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宁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姒健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90被引量:3,018H指数:2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萎缩性胃炎 表皮生长因子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胃炎
- 吴加国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8被引量:4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表皮生长因子 萎缩性胃炎 愈合质量 胃黏膜保护剂 溃疡愈合质量
- 姜源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7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便秘 文献复习 儿童 脊髓性肌萎缩症 胃壁
- 王建国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97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基因多态性 克罗恩病 玻璃珠 阳离子聚合物
- 孙蕾民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8被引量:14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定标 粘膜 肠易激综合征 病理检查 活检钳
- 草药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7年
-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主要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肝肿大、肝区疼痛、腹水、体重增加等,最早由Willmot和Robertson在1920年报道,与饮用千里光茶有关。
- 戴宁余颖聪任天华吴加国姜源沈来根张静
- 关键词:静脉闭塞肝肿大文献复习土三七草药
- 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在慢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在慢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仰卧于封闭式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内,垫高背部及头部与水平面约呈20°角,将含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的玉米糊300ml注入直肠,使用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采...
- 姜源戴宁胡红杰钱玉娥陈淑洁张文明
- 文献传递
- 多学科联合诊治顽固性功能性便秘
- 目的便秘是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系统,本研究探讨多学科联合诊治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2010.3~2012.2符合罗马Ⅲ标准的长期依赖各类泻药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30例,经消化科、营养科、放射...
- 赵岚汪丽冯丽君朱立芬储华吴皓劳伟峰马可云戴宁
- 文献传递
- 转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和种植黏附性研究
- 2003年
- 目的观察转基因血管内皮细胞 (endothelialcell,EC)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 ,tPA)活性和种植黏附性改变。 方法普通型和变异型tPA基因转染人大隐静脉EC ,ELISA法测定tPA活性。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腔面种植EC ,接入脉冲式体外灌注装置 1h ,比较EC保存率。结果普通EC组tPA活性为 (1 5± 1 0 )IU/ml,野生型和变异型tPA转基因组tPA活性分别为 (30 .0± 8.0 )IU/ml和 (14 1± 1 0 )IU/ml,转基因组均明显高于普通EC组 (P <0 0 1)。加入纤维蛋白后 ,变异型tPA组的tPA活性达 (5 0 .0± 19.0 )IU/ml,较加入纤维蛋白前(14 1± 1 0 )IU/ml明显提高 (P <0 0 1)。灌注 1h后 ,普通EC组EC保存率为 (45± 5 ) % ,野生型和变异型tPA组分别为 (39± 6 ) %和 (5 4± 13) % ,变异型tPA组高于普通EC组 (P <0 0 5 )。加入纤维蛋白后 ,变异型tPA组EC保存率下降至 (43± 8) % (P <0 0 1) ,但不低于野生型tPA组和普通EC组 (P >0 0 5 )。结论转基因内皮细胞tPA活性显著提高 ,变异型tPA的活性具特异性 ,有利于改善种植EC保存率。
- 陈力戴宁余红陶思丰王建伟许斌
- 关键词:转基因血管内皮细胞人工血管
- 胃黏膜糜烂和症状评分与胃排空的相关性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糜烂与否影响胃排空功能,以及症状学评分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75例慢性胃炎患者经内镜检查分为黏膜糜烂组与无糜烂组,经问卷调查获得症状评分,然后进行钡条胃排空功能检测。比较黏膜糜烂组与无糜烂组的餐后5h胃排空率,进行症状评分与胃排空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糜烂组5h胃排空率为(100.00±25.00)%(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钡条总排出率(该组患者排出钡条总数与吞入的钡条总数之比)为82.95%。无糜烂组5h胃排空率为(85.00±55.00)%,钡条总排出率为62.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胀症状评分与胃排空率相关(r=-0.243,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糜烂可加速胃排空,上腹胀症状评分与胃排空率存在负相关性。
- 沈洲姬李爱清戴宁
- 关键词:慢性胃炎黏膜糜烂胃排空
- 脱氧胆酸介导的肠道菌群失衡和胆汁酸代谢异常促进肠炎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脱氧胆酸在诱导小鼠肠炎过程中对肠道菌群及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脱氧胆酸组和对照组,脱氧胆酸组小鼠给予含0.2%脱氧胆酸饲料,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连续喂养24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炎症程度并作评分,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定量分析小鼠粪便中各级胆汁酸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胆汁酸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脱氧胆酸组回肠末端和结肠病理组织学炎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脱氧胆酸组粪便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厚壁菌门比例下降,梭菌属ⅩⅠⅤa比例显著下降(均P<0.05)。脱氧胆酸组小鼠粪便中总胆汁酸、次级胆汁酸、非结合胆汁酸、牛磺-α-鼠胆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脱氧胆酸组胆汁酸转运基因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β(Ost-β)、胆汁酸信号分子法尼醇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5),而肝脏胆汁酸合成限速酶基因Cyp7a1、Cyp7b1和Cyp27a1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脱氧胆酸能诱导小鼠肠炎发生发展,可能与其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以及通过FXR-FGF15信号通路促进肝脏胆汁酸合成有关。
- 岑蒙莎朱宇斌沈玉钦程芳丽郑霞胡伟玲戴宁许梦雀
- 关键词:肠道炎症脱氧胆酸胆汁酸焦磷酸测序
- SLCO2A1基因相关慢性肠病影像学表现一例
- 2020年
- 患者女,33岁。因反复贫血、低蛋白血症、双下肢水肿、乏力10年余,自2015年至今4次住院治疗。多次行肠镜及胶囊内镜见小肠多发浅表溃疡,病理结果为慢性溃疡。MR小肠成像显示回肠局部小段肠壁增厚伴黏膜明显强化,邻近系膜见肿大淋巴结。CT小肠成像见多发节段性肠壁增厚、强化及淋巴结肿大等炎性改变,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X线片示胫腓骨骨皮质不规则增厚。基因检测SLCO2A1基因的两个点位的碱基变异,符合SLCO2A1基因相关的慢性肠病。
- 李琳何慧琴林宇东戴宁章士正
- 关键词:肠病磁共振成像
- 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考察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辅助疗效。方法回顾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2008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筛选150名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75名,对照组给予单独的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给予低热量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免疫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考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在营养状况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1、7、10d的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状况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1、7、10d的IgA、IgM等免疫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以及合并症发生率等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8.00±1.67)d比(12.00±1.83)d,(53.2±5.4)h比(74.1±5.9)h,(2.81±0.32)%比(3.12±0.84)%,9.33%比34.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能够有效加速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降低合并症的复发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应晶晶戴宁
- 关键词:肠外营养消化道肿瘤营养支持
- 慢性胃炎患者胃排空功能的研究
- 目的:对75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排空功能进行观察,探讨胃粘膜糜烂与否对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以及症状学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每个病人完成一份问卷调查,获得症状评分,然后进行5小时钡条胃排空功能观察。比较粘膜糜烂组与无糜...
- 沈洲姬戴宁
- 文献传递
- 新生期母婴分离方法建立IBS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
- 背景:内脏感觉过敏作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病理生理特征之一,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确切机制不太清楚。建立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有助于阐明IBS内脏感觉过敏的机制。在人体,...
- 任天华余颖聪姜源戴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