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砚
作品数: 24被引量:74H指数:4
  • 所属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泉宁
作品数:50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癌 回肠 包裹性
施宝民
作品数:77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胰腺肿瘤 胰腺癌 肝样细胞
王晖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道镜 包裹性 腹腔 腔隙
林锐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病例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 并发症 氧乙酸 芽孢
杨镇
作品数:384被引量:2,099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血吸虫病 门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 实验外科
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口技术的再优化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既往经回肠壁无需还纳的保护性肠造口技术基础上优化为经回盲部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FI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先制作“组合引流装置”(“组合装置”):根据回肠直径,先用合适型号的可降解吻合环置于避孕套内并予固定,剪去避孕套头端的储精囊.套内置人直径约0.8em、头端带侧孔的引流管,固定引流管于避孕套内。将原先切开回肠壁置人“组合装置”优化:在距回盲瓣5cm处回肠做2个距离约0.5cm的肠管环行荷包.并在对系膜缘和2个荷包缝线之间横向切开肠壁约半圈,置入“组合装置”,其远端从阑尾根部盲肠壁引出,将“组合装置”从右下腹Trocar孔引出腹腔外。结果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上海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共完成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护性造口,其中6例应用优化前的经回肠壁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FI术(优化前组),1l例采用优化后的经回盲部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FI术(优化后组)。所有患者术后低位吻合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排粪顺畅。3—5周左右吻合环降解后顺利拔管。优化前组有1例患者在拔管前后出现肠鸣音亢进和轻度阵发性腹部绞痛等肠梗阻征象;而优化后组无一例出现肠梗阻。优化前组造瘘引流管拔除后的腹壁瘘FI愈合时间为5。36(平均9)d;优化后组则为3~7(平均5)d。结论再优化的经回盲部保护性回肠造FI技术拔管后腹壁造瘘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由于无需固定回肠,发生肠扭转和肠梗阻的概率也相应降低。
葛步军黄琦陈泉宁刘中砚赵海波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回肠造口
周细胞与微血管相关疾病被引量:1
2005年
刘中砚杨镇
关键词:周细胞血管相关疾病血管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脂肪细胞
枣核致成人肠穿孔1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 总结枣核导致成人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7例枣核异物导致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因枣核导致穿孔的患者有17例,在同期引发肠穿孔的食源性异物中占比达58.6%(17/29),70.6%(12/17)患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穿孔各1例(5.9%),小肠穿孔15例(88.2%),其中末段回肠穿孔9例(52.9%);腹部CT检查12例(70.6%),发现消化道异物10例(58.8%)。本组17例患者中,内镜治疗1例(5.9%),开腹手术7例(41.1%),腹腔镜手术9例(52.9%)。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和脑梗死各1例(5.9%),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3 d突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结论 枣核是消化道异物致肠穿孔的重要原因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容易误诊;穿孔部位以小肠为主,尤其是末段回肠,螺旋CT对枣核致肠穿孔诊断具重要价值;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黄琦刘黎明刘中砚孙建军经巍李新平
关键词:肠穿孔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腹腔镜
肝门部胆管癌现代治疗进展
背景 肝门区胆管癌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来源于肝外左右肝管或者左右肝管汇合处的胆道腺癌.这种肿瘤至今仍被认为是难以治愈甚至难以治疗的.数据来源我们回顾了肝门胆管癌的相关文献.我们对...
林锐施宝明刘中砚陈泉宁
急性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伴腹腔出血1例报告
2016年
胆囊炎急性发作、控制不佳可以导致胆囊坏疽破裂,常可危及生命。坏疽的发生往往与胆囊动脉栓塞有关。坏疽性胆囊炎伴胆囊动脉破裂大出血并引起休克者极罕见。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性,45岁,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2 d"于2015-06-01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阳性。
王毓锋刘中砚王晖陈泉宁林锐施宝民
关键词:胆囊动脉腹腔出血
GE式造瘘-一种预防性造瘘的新方法
葛步军黄琦刘黎明刘中砚
自从GE式造瘘技术被提出以后,该技术方法首先在《中华外科杂志》新技术栏目中予以介绍、推广,课题组于2009年3月开始,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应用到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中对该技术方案不断优化,相关的经验已发表在今年的...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
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α-SM-actin表达的改变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α-SM-ac-tin表达的测定,探讨门脉高压肺部微血管是否受累,以及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三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银杏注射液治疗)。应用结扎胆总管复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采用Mass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对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α-SM-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平均吸光度0.3499±0.089,对照组平均吸光度0.3344±0.0890,治疗组平均吸光度0.2890±0.102,对三组结果进行两两非配对t检验,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可刺激肺微血管周细胞增殖或向平滑肌细胞转化,而银杏注射液能抑制这种改变。这表明门脉高压肺部微血管同样受累,周细胞在病变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中砚王超杨镇
关键词:门脉高压鼠肺毛细血管
一种基于负压系统的可塑型腹腔手术拉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负压系统的可塑型腹腔手术拉钩,包括:医用不锈钢手柄,医用不锈钢手柄上设有固定开口;拉钩前部,拉钩前部的一端与医用不锈钢手柄相连接;拉钩侧部,拉钩前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拉钩侧部,每一拉钩侧部均包括:可...
王晖施宝民陈泉宁刘中砚
文献传递
联合尾状叶切除的半肝切除术:31例报告
2015年
目的研究联合尾状叶切除的半肝切除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联合部分或全部尾状叶切除的半肝切除术病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1例、肝门部胆管癌5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肝巨大血管瘤3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外伤1例。结果手术完成时间130-367 min,平均(218±61)min。术中出血80-1 100 ml,平均(350±283)ml,19例患者术中未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5%(11/31)。其中,右侧胸腔积液5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轻度肝性脑病1例;胆漏3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结论肝脏的良性或恶性病变侵及尾状叶时,实施联合尾状叶的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施宝民刘中砚王晖林锐陈泉宁张振海耿文茂苏忠学
关键词:半肝切除术并发症死亡率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9例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方法及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9例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诊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365例,其中确诊为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共39例(0.9%)。39例坏疽性胆囊炎中3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因胆囊三角区暴露不佳而中转行开腹手术,1例高龄患者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直接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坏疽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B超、上腹部CT等检查均可作为提高术前诊断率的有效方法。腹腔镜可以安全处理大多数坏疽性胆囊炎,对于小部分粘连严重、不能耐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应及时行开腹手术处理。
刘南斌许艳魏玉华刘中砚陈泉宁施宝民
关键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