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婷
作品数: 25被引量:323H指数:9
  • 所属机构:深圳大学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深圳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敏强
作品数:276被引量:2,81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概化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方差分量 心理学 概化
焦璨
作品数:57被引量:439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学研究 心理研究 漂族 信度 社会网络分析
吴利
作品数:13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分位数回归 信度 心理 QR OLSR
张文怡
作品数:9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信度 概化理论 测量数据 QR OLSR
胡俊
作品数:2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纵向数据 自我伤害行为 青少年
用于群体潜在分类的多水平潜在类别模型--模型指标的正确选用
多水平潜在类别模型(Multilevel LCM)不但为类别型的外显变量提供有效的质性分析,并且考虑到样本群体层面的因素对测验的影响,有助于解决传统的潜在类别分析局部独立性无法满足等问题,使被试的分类更为准确;同时,对群...
张洁婷张敏强焦璨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被引量:72
2015年
为探索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在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上的应用,对1271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对644名学生由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评定结果和阳性症状检出率作为"黄金标准"分析了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发现:(1)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本研究大学生样本的心理行为问题可划分为三个亚群体:风险组、困扰组和健康组,分别占比9.86%、19.15%和70.99%;(2)风险组表现为突出的精神症状(Z≥2.6SD),有61.21%的被试出现阳性症状,远高于困扰组的38.28%和健康组的8.36%;此外,困扰组以认知与情绪症状为主;(3)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比传统划界分数方法在敏感度上能提高8.93%~35.26%,更为科学有效。
苏斌原张洁婷喻承甫张卫
关键词:大学生
二级计分量表的维度结构分析方法--以EPQ为例
由于特定的测量目的,有些人格、态度量表需要采用迫选的计分方式,或者在能力量表中客观题一般是0-1计分。然而,由于二级计分的数据结构不符合传统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前提假设,这类量表并不适宜使用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维...
张洁婷张敏强焦璨
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70
2010年
潜在类别分析是通过对类别型的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得到各种潜在类别的具体外在表现的潜在特征分类技术。该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心理行为特征的分类、控制认知心理实验中被试个体差异引起的系统误差、评价临床心理诊断的精确性,以及心理测验中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结构分析等。对此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与其他测量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其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也可在纵向数据和多水平数据中应用。在应用中亦有提升方法技术的空间。
张洁婷焦璨张敏强
关键词:聚类模型
分类分析法在潜在剖面模型后续分析中的改进与应用
潜在类别分析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不少研究者将潜在分类结果应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中,这不但有利于解释群体的异质性,且考虑了变量之间过于复杂的交互作用,降低统计检验的一类错误,提高统计模型的精确性。但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
张洁婷张敏强
文献传递
心理学研究中潜变量空间的特性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首先评述潜变量数据类型和空间特征的研究现状。比较和归纳发现,潜变量空间特征的研究从只关注数据分布的多峰性发展到对差异的量化、质化问题和分布状态(包括异质性和多峰性)进行全面分析,以综合反映潜变量差异的性质与维度类别特性。通过对潜在类别模型、混合因素模型和因素模型的比较来确定潜变量空间类型不但为该议题开拓了方法技术,同时也深化拓展了潜在结构模型的理论框架。此外,该方法在外显指标的数量、计分方式和样本量等因素上的使用前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洁婷张敏强耿爽
关键词:维度
EPQ信度概化的跨文化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7
2011年
对中国7种主要的心理学杂志,于1998-2008年间发表的与EPQ有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做信度概化分析,并与Caruso等人对其他国家的EPQ信度概化分析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心理量表使用者都存在严重的"信度引入"的状况;分量表的分数的标准差是信度系数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但其他预测变量有所不同。提供的启示是:使用心理量表时一定要报告当前样本的信度系数;不符合心理量表特性要求而增加项目,不一定能提高测验结果的信度。
焦璨张敏强张洁婷吴利张文怡
关键词:EPQ
基于转变矩阵描述的个体阶段性发展:潜在转变模型被引量:14
2015年
纵向研究是心理与社会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当研究对象的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都属于类别型数据时,可以用潜在转变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潜在转变模型是一种个体定向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能够通过转变矩阵估计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潜在状态的变化,从转变概率的角度研究个体的阶段性发展。本文在系统地介绍了潜在转变模型的原理和优点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冲动行为发展的实例介绍具体的分析方法,展示了该方法对纵向数据分析的适用性。
王碧瑶张敏强张洁婷胡俊
关键词:纵向数据
多水平潜在类别模型的模型指标研究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在更复杂的多水平模型下,样本量如何影响信息评价指标AIC、AIC3、BIC和BIC*对群组水平潜类别数目的判断,重点解决在群组水平的分类中模型适配指标的正确选用....
张敏强张洁婷张文怡焦璨
关键词:心理测验信息评价
文献传递
青少年推理能力的潜在类别分析
潜在类别分析是用潜在的类别变量来解释外显的类别变量之间的关联,使外显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潜在类别变量来估计,进而维持其局部独立性,属于潜在结构分析的一种。潜在类别模型使潜在变量模型得以应用于连续和类别这两种不同的数据形式,...
张洁婷张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