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德秀
-

-

- 所属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陕西省 咸阳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颜玉怀

- 作品数:25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农业 文献资源 农民利益 农业管理 科技论文
- 史振厚

- 作品数:40被引量:138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晏阳初 平民教育 乡村改造 农民 企业家精神
- 李君甫

- 作品数:52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农民工 农民 住房 社会阶层
- 许晖

-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猕猴桃 冬季管理 秋冬季管理 土肥水管理 压条
- 吴耀

- 作品数:3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城镇化 综合评价 区域城镇化 指标体系 城乡迁移
- 晏阳初乡村改造与农村劳动力培训被引量:1
- 2005年
- 晏阳初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从事的定县实验特别注重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史振厚邹德秀
- 关键词:乡村改造农村劳动力培训晏阳初平民教育农民
- 中国的传统农业对新的农业变革的启示
- 1985年
-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这样,在这一阶段被否定了的东西,在下一阶段又在新的基础上复活了某些被否定的东西,这叫作“否定之否定”。在农业发展中,工业化的农业否定了经验的、人畜力操作的传统农业。然而工业化的农业沿着工业的模式发展的结果也走到了它的反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是高投入、高分化,带来的后果是高能消耗和生态失调。这是工业式农业本身的经营方式和操作方式所造成的,是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突破这样的模式才能摆脱困境、消除弊病。于是人们想到了传统农业。
- 邹德秀
- 关键词:传统农业农业发展工业化否定之否定产业结构
- 价值与工具的理性哲思——评司汉武的哲学新著《价值与工具》
- 2003年
- 邹德秀
- 关键词:哲学研究书评
- 一个西部山村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被引量:3
- 2004年
- 尽管中国人口还在缓慢增加,总体资源与环境还在恶化,但是在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唐家坡几十年的人口与生态变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区人口的日益减少,加之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部分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正在好转。
- 李君甫邹德秀吴耀
- 关键词:人口人口变迁耕地资源林地
- 农村变革和社会发展
- 1985年
- 现代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带来了令人困惑的社会问题。发展中国家一开始起步就受到社会问题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也有不少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这就引起了在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化道路问题的讨论。
- 邹德秀
- 关键词:农村人口农村社区社会问题小城镇剪刀差
- 农业的历史变革和新的农业革命
- 1984年
- 本文论述了农业的三次大的变革,认为农业的发展是围绕着自然的营养平衡和社会的供求平衡进行的,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在这两个平衡上有新的突破。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农业发展中表现出阶段性,大的阶段是不能超越的,而小的阶段和环节是可以超越的。当前农业正处在新的变革时期。我们要认清方向,抓住有利时机,迎接农业变革的新时期。
- 邹德秀
- 关键词:石油农业农业发展营养平衡农业革命传统农业历史变革
- 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被引量:7
- 1983年
-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代是先进的,进入近代后变得落后了,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就农业科学技术这个侧面,分析一下它在近代落后的过程、原因和教训。
- 邹德秀
- 关键词:农业科学技术科学家生物技术
- 《补农书》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本文分析探讨了《补农书》在农业经营计划、决策、成本计量、人力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和见解 ,以及它在中国古代农业经营管理史中的成就和价值。
- 颜玉怀邹德秀
- 关键词:农业思想史
- 科学方法论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 1985年
- 在哲学体系中,除了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之外,还应有方法论这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在内容上统一于本体论,在理论体系上统一于辩证法,在方法功能上统一于方法论。方法论有自已的体系,这个体系和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的体系是相对应的。
- 邹德秀
- 关键词:逻辑学本体论科学方法论哲学体系唯物辩证法哲学学科
- 科学与艺术
- 2001年
-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分离、再融合的过程。科学通过发现规律实现其使用价值 ,艺术通过创造形象实现其审美价值。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表现在用形象思维启发科学的创造性思维 ;用艺术想象支配自然促进科学技术现实地支配自然。艺术使枯燥的科学研究变得丰富而有趣。科学对艺术的作用表现在科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表现形式 ,科学研究的深入激发艺术的想象力。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对科学家、艺术家、普通人都是有价值的 ,它涉及到人的素质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的追求 :真、善、美 ;人的生存方式 :艺术化人生。
- 邹德秀
- 关键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