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绍烈
-

-

- 所属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 黄剑锋

- 作品数:40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同型半胱氨酸 H型高血压 高频超声 FAS/FASL
- 左汉恒

- 作品数:39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FAS/FASL 在体心脏 心脏缺血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MRNA表达
- 王梦洪

- 作品数:305被引量:7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赵宇

- 作品数:30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 研究主题: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动脉粥样硬化 H型高血压 在体心脏 FAS/FASL
- 罗雄

- 作品数:34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道心房调搏 冠心病 KOCH三角 慢-快综合征 起搏治疗
- 心脉隆注射液对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and Diastolic Diameter LVDD)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行PCI治疗且围手术期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6 ml+0.9%氯化钠溶液200 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10 d。通过测定治疗前、治疗10 d后LVEF、LVDD、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DD、NT-pro 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0 d后,治疗组LVDD、NT-pro BN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
- 袁丽霞胡永辉黄剑锋肖善花赵宇黄绍烈
- 关键词: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
-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ERK1/2信号通路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致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制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ERK1/2抑制剂PD98059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测定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结果 AngⅡ可导致内皮细胞凋亡;并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ERK1/2表达;PD98059可降低AngⅡ所致内皮细胞凋亡率。结论 AngⅡ可诱导的HUVECs凋亡,促进ERK1/2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 邱宇安黄绍烈陈火国李丽红靳文剑余洁丽
- 关键词:ERK1/2内皮细胞凋亡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1例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人每日清晨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8 mg,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后高血压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5.545±3.191)μmol/L与(13.75±2.425)μmol/L,P<0.05]。治疗后左侧、右侧颈动脉及颈总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可降低血压、Hcy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
- 黄剑锋肖善花李晨薇黄绍烈巢胜吾段勇张必龙熊玲兵陈莉钟伟兵江小杰赵宇邱宇安胡永辉李建平袁丽霞龚春左汉恒聂志华
- 关键词: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同型半胱氨酸
- 米力农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米力农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治疗;观察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并加用米力农和参附注射液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6.11%,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6min步行距离、心衰症状积分、血脑钠素N端前体肽(NT-BNP)含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基础治疗更加有效,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赵宇谭维羚黄绍烈马占清李丽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米力农参附注射液疗效
- 中药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 目前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粘附分子可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继而使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内膜下摄取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是 AS 形成的早期关键环节。E-选择素是选择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介导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
- 胡永辉黄绍烈魏云峰章扬龙徐方云何明
- 文献传递
- 多媒体在社区健康教育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索一种有别于板书的多媒体健康教育方法,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方法利用手提电脑多媒体课件下到街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社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及老年健康知识讲座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并与板书教学法对照。结果授课后板书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课后相关知识测试分、知晓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01);优秀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街道社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对多媒体健康教育满意度均>90%,优于板书组。结论利用多媒体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受教育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
- 金国强吴俭许文琼杨建英王传骅黄绍烈
-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多媒体
- 改良中指同身寸在食道心房起搏中的定位价值被引量:9
- 1995年
- 86例患者在食道心房起搏中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乘以11倍为导管电极长度与其缩短和延长1cm起搏阈值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其起搏阈值低,不适反应轻,食道P波显示满意,一次到位,可减轻患者痛苦。在诊治心律失常,抢救室内、外患者和手术监护中有方便实用、迅速可靠、价廉等优点。
- 黄绍烈胡大一丁燕生童玲宋有诚方卫华欧阳非凡李建冬
- 关键词:心脏起博器食道心房起搏
- Fas/FasL在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正>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发现,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果破坏反而加重,人们把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
- 左汉恒黄绍烈
- 文献传递
- 血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评价三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8例疑诊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期检测血清Lp(a)、Fig和hs-CRP,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和肌酐(Cr)。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冠状动脉无狭窄,2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冠状动脉狭窄<50%,91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仅有一支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103例)和多支病变组(有一支以上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135例),并在每组内分高LDL-C亚组和正常LDL-C亚组。结果各组间Lp(a)和Fig水平依次递增,多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较正常组分别升高了40.0%、22.3%(P<0.05)和43.8%、25.5%(P<0.05);且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多支病变组[(0.94±0.83)mg/L]和单支病变组[(0.62±0.77)mg/L]与正常组[(0.16±0.43)mg/L]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升高了50.9%(P<0.05)。在剔除了LDL-C影响后亚组分析中,也得出类似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Lp(a)、Fig和hs-CRP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其中hs-CRP的OR值最大,OR为1.112,OR的95%CI(1.022~1.188)。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p(a)、Fig、hs-CRP、LDL-C和血糖均入选回归模型。hs-CRP与Lp(a)、Fi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1.136和1.127,P<0.01)。结论(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Lp(a)、Fig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2)hs-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大于Lp(a)和Fig,但Lp(a)和Fig与hs-CRP均呈正相关性。
- 龚春黄绍烈章杨龙章志芳郑振中赵宇江小杰袁丽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另选健康对照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样标本,测定其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常规组比较,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更明显(4.08±1.92)mg/L vs(6.34±1.78)mg/L(P<0.01)。治疗组在缩小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增加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均优于常规组,LVEDD(44.7±1.02)mm vs(49.8±1.64)mm(P<0.05)、FS(27.85±2.98)%vs(23.63±3.54)%(P<0.01)、LVEF(48.6±8.2)%vs(42.3±5.6)%(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心功能,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邱宇安陈火国黄绍烈靳文剑王杏英李丽红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