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玉
作品数: 34被引量:62H指数:4
  • 所属机构: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徐明生
作品数:21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宁镇扬 服务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道教
陈宓宓
作品数:18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城镇建设 生态化 高校 功利化 城镇化
周远全
作品数:22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福柯 互联网络 后现代主义 网络人际交往 信息化
颜剑英
作品数:47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布什政府 霸权主义 国有企业 金融安全 美国霸权主义
李武江
作品数:17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研究主题:内部性 产权 交易费用 经济学分析 降低交易费用
关注现实·注重比较·引起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法初探
2001年
从关注现实、注重比较、引起注意形式多样化等三个方面 ,初步探讨了哲学课的教法 ,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吴贻玉
关键词:教学法高等教育哲学
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被引量:2
2004年
片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速度,忽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结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把生态化作为城镇化的起点,使小城镇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最终目标。
吴贻玉陈宓宓
关键词:生态化小城镇建设环境意识
全球化视域下的生态文化选择被引量:2
2006年
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危机和文化的危机,要想从根本上破解生态的危局,就必须从生态意识、生态消费、生态心理和生态行为上进行文化对话,并通过生态文化的积淀,形成深刻的生态觉悟,使全人类共同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
吴贻玉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消费生态行为
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被引量:13
2006年
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可以实现双赢。其一,让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光辉在农村大地上闪现;其二,大学生可以到农村播撒文明的火种,并让播撒者在文化寻根中成长;其三,在农村开辟大学生就业新天地,并形成城乡互动的良性循环。通过双赢的实现,让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和农民对新农村的建设都有一个美好的预期。
吴贻玉颜剑英
关键词: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对接
中国古代文化中环保思想的现代发掘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环保思想的综述 ,从崇尚和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 ,得到一种历史的启示 ,确立一种自然界是有价值的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的文化观念 。
吴贻玉
关键词:环保思想古代文化天人合一协调发展生态环境
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述评
2004年
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其旨在揭示这种外在性的现存的资本主义文化使人和社会失去了否定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事实。在我国向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了解一下这种振聋发聩的分析和批判是有益处的。
吴贻玉
关键词:马尔库塞文化向度文化批判
城乡二元结构中高校园区面向农村的文化自觉被引量:1
2014年
城乡二元结构中,新农村建设既要注重物质改善,又要注入文化内涵。在中心城市周边农村新建的高校园区,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和农村文化的辐射源。高校园区要从平视的角度,尊重农村文化的传统与特色,理性地利用高校在"激情"、"创新"等方面的文化特征,渐进式地影响和渗透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村人员结构优化和农村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引导农村文化在科学认识、继承和吸纳的过程中不断升华。
常秀娟何峰丁钢吴贻玉
关键词:大学文化农村文化文化自觉文化对接
文化的先进性要求与践行被引量:2
2005年
只有全面了解文化的先进性要求,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实践先进文化。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不断在新的实践领域对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进行有力地批判,才能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并实现其本质要求,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塑造人,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政治的昌明。
吴贻玉
关键词:文化
文化发展规律:分析文化反主体现象的新视角
2002年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 ,考察了文化是什么之后 ,指出了文化发展规律的内容 ,即 :文化的发展与人的本质实现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多角度地对之进行了论证 ,最后认为 ,文化反主体现象的产生是逆规律而动的结果 ,并倡导尊重规律 。
吴贻玉
关键词:文化发展规律文化主体文化实践
从“沙滩上的脸”到主体的“回归”——论福柯主体场域的变迁被引量:1
2007年
在现代性的推进中,主体性不断张扬,并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困境。同许多思想大家一样,福柯把对主体性意识的思考作为探求解决现代文明危机的理论支点,从"沙滩上的脸"到伦理主体的构建,都充分说明了其在质疑和批判17至19世纪西方哲学奉主体为至尊的观点的同时,又在主体消亡的路途中寻找契机,去构建一个新的世界图景。
吴贻玉
关键词:福柯伦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