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毅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陆江阳

- 作品数:274被引量:1,09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鼠脾脏 MODS 酵母多糖
- 李玲

- 作品数:362被引量:1,889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次声 康复训练 次声作用 树突状细胞 海马
- 王晓虹

- 作品数:71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理学观察 电子显微镜 小鼠脾脏
- 王宏伟

- 作品数:82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树突细胞 小鼠脾脏 多器官功能衰竭
- 刘茜

- 作品数:82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小鼠脾脏 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树突细胞 MODS
- 肺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目的建立肺间质树突状细胞(DCs)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为研究肺间质DCs在肺损伤免疫紊乱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0只,麻醉摘眼球放血处死后无菌条件取双侧肺组织,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
- 王宏伟陆江阳田光李韶然杨毅康佳蕊
- 文献传递
- MODS大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病理改变及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胸腺树突状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为严重创伤后脓毒症和 MODS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 (CD1a与S 10 0 )及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 )研究 MODS大鼠胸腺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复制小鼠酵母多糖 MODS模型 ,伤后 12小时 (MODS早期 )观察到胸腺树突状细胞增生和过高反应 ,伴有淋巴细胞大量凋亡 ;伤后 2~ 3日 (MODS进展期 ) ,树突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形态萎缩 ,淋巴细胞凋亡减轻。结论 :树突状细胞的病理改变不仅可能是 MODS的早发病变和启动因素之一 ,且可能是影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或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CARS)形成和转归 ,使病程走向
- 陆江阳王晓虹孙宇胡森杨毅李玲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
- 5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尸检脾脏及其树突状细胞的病理学观察
- 目的探讨临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脾脏及其树突状细胞的病变特点,为严重创伤感染与 MODS 的免疫学研究与防治提供更加直接、准确和详实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本文汇集了52例由分别由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
- 陆江阳王晓虹刘茜杨毅李玲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尸检树突状细胞脾脏电子显微镜
- 文献传递
- Fit3配体对小鼠肺树突状细胞体内扩增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球蛋白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Ht3L)对小鼠肺树突状细胞(DCs)的体内扩增效果及特点。<br> 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Flt3L组和对照组.Flt3L组连续9天皮下注射重组人Flt3L...
- 王宏伟陆江阳田光刘茜赵敏李菲杨毅康佳蕊
- 关键词:肺脏疾病免疫疗法树突细胞
- 海藻糖对低温储存皮肤β-actin的mRNA转录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新型低温保护剂(cryoprotectant,CPA)海藻糖(trehalose)对皮肤骨架蛋白β -肌动蛋白(β-actin)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的调节作用,以了解在传统低温保护剂中添加海藻糖后是否优于单纯传...
- 贾晓明蔡宏马彩虹吴志谷姚咏明杨毅李绍然陆江阳
- 关键词:海藻糖皮肤低温保护剂
- 文献传递
- VNS对癫痫大鼠脑皮层谷氨酸、c-fos和GS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自制迷走神经刺激器对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的含量及其主要的代谢酶GS和c-fos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A、B、C型刺激器对慢性点燃癫痫大鼠进行VNS,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癫痫大鼠接受不同刺激后1h、24h、1周时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内的谷氨酸递质含量变化,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不同刺激条件下GS和c-fos蛋白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癫痫大鼠在刺激后1天发作明显减少,但1周后恢复原有发作。各组间谷氨酸和GS含量无明显差异,c-fos蛋白在治疗后1h时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结论:自制的中、高强度刺激器进行VNS可以减少1天内的癫痫发作,其作用机理与谷氨酸关系不明确,但可能与c-fos蛋白有关。
- 梁树立李安民周定标黎君友刘茜杨毅张敏刘爱军
- 关键词:癫痫大鼠脑皮层额叶皮层慢性点燃迷走
- 创伤性脓毒症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1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LP术后2、6、12、24、48和72h组。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果CLP术后早期循环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受抑,TU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率低于5.00%,之后开始增加,CLP后48h凋亡细胞阳性率为(48.33±12.53)%,术后72h凋亡率又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脓毒症急性期产生的大量中性粒细胞以死亡为主要途径;当机体转向逐渐恢复时,中性粒细胞以凋亡为主要途径。
- 隰建成周宝桐蒋礼先姜小国孙同柱杨毅
- 关键词:脓毒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鼠外周血创伤性缺口末端标记法
- 子宫内膜电切术后组织修复和再次治疗干预的研究
- 段华夏恩兰李玲杨毅于丹张玫
- TCRE是以高频电为能源切除病变内膜的一种微创妇科手术,其技术难点和关键点在于既要有效破坏子宫内膜及下方肌层组织,阻止内膜再生,又要把握电切深度,减少电热效应影响,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该课题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热损伤
- 脾脏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 探讨脾脏树突状细胞(DCs)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外周免疫器官损伤中的病理过程和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小鼠MODS动物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CD205、CD86)与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等方法观察脾脏病理学及其DCs在MODS病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早期(3h),DCs显著增生且功能活跃,伴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晚期(10~12d)大量DCs失活,脾脏各种免疫细胞退变、凋亡,外周血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结论 脾脏DCs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在MODS小鼠建立外周免疫应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陆江阳李志宏王晓虹杨毅李玲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树突状细胞脾脏免疫组化方法病理学观察CD4^+/CD8^+比值淋巴细胞凋亡
- 大鼠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肝细胞中内皮素1与糖原含量变化的观察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肝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组织化学与免疫电镜等方法,观察肝细胞中ET1及糖原的含量变化。结果:MODS大鼠肝细胞胞浆ET1含量明显增多,而糖原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内皮素对肝糖原有分解作用,这是造成MODS时肝损伤以至影响全身多个脏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 陆江阳李玲杨毅
- 关键词:内皮素-1糖原MODS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