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玲
-

-

- 所属机构:福州总医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郑智勇

- 作品数:310被引量:88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IGA肾病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学 免疫组化
- 余英豪

- 作品数:651被引量:2,026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 IGA肾病
- 曲利娟

- 作品数:158被引量:4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透射电镜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特征 数字成像
- 李敏

- 作品数:21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C4D 肾穿刺活检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 肾病
- 刘庆宏

- 作品数:88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透射电镜 数字成像 文献复习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纤耦合
- 大肠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 -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 2 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Fas、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 ,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转移者 ,Ⅱ、Ⅲ级者低于Ⅰ级者 (P <0 .0 5 ) ,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相关 (P <0 .0 5 )。大肠癌组织中FasL、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 ,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均无关 (P >0 .0 5 )。大肠癌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无关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是多因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 ,Fas FasL系统与bcl -2可能起协调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 曲利娟余英豪曾玲季天海
- 关键词:大肠癌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免疫组织化学S-P法
- CTGF和TGF-β_1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CTGF及其上游因子TGF-β1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HBV-GN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87例HBV-G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CTGF和TGF-β1的表达,进行半定量评分,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87例中膜性肾病(MN)3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6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11例I、gA肾病(IgAN)9例及其他类型6例。正常肾组织CTGF和TGF-β1呈微弱表达或不表达,HBV-GN肾组织中CTGF和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病理类型中CTGF和TGF-β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GF和TGF-β1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及肾小球的病变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在HBV-GN中CTGF和TGF-β1参与其间质纤维化和疾病的进展。
- 魏丽芳庄永泽余英豪曾玲熊喜生吴在增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 海洛因肾病的病理特征——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海洛因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观察2例海洛因肾病的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男性,以肾病综合征入院。光镜和电镜见1例表现为局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弥漫膜增殖Ⅰ型伴局灶肾小球硬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海洛因肾病为长期吸食海洛因导致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多见,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无明显特异性,诊断需结合吸毒史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病可能后诊断。
- 郭文焕余英豪郑智勇季天海曾玲刘庆宏谢福安
- 关键词:病理学免疫组化超微结构
- 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由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分别利用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查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具有激素抵抗的临床特点,初次活检镜下均表现为足细胞弥漫性肿胀,局灶可见增生(≥3个连续排列或叠层),且初次肾活检均可见C4d节段不均匀系膜区较强表达,6例均由SR-MCD发展为FSGS。结论当发现MCD足细胞病变显著或有较强C4d表达时应提示临床医师该患者有向FSGS发展的可能。
- 王慧姚梅宏王明月曾德华李敏曾玲郑智勇
- 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C4D足细胞
- 芪莲茅根汤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芪莲茅根汤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制作SD大鼠IgA肾病模型。治疗组予芪莲茅根汤治疗,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及血浆蛋白的影响以及对肾脏病理的改善。同时设立肾炎舒冲剂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芪莲茅根汤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球损伤,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其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莲茅根汤对IgA肾病大鼠具有保护肾功能,减少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治疗作用。
- 刘建华曾金雄曾玲王丹郑智勇兰小鹏
- 关键词:IGA肾病肾功能免疫复合物沉积中医药疗法
- 肝移植排斥反应中C4d的表达意义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肝移植排斥反应中C4d沉积的部位和意义方法:对肝移植患者的肝穿刺标本作C4d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4d阳性沉积情况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中的69.2%肝移植标本,在肝小叶汇管区小血管壁及肝血窦壁上有C4d的沉积.33.3%移植后乙肝复发和28.6%乙型肝炎的标本中,仅汇管区小血管壁有C4d的沉积,而无肝血窦壁上C4d的沉积.12例器官保存性损伤的肝标本中1例汇管区小血管壁及肝血窦壁上有C4d的沉积,此例1mo后再次穿刺发现急性细胞性排异反应.肝移植后胆管阻塞的标本中没有发现C4d的沉积.结论:C4d在肝血窦壁的沉积可以作为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鉴别诊断一个比较特异的免疫组化指标.
- 卜宪敏郑智勇余英豪曾玲江艺
- 关键词:肝移植排斥反应C4D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肝脏病理改变穿刺标本窦壁
- 皮肤软组织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特点
- 2000年
-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偶发分枝杆菌(MF)感染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4例局部注射后发生皮肤软组织 MF 感染病例活检标本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皮肤软组织MF感染的组织学表现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与临床病程相对应。显微镜下至少有七种以上的表现。结论皮肤软组织MF感染最常表现为皮下脓肿或硬结形成,组织学上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 余英豪曾玲韩明其黄金生吴建芝陈明光
-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临床病理特点偶发分枝杆菌感染临床病程组织学表现
- 肾活检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常见问题及对策被引量:7
- 2001年
- 余英豪郑智勇曾玲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P-gp、GSTπ及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 gp、GSTπ和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对 85例胃癌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P gp、GSTπ表达率分别为 37 6 5 %及 6 3 5 3% ,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有关 ,其中高分期者P gp表达较低分期者为高。TopoⅡ表达率为 5 5 2 9% ,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类相关 ,分化较低者 (5 9 5 7% )较分化较高者 (38 30 % )阳性率高。结论 :P gp、GSTπ、TopoⅡ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 ,根据P gp、GSTπ和TopoⅡ表达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对胃癌化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曲利娟余英豪曾玲
- 关键词:P-GPGSTΠ胃癌
- Ki-1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 1999年
- 报告3例Ki1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几乎均以结外肿块为首发表现(椎骨、乳腺及腹膜后组织),术前均考虑为非血液系统肿瘤。1例椎骨病变者,术中冷冻及术后初步病理检查均误诊为转移性癌。由于ALCL组织学表现较为特殊,推测以往被误诊的病例不在少数。结合3例的诊治情况,对ALCL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讨论。
- 余英豪郑智勇曾玲
- 关键词:淋巴瘤CD30