多汗(11.1%、5/45)和乏力(6.7%、3/45)较少见。实验室检查以炎症指标异常为主,降钙素原升高者30例(66.7%),红细胞沉降率者(ESR)增快者10例(22.2%),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7例(15.6%);血常规检查中无全血细胞数下降的患儿;45例患儿血培养布鲁杆菌阳性者35例(77.8%),另外10例(22.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45例患儿中4例(8.9%)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且其脑脊液均培养出布鲁杆菌。结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非牧区儿童存在长期发热、关节肿痛或肝脏肿大等症状时,儿科医师应高度怀疑布鲁菌病,以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张玉凤邓慧玲余鹏博陈宝宝袁娟刘瑞清冯雨萱徐鹏飞唐甜甜
关键词:布鲁菌病儿童
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与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D与手足口病(HFMD)发病、病情及其与抗病毒免疫指标α干扰素(INF-α)之间的关系,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D在HFM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柯萨奇病毒A6(CA6)型HFMD 305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与病例组患儿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维生素D和IFN-α水平,分析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与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结果CA6型HFMD患儿血清维生素A[(0.96±0.39)mg/mol]、维生素D[(42.14±15.13)μg/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维生素A(1.26±0.29)mg/mol、维生素D(49.63±8.8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WBC)>15×10^9/L、血糖>8.3 mmol/L、维生素A水平和维生素D水平降低均为CA6型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OR=2.303、4.622、7.346、5.211,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当维生素A为0.725 mg/mo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64.8%。当维生素D为32.88μg/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61.9%。CA6型HFMD患儿血清IFN-α水平[(84.44±26.28)ng/L]高于健康对照组[(36.58±14.3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HFMD患儿血清IFN-α水平[(71.48±18.34)ng/L]显著低于普通型患儿[(91.25±27.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A6型HFMD患儿血清IFN-α水平与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0.783、0.239,均P<0.001)。结论HFMD患儿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总体水平降低;WBC>15×10^9/L、血糖>8.3 mmol/L、维生素A水平和维生素D水平降低均与HFMD相关;血清IFN-α水平与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是HFMD感染重症化的预警因素之一。
邓慧玲张玉凤宋鹤王军徐鹏飞刘瑞清袁娟唐甜甜
关键词:维生素A手足口病
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0例对照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双金清热口服液与喜炎平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碘甘油口腔护理,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退热剂退热治疗。对照组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
张玉凤邓慧玲符佳王小燕张瑜袁娟
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总结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IM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根据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学龄期组(6~<10岁)和青春期组(≥10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6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入院体征、并发症、病程中首次实验室指标,分析比较4个年龄组IM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468例IM患儿中婴幼儿组127例(27.14%),学龄前期组205例(43.80%),学龄期组115例(24.57%),青春期组21例(4.49%),4个年龄组间性别、发病季节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脾大的发生率低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学龄期组热程、住院天数以及咽痛的发生率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青春期组热程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乏力和咽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234例(50.00%)IM患儿存在并发症,发生率位居前三的是肝损害(25.85%)、继发性粒细胞减少(19.44%)和心肌损害(11.97%)。学龄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肝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01)。4个年龄组肝损害均以轻度为主,学龄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学龄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学龄期组、青春期组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的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364例IM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主要表现为Th细胞比例降低、Ts细胞比例升高、Th/Ts比值降低、B淋巴细胞比例降低。4个年龄组间Th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Th/Ts比值、B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学龄期组与�
刘瑞清王军张玉凤袁娟王小燕宋鹤孙钊宁孙欣荣唐甜甜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淋巴细胞亚群肝损害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进行检测,研究HMGB1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100例(普通型组),重症50例(重症组)。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的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V71型HFMD患儿急性期HMGB1水平[(13700±3036)pg/mL]较对照组[(10116±2435)pg/mL]明显升高(t=5.913,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HMGB1[(10658±2349)pg/mL]水平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5,P>0.05)。重症组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MGB1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8.3 mmol/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HMGB1≥13110 pg/mL水平为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当HMGB1为13110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0%。结论WBC>15×10^(9)/L、血糖>8.3 mmol/L、HMGB1≥13110 pg/mL水平均为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HMGB1水平与EV71型HFM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张玉凤袁娟刘瑞清徐鹏飞王军邓慧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高迁移率族蛋白1预后评估
西安地区百日咳儿童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为百日咳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地区2015年至2016年百日咳患儿的病例资料,按年龄、疫苗接种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分组,比较各组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入组857例百日咳男女性别比1.21︰1,中位年龄为5.8(3.1,12.1)个月,全年散发,6~9月份为高峰期,492例(57.4%)患儿有家庭内咳嗽接触史。与>6月龄组患儿相比较,≤6月龄患儿出现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回声、憋气呼吸暂停、重症百日咳、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发生率较高,住院天数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517、29.939、25.632、30.740、15.046、4.476,t=4.940,P均<0.05)。与免疫组患儿相比,未免疫组患儿出现痉咳、发绀、憋气呼吸暂停、重症肺炎、重症百日咳发生率较高,且住院天数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17.747、10.058、10.257、39.463,t=4.559,P均<0.05),两组患儿出现鸡鸣样回声以及并发百日咳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1.989,P均>0.05)。与普通型百日咳病例相比,重症患儿年龄小、未接种DTP比例更高、发热和肺炎发生率高、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幅度大、住院天数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47.214、53.394、7.993,t=7.938、-8.060,P均<0.01)。所有患儿入院治疗1周内痉挛性咳嗽消失者515例(60.1%),明显缓解者198例(23.1%),无死亡病例,住院天数中位数为8(6,10)d。结论西安地区儿童百日咳全年散发,以6~9月份为高峰期,≤6月龄未完成基础免疫的患儿临床症状较重,但预后大多良好;血常规白细胞显著增高和未接种百白破疫苗者为重症病例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军孙芳刘瑞清袁娟张玉凤徐鹏飞张瑜王小燕邓慧玲
关键词:百日咳
一种舒适度高的儿科压舌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度高的儿科压舌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加热丝,两个框体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第一放置槽内腔的顶部设置...
袁娟孙欣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预测25-(OH)D在EV71型HFMD重症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255例为病例组,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分为普通型150例(普通组)和重型105例(重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分析表,记录其可能影响因素的资料,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HFMD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普通EV71型HFMD转为重症EV71型HFMD的危险因素及血清25-(OH)D水平与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患儿与对照组25-(OH)D水平[(35.66±11.60)ng/ml vs.(49.63±8.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V71型HFMD重症组与普通组患儿相比,WBC>15×10^9/L(χ^2=26.616、P<0.001)、血糖>8.3 mmol/L(χ^2=26.616、P<0.001)、血清25-(OH)D水平(t=5.5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8.3 mmol/L(OR=2.682、P=0.028)、WBC>15×10^9/L(OR=2.090、P=0.019)、25-(OH)D<30.88 ng/ml(OR=3.792、P<0.001)均为重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OH)D<30.88 ng/ml与EV71型HFM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为EV71型HFMD感染重症化的预警因素。
宋鹤张玉凤邓慧玲王军徐鹏飞李亚萍袁娟刘瑞清唐甜甜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25-羟基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