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战胜
作品数: 22被引量:57H指数:5
  • 所属机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朱建宇
作品数:6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集流体 铜箔 锂 锂离子
王宇晖
作品数:4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主题:锂硫电池 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 铜箔 脆性断裂
范洋
作品数:2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热封强度 封装材料 热封工艺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靳俊
作品数:102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主题:锂硫电池 正极 锂 固体电解质 固态
张俊乾
作品数:87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锂离子 锂电池 MONTE-CARLO模拟
电极表面粗糙度和固体电解质界面对锂枝晶生长的影响
背景与动机锂金属是一种可用于高能电池的较为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有害锂枝晶的杂乱生长会导致电池的内部短路,进而造成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电极表面粗糙度及锂枝晶的生长行为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考虑过电位、...
高丽婷郭战胜
石墨电极力学性能和界面剥离强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石墨电极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锂离子电池,因而对于石墨电极的力学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表征和研究石墨电极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剥离强度,能够为石墨电极相关技术的可靠性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从而使石墨电极得到合理和可靠的使用。本文运用拉伸和180°剥离实验,分别研究了石墨电极原样、电解液浸泡后的电极以及不同充电状态(SOC)下电极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剥离强度。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充满电状态下电极材料的断裂形式是脆性断裂,而原样电极、电解液浸泡后电极以及完全放电状态下电极均表现出韧性断裂。180°剥离实验结果表明,电极的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界面剥离强度在充满电状态下的值比完全放电后的值大。经过电解液浸泡后的电极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界面剥离强度则与原样电极的值相同。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石墨电极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界面剥离强度则远远低于未经过充放电循环电极的值。
刘超吕浡郭战胜冯捷敏
关键词:石墨电极弹性模量界面能锂离子电池
锂硫电池放电过程的热模拟被引量:4
2017年
目前已经实用化的各种电池基本都存在与热相关的安全问题,同样在锂硫电池中也有类似的问题。热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电池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分布,从而有助于电池的性能优化及结构设计。本文采用热模拟的方法对锂硫电池进行研究,预测锂硫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通过测量锂硫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放电深度下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对锂硫电池的热生成速率进行计算,再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及不同放电速率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瞬态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到,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化学反应的可逆熵变产生的热量对温度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而不可逆变化产生的热量作用相对较小。
王宇晖靳俊郭战胜温兆银
关键词:锂硫电池温度场热模拟
车用ABS温相关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的确定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不同温度下(243K、263K、296K、333K、353K和383K)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玻璃态和玻璃化转变区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383K)的范围内,屈服强度和极限拉伸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下降;杨氏模量随温度的上升呈非线性下降。本文结合双层黏塑性本构模型,利用sim-flow优化工具获取本构模型在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建立了温相关双层黏塑性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ABS在243~383K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
黄平元郭战胜冯捷敏
关键词:参数优化
NCM三元电极二级颗粒断裂行为模拟
介绍/亮点活性颗粒的断裂是导致锂二次电池容量衰减、限制充电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三元电级LiNiCoMnO(NCM)特殊的制造工艺,大量亚微米级的一级颗粒团聚成直径约十微米的"肉丸状"二级颗粒。大量实验表明初级颗粒之间...
田昊蔡先钟郭战胜
不对称铺层复合材料层板的应变和变形测量
<正>使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混合传感器和热电偶测量不对称复合材料层板古画中及固化后的应变和温度。FBG应变传感器测量应变,FBG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测量制造过程中的温度。推导
郭战胜张俊乾居建国张博明杜善义
文献传递
锂硫电池循环过程中变形演化的直接观测被引量:2
2017年
实验设计了一种可实时原位观测锂硫电池电极变形及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观测到充放电过程中的硫电极的弯曲形变,发现放电过程中硫正极形变增大,曲率增大,静置和充电过程中形变逐步还原,曲率随之减小。同时还发现随着电化学反应的进行,由于放电产物多硫化物的溶解,正极附近的电解液呈黄色且不断加深。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充放电前后的电极断面和表面的形貌,验证硫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形变,从而导致电极曲率的变化。
王宇晖靳俊郭战胜温兆银
关键词:锂硫电池硫电极
锂离子嵌入/迁出石墨电极石墨负极的实时原位观测和机理分析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电压高、比能量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性能好等有点。石墨是商业锂离子电池最常用到的负极活性层材料。随着锂离子逐渐地嵌入石墨,石墨的颜色经历了从最初的黑色→深蓝色→红色→金黄色的变化。本文设计了...
冯捷敏郭战胜张俊乾朱建宇李大伟
文献传递
恒流与恒压条件下考虑轴对称扩散的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分层研究
吕浡宋亦诚郭战胜张俊乾
铝箔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铝箔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现又被用作锂电池正极集流体,因而对于铝箔的力学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表征和研究铝箔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能够为铝箔相关技术的可靠性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从而使铝箔得到合理和可靠的使用。本文运用微拉伸、纳米压痕和动态力学分析(DMA)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厚度的H18态和O态铝箔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者的弹性模量均约为30GPa,仅为块材的一半;H18态铝箔材料的断裂强度要明显强于块材,而O态铝箔材料的断裂强度则明显小于块材;此外,H18态铝箔材料的屈服强度明显大于块材,O态铝箔材料的屈服强度与块材相仿。并且,随着厚度的增加,H18态铝箔材料的延伸率显著增大,但是仍远小于块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铝箔材料断裂形貌进行微观分析,发现铝箔的拉伸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郭战胜王宇晖朱建宇冯捷敏
关键词:铝箔微拉伸力学性能脆性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