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振镛
-

-

- 所属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强

- 作品数:1,001被引量:13,548H指数:62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干旱 黄土高原 陆面 降水
- 王润元

- 作品数:279被引量:3,437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春小麦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气候变暖
- 姚玉璧

- 作品数:112被引量:2,228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干旱 黄土高原 马铃薯 气候变暖
- 方德彪

- 作品数:24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旱作区 生态气候 甜菜 土壤水分 气候
- 尹东

- 作品数:79被引量:63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兰州中心气象台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甘南高原 DEM 环境蠕变 紫花苜蓿
- 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8
- 1992年
- 本文利用人工牧草地土壤水分试验测定资料,分析研究了草地土壤水分的周年变化规律,得出草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可划分为春季失墒期、夏季增失墒交替期、伏秋增墒期;土壤水分动态曲线波动主要受降水补给量和牧草耗水量的影响而变化,雨季降水对旱作草地土壤水分的补给起着重要作用。
- 余优森林日暖邓振镛仇化民
- 关键词:土壤水分人工草地耗水量
- 甘肃省油菜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被引量:25
- 2004年
-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肃省甘蓝型春油菜及白菜型冬、春油菜的生理特性和要求的生态气候条件,确定了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将甘肃省油菜种植区划分为五级,并针对各地资源特点和油菜生育特性提出了提高生态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 张惠玲邓振镛尹宪志郭海英魏育国杨晓玲
- 关键词:油菜生态气候适应性种植区划
- 甘肃东部旱作区土壤水分补给量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6年
- 旱作区的降水是土壤水库水分补给的主要源泉。土壤水分补给量与自然降水量依存关系密切。10mm的降水量土壤渗透深度为7~9cm,降水渗入土壤中的水分为降水量的62%~76%。不同气候类型雨季给土壤补给量不同,平均为63mm.补给率为29%。
- 方德彪邓振镛仇化民徐金芳
- 关键词:土壤水分补给量旱作区
- 旱作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高作物抵抗灾害的能力,减轻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利用位于黄土高原董志塬的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分析0~50 cm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土壤贮水量呈逐年减少,气候趋向暖干化的变化特征。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壤贮水量变化具有阶段性:稳定期—迅速下降期—上升期;土壤水分突变年发生在2000年,之后递减趋势明显;玉米发育期日耗水强度最大时段出现在拔节—乳熟期,且土壤水分发生突变后比突变前日耗水量减少0.1 mm;玉米生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但该趋势并不明显,土壤水分发生突变后(2000—2012年)比突变前(1990—1999年)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0.3 mm/kg。分析不同水分年型的水分利用效率发现,平水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也最高,枯水年次之,丰水年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最低。
- 张谋草赵玮周忠文邓振镛黄世谋
- 关键词:旱作玉米土壤水分
-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影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2
- 2008年
- 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有着显著影响,实际上使其生育期延长20天,霜前花减少30%;适生区域提高100m左右,面积扩大7倍;衣分提高2个百分点,气候产量增加54.3%的基本事实。探明了现代气候变暖对高原地区喜热作物棉花产生非常有利影响的重要原因,是由于≥10℃积温升高131℃,裂铃至停止生长关键期增温30℃;最低气温升高0.9℃,春季增温加快,秋季降温减缓,使生长期热量资源得到较大补偿,气候生态适应性更适宜,与棉花生理需求指标更接近。预测未来10~15年内≥10℃积温可能增加100~300℃,适生区域升高100m左右,建议稳步扩大面积20%~30%,并提出按不同种植区域采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技术等建议。
- 邓振镛王鹤龄李国昌辛吉武张宇飞徐金芳
- 关键词:河西走廊棉花气候变暖
- 甘肃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贮水量对春小麦水分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选择甘肃黄土高原旱作区5个春小麦测站2m土层深度多年土壤贮水量与产量资料,从大气降水-土壤水-作物循环系统的理论出发,研究了土壤贮水量和农田耗水量对春小麦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是一个贮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天然土壤水库,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m土层最大贮水量分别达470mm、582mm和617mm,但实际贮水量只有190mm、230mm和370mm,实际贮水量只相当于最大贮水量的40%、40%和60%,总的趋势是随湿润度增加而增大.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别为春小麦全生育期2m土层农田实际耗水量153mm、175mm和323mm,有随湿润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土壤贮水量是该区域春小麦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土壤水分籽粒生产力为0.24~1.0kg.mm-1,平均为0.67kg.mm-1,总生物产量生产力为1.41kg.mm-1,随干旱程度增加明显递减.对不同水分气候区要采取增加土壤水库库容的各种抗旱措施,以提高土壤贮水量的利用效率.
- 邓振镛王强张强王润元白虎志王劲松徐金芳
- 关键词:甘肃黄土高原旱作区春小麦土壤贮水量水分生产力
- 祁连山地区云水资源开发对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 邓振镛董安祥陈少勇曹玲刘明春张惠玲薛万孝
- 该项目对祁连山区总云量和低云量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是一项新颖的工作。找出了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科学理论依据。对农业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云水资源气候变化农业生产
- 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0
- 2008年
- 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冬暖夏干,采用脆弱度和影响指数方法定量评价了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重点阐述了西北现代气候变化对干旱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这两个领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现代气候变干变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甘南高原和黄河首曲的地域生态环境有不断退化的趋势.气候变干使渭河上游、黄河上游(洮河和大夏河)以及黄土高原中部7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引起水资源短缺.
- 邓振镛张强辛吉武赵鸿王全福王鹤龄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
- 甘肃省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与分区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1年
- 本文引用甘肃省43个气象台站1983—1985年农耕期的土壤湿度资料,27个台站1986年测定的土壤容重及86个台站的蒸发计算资料,并选取旱作区不同站,对该省土壤水分的地域分布,土壤水分的时间分配,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全省分为7个土壤水分区,13个亚区,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为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 邓振镛林日暖
- 关键词:土壤水分
- 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变化对玉米叶面积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通过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资料变化分析得出:玉米叶面积指数年内变化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缓慢下降趋势;年际变化园发育期不同,环境园子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降水相关较好,与积温和日照仅在三叶~七叶期呈现正效应,其它时段相关不显著;玉米产量与抽雄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抽雄期叶面积指数小于3时,产量不高,达到4以上时,产量开始下降,叶面积指数适合范围为3~4,高产田为3.5以上。
- 王宁珍邓振镛张谋草吕峰平翟晓琴
- 关键词:气候变化玉米叶面积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